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一线生机(二)
作者:陆小北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983

众人虽然身处这不能脱困的陷阱之中,但是都被这石书上所记载的内容吸引,更是想知道新垣平最后的结局是怎么样,于是一时间都静了下来,听师爷苏讲解新垣平自传的下半部分。.

师爷苏从自己的身世说起,他是倒斗出身,师出倒斗名家“铁尺判官”,在道上拥有极高的声望,师爷苏跟随“铁尺判官”,风水命理、阴阳五行、观星望月之术在当时也算数得上名号的人物,当时师爷苏抱负远大,意图找寻“阴姬之墓”破解黑水国历史上的千古谜团,无奈“铁尺判官”管教极为严格,师爷苏根本没有单独出去实践的机会,所以便刻苦钻研古籍,夜夜观星望月。在这期间,师爷苏偶然读到了《杜氏通典》,《杜氏通典》经历多个时代及多人编注,最初起源于何朝、由何人所著已经不得而知,而在后世的编注中许多内容已经或丢失或面目全非,而师爷苏十分有幸,他所拜读的正是世间为数不多的《杜氏通典》原版拓本,而《杜氏通典》上便以小段文字讲述了黑水国传说中的国主“阴姬”。

书上是这么记载的:弱水之东有国,名曰西城,王阴,巫行天下,葬于讨赖。西城便是那时对黑水国的别称,王阴便是指黑水国首代国主阴姬,这是个在民间与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民间传说中黑水国国主乃是阴姬,以巫毒咒术统治天下,而学术界显然不可能认同这等观点,这也是众多学者与民间人士想要找到“阴姬之墓”的原因。而这一传说,在“巫行天下”四字中得到证实,师爷苏欣喜若狂,但此文中,有一个最大的疑惑,便是“葬于托勒”,古时许多地理名称与后世变化极大,“讨赖”这个地方的名字已经不知变动了多少次,不过师爷苏穷尽心力,最终还是确定了“讨赖”指的是“托来山”,属于祁连山脉的其中一个山岭。

后来“铁尺判官”因多年接触地阴之气,染疾病而死,死后,师爷苏安葬好“铁尺判官”,便动身前往祁连山,师爷苏根据风水之术与望月观星之术,终于在“星罗密布”的三十六星中发现了一处风水宝**,但奇怪的是师爷苏无论用尽何种探龙方式都遍寻不到龙头,师爷苏一连在祁连山中逛了一月有余,食物饮水都已经耗尽,体力更是不支,而就在他想要放弃的时候,却意外发现了一块石砖,凭着多年来职业经验,师爷苏很快顺藤摸瓜,找到了阴姬之墓,一路上可以用险象环生四字形容,“天葬骨尸”、“骇魂玉”、甚至于传说中的“大黑天神”,师爷苏三番四次都险些命丧黄泉,最终还是到达了墓室,不过却发现这座皇室级别的大陵竟然并非“阴姬之墓”,而是埋葬着一个名不经传的汉代人物——新垣平。

师爷苏此前对新垣平还不了解,甚至听都没听说过此人,顿时大感失望,转念却又想到此人享受如此规格的殉葬,定然不是普通人物,本着眼不走空的原则,师爷苏打开石板,却发现里面没有尸骨及殉葬品,躺在石棺里的只有一本石书,师爷苏只懂得上面的少许文字,便**去找人翻译。那个时候做翻译的人还不多,即使有,大多也是些半调子,偶尔有些大学之士,师爷苏又不敢轻易拜访,最终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打听到闽南有一人姓赵,其学识渊博,自称堪比廉颇孔明蔺相如,有治国济世之才,但此人性格怪癖,因此不得重用,气愤之下便隐居在山中,对世事不再理会,当地的山民都尊称他为赵先生。

赵先生隐居以后终日无所事事,便钻研文字,偶然间得到了一殷朝占卜用的甲骨龟壳,于是大感兴趣,从此开始钻研古文,对各朝各代的文字均有研究,不久便小有成就。

师爷苏闻听此人便前往拜访,赵先生也并没有藏私,将石书上所记载的一切翻译成文,上面详细记载了新垣平从“归墟”归来后所发生的事情。

对于前往“归墟”及“归墟”中发生的事情,石书中未提及,上面只记载了新垣平穿越“大禹水道”返回大汉所发生的事情。新垣平过于高兴,命令手下摆酒庆祝,喝得大醉,一时嘴漏将“皇极经天局”的事情告诉了自己的一个叫白冉的心腹,事后,新垣平心知自己出了漏子,三番几次想要设计杀死白冉。新垣平生性多疑,白冉也差不到哪儿去,白冉心知自己知道的这个秘密会为自己带来杀身之祸,于是将事情的前因后果禀告了张释之。

