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毛子常用的区域防空导弹是s-300,射程过百里,主要搭载万吨级的军舰,比如基洛夫级和光荣级,而中程防空导弹,主要是施基利,搭载在现代级上,射程四十五公里。
不同导弹,用处不一样,区域防空导弹虽然射程远,但是因为弹体大,所以机动性差,在拦截海面超低空目标的时候,有些力不从心,而施基利导弹则正好擅长这个,拦截二三十公里之外的掠海目标,准确性很高。
如果这两种导弹能搭配使用,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但是实际上,几乎没这么搭载的,毕竟,不同的导弹,发射接口不一样,多一种,就多了一倍的工作量。
这电源是不一样的,你们怎么搞的通用化?
这不是在吹牛嘛!
“我们有先进的氮化镓电源,可以根据需要,输出对应的电源。”
这就像是后世的手机充电器,看上面说明,有多种充电标准,5v1a,5v2a,9v2a,20v4.5a……还有一大堆第三方推出的便携式电源,输出功率更是多种多样,为了满足最新推出的标准,电压提升到了28v,电流提升到了5a,这样输出功率就增加到了140w。
从最小的5w到最大的140w,都是通过同一个接口输出的,这样手机或者电脑,怎么知道它是如何输出对应电压和电流的?
当插上那个充电接口之后,并不会立刻就上140w的电源,而是先接通最低的5v电压,然后开始数据交换,也就是握手协议。
充电器开始询问:老兄,你能承受多大电压?28v受得了吗?
用电器回答:不行,我这小身板受不了,最多给我干20v的,3a就足够。
嗯,也就是60w了,老兄,那你准备好了,我来了!
下一刻,用电器浑身舒爽,60w的电压就供上了。
对民用设备来说,永远都是最后使用先进技术的,在民用使用之前,军用就已经不知道用了多少年了,就像是汽车上,某一段时间玩的抬头显示器,也就是把车速等信息投影到玻璃上,这技术在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在战斗机上用了。
现在,这发射筒的供电系统,已经用上了高大上的氮化镓电源!
“我们的电源部分,使用的是氮化镓开关管供电技术,通过开关电源不同频率的工作,就可以输出不同的电压。”
老毛子们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听不懂的,但是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对刚刚提问的技术军官来说,他多少能听懂,但是,疑惑更多。
“那它怎么会知道导弹需要多大电源?”
“这个嘛,是通过握手协议来实现的,当导弹塞进去之后,电源插头插上,就会进行识别插入进来的是什么导弹,然后供电系统就会提供合适的电源…(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