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陈寒实在无聊了,跟随行来的几人打了声招呼就准备出去逛逛。
陈寒现在最想去得地方就是潘家园古董市场,一个是自己想去淘淘宝,以自己的能力应该不怕上当受骗;二就是把女儿交给陶慧照顾实在不好意思,这次至少要带一些礼物回去,以陶慧的家境,几件古玩是最好的选择。
提起潘家园旧货市场,可谓鼎鼎大名。今日的潘家园已不再是简单的地名,而是与长城、烤鸭一起成为北京的一大城市名片和特色景点。“登长城、吃烤鸭、逛潘家园”已成为海内外游人北京之行必不可少的三件事。
潘家园古玩市场,位于北京东三环南路潘家园桥,占地四万八千五百平方米,市场分为工艺品大棚区、古旧家具区、古旧字画书刊区、古玩区等四个经营区,共有三千多个摊位。
市场的经营者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除了汉族外,还有回、满、苗、侗、维、蒙、藏、朝鲜等十几个少数民族。爱好收藏的人最喜欢到地摊“寻宝”。
每逢星期六、日这里车水马龙,人特别多,有寻宝猎奇的行家,也有只看不买的观看者,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各种语言彼起此落,热闹非常。
走进大棚区,随着人流,陈寒慢慢观赏地摊上的各种旧货。
这里的货物应有尽有,如仿古家具、文房四宝、古籍字画、旧书刊、陶瓷、中外钱币、竹木牙雕、佛教信物、特殊时期遗物等。地摊上的旧货五花八门,但鱼龙混杂,仿品也很多,如仿冒明清或现代名人的字画,几可乱真的历代陶器,染色的古玉,造假的青铜器……所以解囊时要格外小心,睁大眼睛看清楚了才下手。在这里淘古陶瓷,高档的东西肯定是没有的,但有时候可以找到一般的东西,如清末民国的瓷器,或新石器时代、汉代的一些陶器,我曾在这里买到明崇祯的碗,清康熙、雍正的笔筒,汉代的陶器。
仿品虽多,但潘家园古玩市场是锻炼火眼金睛的好地方,你可以作为一个学习或提高自己鉴别能力的机会,随便拿起来看看,孰真孰假就不要讲。潘家园古玩市场地摊的货主见多识广,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都光顾过这里,货主中能说英语、日语、德语的都不少。地摊的货主,有长期在此卖货的旧货主,也有刚从外地进入的新货主。旧货主卖的多是仿品,在地上堆积如山任人挑选,偶而也有旧货,但很粗劣。新货主经常会有一些旧货,但很懂得叫价。
对收藏者来说,有闲时、闲钱、闲情,逛潘家园古玩市场是份情趣,在这里寻的是一种愉悦,碰的是一种机遇,找的是一种磨炼过程。但在寻觅中,要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捡漏”靠的是眼力,不是运气,高手也有“走眼”时,何况是一知半解的新手,所以要多看少买,谨慎出手。
陈寒第一次来这种地方,对一些常识还不甚了解,所以要多多观察。
潘家园最迷人的是它超强的人气,坐店商铺全年365天开市。周末地摊开市时,每天客流量高达六七万人,旺季超过10万人以上,多时外宾近万人。即使“**”时期,这里依旧人山人海,被戏称为“**”挡不住的诱惑。
陈寒发现今天的也非常的多,巨大的磁力吸引了不同肤色、语言、阶层的人到这里购物淘宝,大量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工艺品由这里销往全国和世界各地。
自从几年前年在“首届中国收藏界年度排行榜颁奖大会”上,通过社会公众投票,“潘家园”进入“全国十大古玩市场”行列。如今,“潘家园”已成为首都地域文化的载体,中国大众收藏文化的象征,是难以估价的一笔无形资产。
陈寒此刻就穿梭在这些人群之间,出来时陈寒特意换了一身衣服,如果穿一身的西装在这么济的人群中还真的不是回事。
陈寒逛了几个小摊,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这时,他看到前面一间店铺门前围了一大群人,他也跑过去凑热闹。
这家店名为翠玉堂,是一间主营古玉翡翠的商店。今儿好天气,阳光充足,风和日丽的,老板将一些古董玉器连同货柜一起摆在了街边。
玉雕艺术是最古老的艺术品之一,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就有大量的玉雕艺术品涌现。这个伙计手上的这块“玉?”在器形上叫做“圆玉”,圆玉的种类很多,扁平相连的圆环状称之为“玉璧”,玉璧的圆环中间有一道缺口的称之为“玉?”,半圆或弧形的圆玉称之为“玉璜”,玉环是从玉璧演化而来的,它的环不是扁平的而是圆形的。
原来翠玉堂为了招揽生意,开了个现场鉴玉会。
店里的鉴定师拿着块玉佩对它的主人问道:“这块玉佩是在鬼市上买的吧。这东西,我看明面上可是找不到的。”
....
