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个疑问
作者:中原听雨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677

读者朋友“eoe8880”留言提了一个问题,问题是这么说的:

我对官场不甚了解,不过也略知一二。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找不到答案。为什么说组织部长比常务副市长还要大呢?书里描写到省委主要领导(副书记跟组织部长)明争暗夺地要安排自己人当安康组织部长,而常务副市长次之。如果说组织部长比平常副市长大,还说得过去。因为做为组织部长的金毛也是权力中枢的市委常委成员之一。可是常务副市长也是市委常委,而且协助市长,还分管很多重要领域。组织部长说到底只是一个市委部门领导,勉强可以说得上市委领导。常务副市长是无可争议的市领导,应为领导的比较全面,油水也比组织部长多。如果职位只是为了更上一层楼提供方便的话,那以以往的例子, 从常务副市长提调到副书记或者直接升任市长比比皆是。 而且书里也强调作为市委组织部长的金毛要先当副书记,然后才可以当市长。当然每个地方的职位轻重不同。

然后,我觉得书里面的余思齐博士的描写也太西方化了,太快了。短暂地留学生活就可以让一个人完全脱胎换骨,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同样跟余博士生长在美国的我,11岁出国,度过了14年青春在一个白人较多的乡镇,我还继续沿袭了中国生活方式跟文化。 我可以吃汉堡,比萨,牛排,可是我更喜欢吃米饭跟面条。 还有绝大部分我认识的留学生还是跟我一样比较中国化,应该说我还没有认识像余博士那样子的。余博士绝对代表留学生的极少数。

如果问题提着不好,还望大家见谅。总的来说,这本书写的很好,很吸引人。望作者再接再厉,尽快更新。

中原听雨的回答:这个问题问的好,看的也比较到位。实际上,组织部长和常务副市长,级别是一样的,位置也差不多,大同小异,,各居核心位置。不同之处在于一个管财,一个管人。组织部长、常务副市长、纪委书记、市委秘书长是副书记以下最好的领导职务。

因中国人习惯于官本位,基本人人都想做官,所以组织部长在众多的领导干部中可能要比常务副市长要更实用一些,更想亲近一些。为什么呐?常务副市长一般只和各单位的一把手打交道,各单位一把手才会找常务副市长签字要钱,他的范围主要是各单位一把手。组织部长则不同,每个单位的班子成员都可以找,都可以亲近。与常务副市长不同的是,常务副市长签字一般有个数额上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要提交市长签字,组织部长管理干部也有这个限度,那就是各单位主要领导的任免提拔,是市委书记说了算,主要领导以下的干部,组织部长也能说了算。财务只对各单位一把手有用,职务升迁提拔流转,却对每个领导干部都有用。位置的高下,这样就见了分晓。

当然,在提拔上,二者一般也是等同的效果。但个别时候,常务副市长可以直接提拔为市长,而组织部长就没有直接任市长的。

再一个方面,有权,钱就会跟着来,管人在一定程度上更好一些!

至于余思齐,我写的比较理想化,比较真性情。但我有个观察,就是人的适应性强弱问题。有些人适应性强,入乡很快就能随俗,这种人本地化速度和程度比较厉害,余思齐就是这种个例。当然,大部分人都有个缓慢适应的过程,从饮食到文化,从习惯到理念,等等,具体到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eoe8880朋友,不知我的解释能否让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