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都,夜。
楚王宫大殿内灯火通明。
文武百官依次入殿,却见殿中布置一新,高台上两侧多了几排蒲团,御案上摆着一个古朴的铜鼎。
诸位爱卿。熊启高坐龙椅,神情肃穆,今日召集大家来,是要商议一件大事。
众人面面相觑。
白天的朝会才结束,怎么又有大事?
如今形势,诸位都很清楚。熊启继续道,孤王思来想去,决定
他话未说完,忽见一名斥候匆匆入殿:报!秦军已经抵达邓州城下,号称三日后就要兵临郢都!
殿中一片哗然。
邓州距离郢都不过四百里,若是秦军加速行军,说不定两天就能到。
熊启却出奇地平静:孤王知道了。诸位卿家,既然时间紧迫,那就更要快些做决断了!”
“来人,把门关上!
话音刚落,大殿门窗就被人从外合上。
大王,您这是......甄熋疑惑道。
熊启没有回答,而是郑重地从怀中取出一封金匣:诸位请看,这是先祖留下的密诏。
众人屏息。
大楚国君历来有规矩,每位君主都要留下密诏,以备国难之需。
这封密诏代代相传,从未启封。
大王,莫非......老臣们面色大变。
熊启缓缓打开金匣,取出一卷黄绢。
借着灯光,众人看见上面写着:若来日楚国有难,当以社稷为重,以百姓为念......保存实力,静待时机
诸位爱卿。熊启声音低沉,孤王决定,率领宗室南迁,暂避锋芒!
什么?!群臣惊呼,大王,这
孤王心意已决!熊启断然道,郢都虽险要,但以秦军的火器,撑不过三天。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撤退。寡人已经选好了退路,准备率领宗室南迁到番邑。
番邑位于楚国最南端,山高林密,易守难攻。
若是退到那里,确实能暂时避开锋芒。
可是大王......甄熋忧心忡忡,若是就这么放弃郢都,只怕军心更加动摇啊!
所以寡人才召集诸位来商议。熊启环视群臣,寡人准备留下一支精锐,死守郢都!!”
“不求击退秦军,只求为我们争取时间。等寡人到了番邑,重整旗鼓,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殿中一片寂静,众人都被熊启的决断惊呆了。
大王......一个老将军颤声道,末将愿率军死守郢都!
末将也愿意!
末将愿效死力!
一时间,殿中响起此起彼伏的请战声。
熊启看着这些忠心耿耿的臣子,眼中闪过一丝痛惜。
诸位爱卿......他的声音有些哽咽,寡人心意已决。留守郢都的事,寡人自有安排。现在要议的,是如何保证宗室安全撤离。
说着,他展开一张地图:从郢都到番邑,要经过这几个关隘。寡人准备分成三路
就在他安排撤退路线时,忽听外面传来一阵骚动。
报!秦军加快行军(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