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乐不思蜀的沉迷于大腿之时,深圳的马腾快做不下去了。.
企鹅Q发展的很好,在线人数经过联中游戏的帮忙有了大幅提升。但是相对的,网络产品的生命线—带宽却频频告急。马腾本来找的,是一根512k的网线,在几百在线的时候,这根网线还算正常,但是最近企鹅Q的在线人数已经逼近一千,从上周开始,就开始频繁出现掉线,信息发不出去,离线留言丢失等状况,这让马腾有些焦头烂额。不仅是马腾,在北京的鲍弟也遇到的同样的问题,经过聂卫平,马晓春等宣传的联中游戏势头迅猛,前段时间装上2的带宽之后坚持了一段时间就不够了,鲍弟只好又找了一条10的带宽,只是这条网线上不止他们一家,Chnabyt,搜狐等网站也一起使用。而联中游戏又很占用带宽,一时间搞得同样适用的其他网站怨声载道。
马化腾和几个朋友无奈,只好做了一次黑客,把自己的程序偷偷放到开了后门的服务器上,然后用自己的电脑远程控制。后来的马腾回忆,这是最辛苦的一段时候,每个了解网络的人都能看到企鹅Q的未来,如果有个好的环境,必将成为国内网络一股重要的力量,但是偏偏就是资金的问题限制了自己的发展,马腾如果知道北方那个熊猫Q的创始人完全不知道缺钱滋味,只是因为懒而把熊猫Q放在如此不重要的地位,恐怕不羡慕死也会气死。不过也多亏了周海,并未在这段企鹅Q最虚弱的时间全力的发展自己,打压其他通讯软件。马腾终归是马腾,做什么可能都会呼风唤雨,但是企鹅Q的未来,可能就没有了。
比尔盖茨有句名言,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中国的这些网络大佬,所遵循的都是一个剩者为王的规律,在瞬息万变的网络世界,几乎每个商人都经历过上亿外债,破产边缘,借钱发工资等企业危机,挺过来了,你就是大佬,你就是江湖大哥,挺不过来,你就被拍死了。比如说现在江苏,就有一个戴着墨镜的年轻人在挨家挨户的串门,为自己的保健品寻找销路,这个人最早也是做高科技行业的,但是他的科技天赋明显没有营销天赋来的强大,靠着先一步的营销观点,他在前几年把自己的公司做到了市值上亿,但是因为年轻和狂妄,他也给自己交出了学费,几乎是一夜之间的,就负债2.5亿。对这位先生,周海的感觉是很复杂的,既崇拜他的能力,又极端讨厌他的功利。周海一直觉得,中国的网络游戏市场能堕落到现在的地步,虽然算是大势所趋天命所归,这位先生和盛景的陈桥所负有的责任也没得推卸。只不过,周海是个极端坚持自己心中正确和理想的人,不管这些人现在和未来做什么,周海都下不去手去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推他们一把,就算对方会在未来把自己一次次的推进险地,就算对方有可能毁灭自己所热爱的这个世界,周海也一样坚持着只是在正面战场对敌的原则。
而在周海这边。周海作为作者的扬名让大陆的出版社有些尴尬,周海不是没给他们寄过书稿,只是被这些人无视了而已,现在周海又证明了对方的错误,这让他们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不过有钱不赚王八蛋,出版社的人最终还是找上了周海。最开始这些人找上的是二中,借着周海的光,赵大全校长很是在市内外活动了一下,一时间“培养出13岁神童的校长”让自己也算赚了不少知名度。再加上周海本身就很低调不在乎这些,赵大全校长在不知情的人眼中俨然已是周海的授业恩师,全权代理。所以这些出版社找上他也算是无可厚非,怎么说周海也只是个14岁的小孩子而已,直接跟他谈合同,未免有些哭笑不得。
可是外人不知道,赵大全心里可知道,自己对周海完全造不成影响,反而在有邹立春做后盾的周海眼中,赵大全可能才是什么也不是的一方。而自己更还要多谢对方并没有去捅破他最近的高调。这个做了几十年官僚的老头早就被磨平了挑战的棱角,对比自己强势之人的服从是完全的,几乎没有任何反抗心的。所以当这家山河出版社找上赵大全的时候,他也是做足了“不干涉学生一切,大公无私”的姿态,把对方引荐给了周海。
“周海同学,恭喜你,我们山河出版社决定出版你的《唐朝的那些事儿》,你可以获得图书的5%销量作为收入。只要在这里签名就可以了。”山河出版社派来的编辑对周海说道。