张释之何许人也,他在汉文帝时担任廷尉,是协助皇帝处理司法事务的最高审判官,此人以办案如铁闻名,闻知此事后知道非同小可,他深知新垣平势力之大、手腕之阴毒,于是想了一个万全之策,况且此事过于骇人听闻,不便传播出去,于是张释之思量之下避开此事,将新垣平欺骗文帝的事迹上报,文帝闻之大怒,降罪新垣平,遗祸三族,此事前因后果加起来总共耗费数年时间,而新垣平闻知张释之已知道此事后深知自己必死无疑,在死前便日夜赶工将陵墓规划完毕,出巨资聘请民间奇人异士修建陵墓,但是陵墓岂是三年两载能够修建的,于是有一个奇人便找寻到了阴姬之墓,将陵墓格局改变,随后新垣平将“皇极经天局”残本及自传的下半部藏于陵墓之中。

听完以后,众人不禁感慨万分,想新垣平有得一身奇术,又有大权在握,最后竟因一时贪念落得如此下场,当真是可惜了。

师爷苏说到这里,忽然一拍脑袋,说道:“对了,不说我还想不起来,那本石书最后有一段记载,说新垣平发现了一样世间珍宝,功效非常不可思议,名曰‘羽雀翎’,藏在某宝塔内。”

这话题转的奇快,众人都是一愣,白若枫率先醒悟过来,问道:“你的意思是,那东西很可能就在这‘十三层玲珑宝塔’上。”

“我只是认为有这个可能,新垣平是‘堪舆家’出身,与之有关的宝塔不多,这是我所知的唯一一座,或许……”

大勇哎呀一声打断了师爷苏,说到:“我们的目的是‘龟丹’,要这‘羽雀翎’干啥,我们还是赶紧取了‘龟丹’离开这里的好。”

阿发也颇为关心九爷现在的状况,点点头说道:“勇少爷说的没错,从刚才张小姐翻译的石文内容看来,那条‘大禹水道’要在特定的时候才会开启,否则我们过去很可能只能见到一滩湖水,如果我们去寻找‘羽雀翎’,很可能会错过这个时间,况且以师爷苏你们的财力,怕是不需要这个宝物。”

“我想想……”师爷苏闻言假装陷入了思考之中,其实心里早已做了决定,有陈先生在,钱自然是不可能缺了,但是师爷苏毕竟是倒斗出身,对于这些珍奇宝物有爱慕之心,这些东西在别人看来是钱,但在他心中却是有非比寻常的意义与价值。

良久,师爷苏做出下定决心的样子,说道:“依我看来,新垣平在临死之际还惦记着‘羽雀翎’,很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功用,搞不好与打开‘大禹水道’有什么关联,我看我们还是取了这件宝物,这座宝塔的最高也就十三层,我们搜寻一下,应该花不了什么时间。”

“小北?”大勇偷偷看了一眼陆小北,想要让他帮忙说两句,见他还在思考什么,慌忙打断了他。

陆小北被大勇叫了一声,这才从沉思中反应过来,点点头说道:“我觉得师爷苏说的有几分道理,如果‘羽雀翎’真的跟‘大禹水道’有关,我们不趁这个机会取了就会做很多无用功,到时候会花更多的时间。”

张雅轩也附和道:“小北说的不错,我们还是随师爷苏找到这个‘羽雀翎’再走也不迟。”

大勇和阿发见陆小北与张雅轩如此支持师爷苏的决定,心中不免有些不快,也只好勉强同意了。师爷苏满意地笑了笑,说道:“一般来说,‘十三层玲珑宝塔’是新垣平建议少昊国主所建,宝塔一般存放僧人的舍利子,都是寄放在地宫或是塔顶,根据舍利子数量和规格的不同有所差异,‘少昊之国’与中原文化有一定脱节,刚才我粗略看了一遍,没有见到寺庙一类的建筑,应该不存在这种风俗,‘羽雀翎’应该就放在这两个地方之一。”

陆小北文闻言看了看身旁的地宫入口,明显已经坍塌,根本无法下去,如果是在陆地的话,可以调动一些机械设备来挖掘,但是现在身处‘归墟’之中,不可能去寻找设备,现在唯一的希望便是去塔顶看看。

师爷苏等人随后便登上木梯,张雅轩与陆小北跟在其后,就在上楼之际,张雅轩忽然轻呼了一声,陆小北离她最近,便低声询问道:“怎么了?”

张雅轩没有答话,而是直勾勾地盯着塔身上破出的一个窟窿,陆小北顺势看去,只见一只眼睛正贴在窟窿外,冷冷注视着他们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