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许多文臣武将对班超和班勇这样充满大智慧的能人推崇备至,蒋琬、霍弋等人自然也位列其中。
这些前辈们凭借着非凡的智慧与勇气,几乎是以一种空手套白狼般神奇的方式在广袤的西域大地上纵横捭阖。
他们背靠着强大的东汉帝国,时而巧妙地运用连哄带骗的策略,时而果断地施加威胁,更不时亲自率领军队奋勇冲杀。
将“以夷制夷”的手段运用得炉火纯青,可谓是登峰造极,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武和聪慧。
如此辉煌的事迹,无疑为后世立下了一座光芒万丈的丰碑,成为众人敬仰和效仿的楷模。
若是后来者当中有人能够同样成就这般惊天动地的伟业,那么他必定会立即被封为侯位,并载入史册,其家族的族谱也将会单一页。
由于实施了免除赋税的政策,凉州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得到了显著的恢复和发展。
而紧接其后展开的,除了河西四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计划之外,还有小规模的军事行动。
建兴二年的七月末尾,随着并州上郡正式归入大汉的统治范围,新任的上郡太守魏平走马上任,开始履行自己的职责。
至此,司隶地区完全成为了大汉内部的领土,不再承受来自边境的任何军事压力。
在繁华热闹、车水马龙的长安城,一道重要的诏书从皇宫之中迅速传出,径直向着遥远的河西地区疾驰而去。
此诏书中所传达的命令,乃是针对那位身兼陇西郡尉,实则正于当地为长水骑兵部队疗愈休整的霍弋。
诏书严令其立即行动起来,率领麾下骑兵队伍火速出征,前往敦煌。
之后,这支精锐之师将穿越雄伟壮观的玉门关,一路西进,奔赴那个曾经作为西域长史驻地的柳中城。
尽管如今东汉王朝已失去对柳中城的掌控多年,但据先前往返于两地之间的商队带回的消息称,在这片土地之上,依然生活着为数众多的汉人。
遥想当年,东汉中央政府虽早已撤出西域,但地方政府对于该区域的管控却并未戛然而止,而是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在东汉末期,当最后一位经官方正式任命的敦煌太守尚存于世时,那些原本归西域长史管辖的地域皆交由敦煌太守全权监督治理。
彼时,敦煌太守不仅会定期派遣军队前去巡逻视察,以维护当地的治安与秩序,而且还积极推动各项建设与发展事宜。
然而,随着这位敦煌太守的离世,后续便再无人继续履行巡查之责。
但即便如此,仍有大量汉人选择留居于此,并在此地繁衍生息。
既然这座城池系由汉人所建,且城中居民也多为汉人,那么让身为汉人皇帝的刘禅重新将此地纳入统治范围,岂不是顺理成章之事?
无论如何,刘某人已然将柳中城视为自家所有之物。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