赵大全一拍脑袋,周海扑哧一乐,面前的情形是在是太滑稽了。
“是谁给你的底气,让你用这么直接的,没礼貌的方式来谈出版生意的?”周海忍俊不禁。
对面的编辑也是一窒,却仍旧说道:“周海同学,我们这也是很正常的,想赢得尊重,必须拿出值得尊重的销量,不要说是你,再大牌的作者,面对出版社也要尊敬些。何况我们出版社和其他出版社都有联系,到时候恐怕只要我们说一声,您再想出书就难了。”
周海眉毛一挑,自己本就不是个爱争事理的人,在大部分事情上,周海通常会认为,对的就是对的,自然会有市场,会有舆论和历史去证明他,没必要争的脸红脖子粗。所以此时,周海也没多说什么:“既然如此,那就不出了,我又不缺钱,让盛唐只是海外的盛唐就是了。您走好,我回去上自习了。赵校长,我先走了。”转身跟赵大全告别,周海就回了教室。可见周海还算是有礼貌的,至少给了赵大全一点面子。
“赵校长,你的这位学生也太狂妄了点,出本书而已,这样怎么行!”编辑还在不依不饶。
“是是,您说的对,这样,今天晚上我做庄,咱们去市里吃顿饭,我带他给您赔礼了……”
于是,大陆出版小说的事儿又再次搁置下来……
“我爷爷想见你。”出版事件后,十二月初,周海给李棠送《唐朝的那些事儿》第四本的时候,李棠说道。周海并不知道李棠的爷爷具体是谁,只知道是在北京一个很喜欢历史的老人。只是,周海并不是什么著名历史学者,周海所写的东西,也不过是给年轻人看的历史而已,李棠的爷爷竟然对此有兴趣?
“我爷爷向来比较重视对历史的教育工作,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爷爷一直觉得读史是最好的教育。二十几年前的那场浩劫中丢失了太多文明,爷爷虽然痛心疾首,但在那个自身难保的时代却也是回天乏术,现在发展起来了,这些年他也开始为历史教育工作的发展操心,对近年的历史教育工作做了不少事情。只是效果一直不好……”李棠对周海说道。
周海恍然,从几年后百家讲坛开始到2010年,全民学史的风潮一波接一波,国学的复兴人所共见,看来其后未尝不是没有人推动。只是在98年的现在还这些推手还并未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周海的书,反而让他们有些摸清了未来的方向罢了。
“行啊,等期末考试结束我们就去北京,咱现在是有钱人。”周海大大咧咧的说道。于是这事儿就定下来了,只等寒假出发。
周海敢这么快就答应去北京,最大的底气就是,他掌握着一个让国学历史火起来的杀手锏--《百家讲坛》,百家讲坛在01年创立的时候其实效果并不好,坚持了两年多甚至一度濒临下档。但是随着运作机制的成熟,百家讲坛才渐渐脱离困难红火起来。而周海对个中缘由可谓信手拈来。
首先就是用讲故事的办法去讲历史。这是周海最熟练的一项,创立之初的百家讲坛是很学术的,这很显然和民众读史的节目定位有些格格不入,而这显然也是最初的百家讲坛不够红火的主因。直到后来,才渐渐摸清这样的道路。
其次是明星和噱头,从阎崇年到孔庆东,易中天到于丹,可以说是这些讲坛明星和节目互相成就的过程。而这点也很好办,学史是最长久的一个东西,不是说你提前几年找他,他还没学呢。历史又不是C语言,几个语句明白了就能编。
周海觉得,这个点子加上总结出来的后世运营经验一出,对于那个以弘扬历史文化为梦想的老人定然会拍案叫绝的。
周海想去北京其实不只是这一件事儿,还有很多的事儿催着他必须尽快去一次首都。
自己未来的一年半年必然会进入事业最重要的发展期,而这个时候周海急需几个能帮助自己做日常工作的人,李棠现在不仅维护着熊猫Q的网址导航,甚至连熊猫Q的主页等几乎所有网站日常业务都接了过来,而且虽然周海当初有说过赚钱对半分的事儿,但奈何不论熊猫Q还是网站,迄今都可以说是分文未赚,网址导航页的那寥寥十几块钱的广告费连买个电脑的鼠标都不够。李棠没有电脑,所以都是在学校的机房上网维护,这里面的钱也不是小数目。可以说,李棠如今能帮周海做到这个地步,已经让他很感动了。周海不是没提过给钱的事儿,却都被李棠以“我这也是在玩”“我又不缺钱”等借口拒绝掉了。的确李棠的家境并不是缺钱的人,但也正是如此,浪费了她如此多的心血和时间,才让周海越加的感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