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与翰林院的事情,并没有刻意隐瞒。
很快就有各种风声传了出来。
李靖与高士廉是备受关注,短短时间内,不少人登门造访。
两人是闭门谢客,不见任何人。
李承乾对此也不过是晒然一笑,并不在意。
两人注定会成为关注的焦点。
毕竟,这都牵涉到升迁的问题。
当然,还有一点,是朝野都没想到,李靖与高士廉还有出山的机会。
一出来,就是这等影响巨大的地方。
“哥哥。”
“弘化病重不能食,估计没多少时间了。”
长乐前来,说起关于吐谷浑的事情。
这方面,李承乾一直都不太关注的,基本上都是长乐一直在盯着。
为什么她会这么在意,是因为清楚其中的内情。
“你银行的事务怎么样了?”
李承乾答非所问。
“还好吧。”
长乐欲言又止,李承乾疑惑道:“怎么了?”
“我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长乐说道:“银行看似一切都好,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李承乾停下笔,看着她。
“我觉得会有什么事情发生。”长乐心头惴惴不安,“但却发现不了哪里出了问题。”
“我预感很不好,可能会出大事。”
“你从哪方面觉得不对的?”
李承乾问道。
“储蓄,借贷。”
长乐道:“储蓄有存有取,很正常,但最近存取的比例很低。”
“取钱的人多,存钱的人少。”
“借贷这一块,比以往激增了不少,大量的钱财贷了出去。”
李承乾顿了顿,道:“是就长安如此,还是其他地方也一样?”
“主要集中在长安跟山东。”长乐道。
这两个地方,顿时让李承乾眼睛一眯,“你马上去查清楚,长安跟山东的储蓄借贷情况。”
“哥哥,怎么了?”长乐紧张的问道。
“暂时还不清楚,你先查了再说。”
“好!”
长乐匆匆离开,李承乾却是在思索。
高士廉之前提醒过他,世家大族对二十一条规划有意见。
银行就是其中的一环。
他们有意见,肯定是有行动。
至于怎么行动,那么可能就是方方面面了。
长乐提到山东,他就敏锐的捕捉到关键。
“想要在银行上搞事吗?”
李承乾思索许久,暂时不太清楚,世家大族会有什么行为在银行做文章。
实际上,银行可能面临的最大问题,无非就是挤兑。
挤兑行为一出现,别说现在的银行,就是未来的银行都遭不住的。
所以,他早就有准备,防着挤兑现象出现。
储蓄上不担心,那借贷问题上……。
“嘶!”
李承乾突然想到一些事情,借贷是最容易爆雷的。
因为可操作的空间太大,方式太多了。
在这个时代,很有可能会被钻空子。
“怀英。”
“你马上去找长乐公主,让她把借贷的事情整理好,送到东宫来。”(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