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需要。
但是,他希望历史留名。
以后,如果在这个位面,有后世的人翻查资料。
就会发现,其中有一封电报原稿上,有他张庸的签名。他张庸也算是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了。
想了想。张庸又拿起电话。命令转接一个号码。
不久,那边有人接听了。
“齐老板。是我。张庸。”
“张专员?”
“跟你说个事情。日寇现在正在猛烈进攻卢沟桥。估计很快就会围攻宛平。”
“我知道了。”
“好。我就是跟你说一声。”
“谢谢!”
“不用。”
张庸挂掉电话。
放下话筒。没事了。淡定战斗吧。
“轰……”
“轰……”
果然,桥头阵地开始崩溃。
没办法。这是注定的。无险可守。也不可能挖掘坑道。
只能是硬碰硬。
02:13……
桥头阵地一片狼藉。
两个排的守军基本伤亡殆尽。
都是被炮火杀伤的。
宛平城内的国军想要增援,被日寇炮火拦截。
但是,日寇步兵想要占领桥头阵地,也没那么容易。它们同样是被炮火拦截。
张庸来到宛平的好处,就是带来充足的炮弹。
60毫米炮弹管够。
“轰……”
“轰……”
随着迫击炮的密集轰炸,日寇的伤亡也越来越大。
对了。发起攻击的日寇指挥官是谁?好像是大队长一木清直?呵呵。今晚有它好受的。
“杀叽叽……”
“杀叽叽……”
在望远镜里面看到有日寇军官凶悍的爬起来,高举着指挥刀,吆喝士兵前进。
结果,炮弹在它的身边落下,将它直接炸碎。
灰尘中,膏药旗乱飞。
“呼!”
“轰……”
忽然,附近有爆炸声。
转头。发现是有炮弹落在了宛平城内。
眼神一沉。
是日寇对宛平展开了炮击。
判断是日寇的75毫米山炮。其实也是法制m1897的仿制品。
和意大利炮是同宗同源的。威力一般。射程不错。有八公里。
“轰……”
“轰……”
日寇的炮弹继续落下。
地面的建筑物被炸的纷纷坍塌。但是对指挥部没有影响。
指挥部是半地下式的。上面有足够厚的防护层。能够承受105毫米炮弹的轰击。但是长时间就不行。
知道日寇会对卢沟桥和宛平发起进攻,当然是要提前做准备的。
有条件的地方,都修建了地下工事。
唯独卢沟桥西面桥头阵地只能挖掘战壕。导致较大伤亡。
“专员。”
吉星文进入指挥部。
他想要说这里危险,请张庸离开。
但是看到张庸淡定的样子,又将到嘴边的话咽回去。
“桥头阵地守不住了。”
“我知道。”
“我立刻安排反击。”
“不用。”
张庸摇摇头。
没必要了。一个小阵地而已。
西面桥头阵地易攻难守,继续派人上去,也是徒增伤亡。
留给日(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