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厂长把后勤处的副处长黄大明叫来之后,也不解释直接问道:“咱们厂现在还有多少空房?”
黄大明连忙说道:“厂长,楼房之前留了3套、大杂院还有10几套。”
七八千人的大厂只有10几套空下的房子,还是硬顶着压力留下来的。这年头北京城的住房确实不是一般的紧张。
杨厂长点了点头,说道:“大杂院里选一套中等的,把钥匙给我的秘书小张。”
黄大明点头收到:“我下去就办!”
杨厂长嗯了一声,想了想说道:“因工作需要,造册就写借给交道口街道办事处了。”
黄大明对此也无所谓,反正公家的房子又有杨厂长发话,租也好借也好有个说法就行。
不一会秘书小张就进来汇报了一下,房子钥匙已经拿上了,是南锣鼓巷95号院里的两间厢房。
杨厂长对哪的房子不关心,只要有就行了,就点点头没说话。
两天以后的上午十点,杨厂长把电话打到了门头沟,这边宋远已经到了。
镇政府这边张镇长接的电话,听到找宋远就把电话给他了。
宋远接过电话,心里还有点小激动,进城这是牵扯一辈的的事啊。
杨厂长电话里笑道:“小远,杨叔这边联系好了,等会我的司机会去镇上接你,你带上户口本先来报到,然后再转组织关系和档案啥的!”
宋远连忙感谢起来:“杨叔您费心了!”
杨厂长大声笑道:“这都小事,房子也给你安排好了,在南锣鼓巷里的两间,够你住了!”
宋远听了本来也挺高兴,再过五六十年这也能值个几百万。再转念一想,再过五六十年自己要混的多惨才能只靠这两间房子啊!
心里这么想,宋远嘴上又是一堆感谢的话,说的杨厂长也是高兴。
说了几分钟,杨厂长还有事就挂了电话。之前母亲陈秋霞就让宋远把户口本带着呢,这会也不用回家去拿,等着车来接就行。
镇上到四九城不过三十多公里,但这年头车也旧路也差,等宋远到轧钢厂已经十二点了。
第三轧钢厂位于东直门外的蔡磁胡同,厂子面积很大一眼看不到头,大门更是气派,四五米高的花岗岩柱子上挂着一个白底黑字的木匾,上面写着北京市第三轧钢厂。门口更有持枪的保卫人员站岗。
在驾驶员的带领下宋远进了轧钢厂,走了十来分钟才到了一栋四层楼房面前,上了二楼东边,第二间就是杨厂长的办公室了。
杨厂长正在办公室等着呢,见了宋远笑着说道:“小远来了,走跟杨叔尝尝我们食堂饭菜的味道咋样,吃完饭以后我带你去报到!”
宋远也不急着问自己到哪上班,跟着杨厂长走了几百米,到食堂吃饭去了。
领导们自然不会去大食堂和工人们凑热闹,有自己的小食堂来开小灶。
进去坐下,张秘(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