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传言说陛下征询了他们的意见,其实是不准确的。陛下的确派人请他们到宫中,但是只招待了一顿宴席,并未说及其他内容。随后,就将他们送回来了。
但他们与陛下共事良久,多少能够猜测到陛下的意图。陛下绝不容任何人左右,如果想要立长公子为储君,完全无需借助他们。
而陛下安排这场宴会,
就是为了封住朝臣的口。
不出意外,大秦的储君应是十公子嬴斯年!
长青
章台宫。
随着百官齐聚。
宴会氛围也变得热烈起来。
扶苏已经到场,而许多官员没有料到十公子嬴斯年竟然也在场,但考虑到宴会的情况,他们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妥。
夕阳西下。
始皇嬴政步入大殿。
百官齐声拜迎。
嬴政平静地看着在场众官员,举起酒杯道:“近日各郡报告说今年的收成不错,粮食相较去年有所增长,这让朕感到很欣慰。”
众官员一同举杯道:“这全归功于陛下的英明治理。”
嬴政喝完酒后,将杯子放下,淡淡地说:“最近城中传出了一些关于确定储君的消息,对此各位大臣怎么看?”
此话一出。
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无人回答。
姚贾等人心里明白早已在意料之中,但亲耳听见陛下提及,依旧不免激动。
即使内心思绪万千,在此时也不敢随便开口。
整个会场陷入沉默。
嬴政微皱眉头,扫视全场。
淡然说道:
“难道各位大臣没有任何想法?”
“如今大秦储君的位子空缺已久,也应该定下了。在各位眼中,谁更适合继承这个重任呢?”
仍然没有人吭声。
嬴政看了看满座的官员,然后说:
“冯去疾,你来说说。”
“你觉得诸位公子中谁更为合适?”
冯去疾颤抖着站起来。
躬身道:
“陛下,臣才疏学浅,不敢妄言。”
“冯去疾啊,你在担心朕不能容纳反对之声?可是?”嬴政淡笑着说道:“朕对你的信任从未改变,也深知你有自己的见解,只不过你一向低调内敛。”
“几年前,虽然你看穿了一切黑暗势力的阴谋,但从未主动上报,只在暗中帮助扶苏取得成就。你赞同扶苏的举动,却不公开支持。”
“对国家事务有着深刻见解,但从来与人谈论不多,甚至连你同为丞相的李斯都不曾知道你的想法。”
“这些我都非常清楚。”
“你内心的忧虑源于家族,因为你是赵国将军冯亭的后裔,两国间的争斗以及武安君的事情让你常常置身事外。”
“然而这些都已成为过去。”
“朕并不在意这些往事。”
“当初之所以任你为丞相,是因为看重你的正义之心,现今储君之事关乎国家未来数十年的安全与稳定,冯去疾,此事重大,请不要再有任何顾虑。”
“直言不讳。”
嬴政(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