第188章 先拔头筹
作者:坚强的北冥大帝      更新:2025-02-03 08:01      字数:1092

几句话把四号领导怼走了以后,刘大姐笑了一下继续工作去了。

宋远则是开了张介绍信直奔八大院中的专门教钢铁的那个学院去了。

50年代的北京钢铁学院,后世的北京科技大学。图片来张网络,侵权删!

跑到钢铁学院,宋远亮出介绍信和工作证说明了来意,教务处就叫来了一位姓赵的教授。

赵教授听了宋远的想法以后沉思了好一会说道:“宋主任,你说的土法炼钢可以搞,但难度很大,最主要的是燃料问题。”

接着赵教授解释道:“炼钢需要高温,要求1500度以上。你们没有焦炭的话只用煤的话,只能炼生铁了。”

宋远点头:“赵教授,生铁也可以。能不能帮我们建一座能炼生铁的小高炉?”

赵教授有些为难:“我日常还有教学,只能周末帮你们了!”

托这个年代的福,赵教授没有一口拒绝。

宋远连忙笑道:“周末就周末,只要您肯帮忙,什么时间都可以!”

于是赵教授答应这几天先画图,到周末了宋远来接他。

宋远回去给刘大姐汇报,刘大姐也很高兴,有专业的人来指导最好不过了。

到了这个周末,宋远把赵教授接到了南锣鼓巷的一个选好的空地里,建土法高炉所需要的耐火砖、火泥、鼓风机等等都提前准备好了。

在赵教授的指导下,宋远带着几十号小伙子开始建高炉了。

赵教授被交道口这里群众的热情感染了,每天下班以后都先骑自行车过来指导一番才回家,即便是这样,足足建了4天宋远他们才建好了这座8立方米的高炉。

理论上来说,这座高炉可以年产3000吨的合格生铁。

接下来要烘炉,宋远安排人往里填了大量废木头点燃来烘干这座小高炉。按赵教授的说法,烘炉24小时以后,就可以炼铁了。

时间到了9月1号,《群众日报》发表《立即行动起来,完成把钢产翻一番的伟大任务》的社论,市里这边也开始动员起来了。

按照国家给市里下达的任务,全市要在58年原来任务的基础上新增产量钢10万吨、铁30万吨。

市里也把任务分解到了各个区、县。

区里的四号领导前两天被刘大姐怼回去以后还专门找了一号领导告状,认为交道口街道办事处不服从区里的安排,擅自做主浪费资源。

一号领导不想得罪刘大姐,安慰了四号领导几句。结果没两天这任务一下达,四号领导傻眼了。

由于上级要求所有地区一号首长亲自挂帅负责大炼钢铁活动,区里一号首长不敢怠慢,领了任务以后就和各个街道联系了一遍。

结果除了交道口提前准备了以外,其他的街道都没有任何准备。

那些街道办主任纷纷表示自己想学习交道口准备一番呢,结果被四号领导给狠狠训了一顿(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