鬼市,陈寒也听说过。
香山红叶谷,位置偏僻。环境幽静。到了晚上那就显的阴森森的了。八达岭长城最大的一处烽火台,据说有无数的冤魂。半夜常常可以听到痛苦的嚎啕。圆明园的遗址,据说经常闪烁着鬼火。其实,这不是鬼火,而是鬼市上的人们在挑东西的时候发出的一点两光。这几个地方,在古董界是很有名的场所--鬼市。
所谓鬼市,当然卖的就不是活人的东西了。凡盗墓者,得手之后,往往不会马上出手,是要放在手里压压风头,等国家查的不太紧了的时候再将起出手。但是,其中有些盗墓者急需要用钱的时候,就可以去香山红叶谷等几处地方卖了。那里可是理想的脱手场所。所以就有了这个鬼市之中,大多都是盗墓之人从古墓里挖出来的宝贝。当然鱼目混珠的几十块钱冒充珍惜文物的也是有的,这个就要考验买主的眼力了。
由于是盗墓盗出来的,毕竟有点见不得光。你要是明火执仗,扯上电话线,安上霓虹灯,那不是等着公安局来个一锅端吗?所以鬼市上都是用受电筒的灯光来照明的。这个时候,一个人想淘换到好的宝贝,眼力的一方面,运气当然也是相当重要的。
在鬼市上,还有一点,那就是刺激。国家可不会放过打击鬼市的机会。时不时的就来突击检查一遍。但是由于鬼市的位置偏僻,道路有多。所以逃跑起来就相当的方便。想一想要在晚上在香山公园或者八达岭上找一两个人。那可不是公安局派出来的十几个民警可以做到的。
所以,去鬼市,那就显得格外的刺激。是京城不少富豪白领的一大爱好。甚至有的玩主就拿这个当成自己的职业。孜孜不倦的在鬼市里淘换宝贝。
但是鬼市的开市时间,开市的地点那可都是不固定的,这也是让公安部门头疼的一个原因。总不能没天晚上派上几十个警察,在这几处地方守着吧,公民纳的税,那也是血汗钱啊,不能这么浪费的。是不是。
其实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讲,鬼市未必就一定是一件坏事。鬼市之所以有魅力,归根结蒂是因为鬼市有“杂”、“险”、“淘”、“砍”的特点。
所谓“杂”是指鬼市的东西琳琅满目,字画、陶瓷、家俱、文房四宝、铜器、玉器、竹雕、奇石、像章、古籍善本、邮票、钱币、磁卡、鼻烟壶、香炉、紫砂、海报、创刊号、老照片、象牙雕、连环画、烟标、火花等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不少东西在外面商店看不到的,在鬼市里却能亲眼目睹,几乎所有带点文化艺术价值的小玩意儿应有尽有。
所谓“险”,指鬼市里险象环生、危机四伏、处处有陷阱。当你踏入鬼市后,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跌入陷阱、难以自拔。当然,到鬼市来交学费的自然少不了,这里的商贩以赝充真、以劣充优的事屡见不鲜,他们经常会编造各种故事来引诱买家上当受骗。如有的商贩为了推销他的古字画或古瓷器,会对买家说,这件“名家”作品是祖上传下来的,是家里的“宝贝”,由于家里有人生病或小孩要出国留学,急需用钱,真正有年代的古玩不多,迫不得已拿到市场上来买。买家一旦信以为真,那就要上当付学费了。
所谓“淘”,指的是鬼市可以淘金。鬼市里买卖的东西尽管绝大多数是赝品、伪品、复制品,但还是有真品或精品的东西,这就为有眼力的人“拣漏”提供了机会。为此,许多有一定眼力藏家喜欢到鬼市来“淘金”。对没有眼力的人来说,千万不要轻举妄动,因为练眼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涉及到鉴别真伪、判断优劣、断定价格及潜力等问题,需要不断地在市场上磨练。
所谓“砍”,是指鬼市交易中可以砍价。鬼市中交易讨价还价是家常便饭,有时一件花瓶开价3000元,成交价却只有400元。不少买家或卖家对鬼市讨价还价的交易方式很感兴趣。因为这里有时卖家想急于把自己的货脱手;有时买家又急于想要吃进某件物品。当然砍价也是一门学问,砍到多少为宜,全凭买家对物品价值的判断,换句话也就是看买家的眼力如何,眼力好,砍价能砍得恰如其分或恰到好处。
正因为鬼市有“杂”、“险”、“淘”、“砍”的特点,使得众多藏家、买家、卖家流连忘返,连不少老外也常常光顾鬼市。看来,中国鬼市行情魅力无穷。
热闹归热闹,但是陈寒心里可是知道的,要出手时还是小心为好。
潘家园是整个华夏收藏品种类最为集中、也是最热闹的地方,几乎是全世界所有收藏爱好者淘宝闲逛的好去处,但是这里也是一处机会和陷阱同在、快乐和失落并存的所在。
<font color=#ff0000>阅读最新章节请访问,小说网更新最快</fon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