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太尉府后院的临时火药作坊里已是一派忙碌景象。
慢着!火候太急了!孙越看着眼前正在熬炼火母的墨家弟子,连忙出声提醒,这等灵物最是娇贵,需得文火慢炼,方能发挥其性。
那弟子赶紧调整炉火,只见锅中赤红色的矿石渐渐化开,散发出一种奇特的光泽。
好!就是这个火候。孙越满意地点头,等它完全化开,再加入硝石,切记要慢慢加,莫要太急。
一旁的相里翮看得入神:原来是这般讲究。难怪我们之前试了几次都不成功。
那是自然。孙越捋着胡须道,火候之道,最重循序渐进。就好比煮茶,火大则味苦,火小则味寡,唯有恰到好处,方能得其真韵。
且慢!一个身材矮小的老术士突然插话,火候之道讲究阴阳调和,这般一味追求威力,不是大道。
放屁!墨阳顿时不乐意了,你这是哪门子歪理?火药本就是为杀伐而生,难道还要讲究什么阴阳?
就是就是。李玄也跟着附和,要我说啊,就该往猛里配,管他什么阴阳不阴阳。
那老术士急得直跺脚:你们这些后生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若是火性太烈,岂不容易走火?万一伤着自己人怎么办?
正说着,子稹匆匆走来:孙老,李玄找到了几种奇特的矿物,说是可以试试。
三人来到隔壁作坊,只见李玄正和几名墨家弟子围着一张案几,案上摆着几块形状各异的矿石。
这是从西域商人手里买来的。李玄指着一块暗红色的矿石说,据说是火母的另一个品种,性质更烈。
他又指向另一块泛着青光的矿石:这个虽不及火母,但胜在稳定,而且遇火即燃,能让火药更容易点着。
有趣。孙越拿起那块暗红色的矿石仔细端详,确实是好东西。不过这等烈性之物,用量定要把握得当。
依我看,可以先做些小样试试。墨阳插话道,不同比例都试一试,看看效果如何。
外壳?众人都被勾起了兴趣。
不错。孙越解释道,比如加入一些寒性的材料,既能中和火性,又不影响威力。就像炼丹时的丹炉,表里有别嘛。
这话提醒了相里翮:对啊!我们可以在陶罐里加一层特制的内衬。
胡闹!又一个老术士跳了出来,炼丹之道最忌讳贪多求全。你们这样东加西加的,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乱子!
贪多求全?李玄忍不住笑了,这位老先生,您是不是在深山里待太久了?这可是打仗的利器,又不是修仙的丹药。
放肆!老术士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我炼丹五十载,还需要你这黄口小儿教训?
诶哟,您老人家消消气。墨阳打圆场道,不如这样,咱们各自试验,看看谁的法子更好?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于是作坊里很快分成了几派:有主张猛火快炼的,有讲究慢火温养的,还有坚(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