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动身
作者:凡心有情      更新:2020-08-24 12:13      字数:2404

“谁?”公孙行奇怪的看了看他,这个点有谁会来找他啊?

“是……永昌公主。”那人挠了挠头,对公孙行说道。

听到来找他的人是萧玄玉,公孙行愣了一下,想先找个地方躲一下,但是萧玄玉似乎听到了外面的动静,从里面走了出来,刚好和公孙行撞上了面。

“呵呵……公主殿下,别来无恙啊!”公孙行看着萧玄玉,摆了摆手。

萧玄玉哼了一声,道:“前几日才见过,怎么就别来无恙了?”

她往公孙行这边走了过来。被人看到的公孙行也没办法逃了,只好站在这里等她走过来。

萧玄玉走到公孙行的面前,仰头看着他道:“听父皇说,你想回西蜀了?”

狗公孙行笑了笑,对萧玄玉说道:“出来差不多有三四个月了,蜀地那边有不少事情堆着等我回去处理。”

萧玄玉看着他,道:“所以你非走不可了?”

公孙行点点头,萧玄玉皱着眉头问道:“京都这边不好吗?”

“这,也不是……”公孙行挑了挑眉,他知道萧玄玉这次来是什么意思,可是,他是蜀王,是大周的蜀王,没办法啊!

“既然京都好,你还要走。难不成是家里有王后在等着吗?”萧玄玉忽然有些落寞的看着公孙行。

公孙行尴尬的笑着说道:“本王还未娶妻。”

萧玄玉看着公孙行,看了好久,才问道:“当真非要回去?”

公孙行叹了口气,坚定的对萧玄玉说道:“抱歉,公主殿下,我必须走。”

萧玄玉也只是个姑娘,她才十六七岁,正是青春萌动的日子。公孙行又是为数不多和她身份相配却又如此年轻的人,再加上这一次他千里迢迢去圣医门取了招魂草回来救她。小丫头的心里早就装不下别人了。

看着公孙行坚定的样子,萧玄玉咬了咬牙,道:“你要走,就走吧!”

说完这句话,她与公孙行擦肩而过。

等萧玄玉跑远了,旁边站着的人对公孙行道:“大王,我看这个永昌公主对大王您芳心暗许,大王难道对她一点感觉也没有?”

公孙行看了看萧玄玉那边,缓缓说道:“有又如何?本王是大周蜀王,迟早要覆灭梁国,她是梁国公主,到时候她如何自处,本王如何自处?”

旁边的人听了,也叹了口气。

“行了!都去准备着,过几天就回去了。”公孙行挥了挥手,走进了门。

“是。”旁边的人恭敬的送公孙行进去。他看了看萧玄玉离开的方向,替自家主子感到惋惜。

……

五日之后,公孙行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就要动身回西蜀了。萧秦的车驾就在公孙行的边上,他与公孙行一起出发。而且,不仅是他们要走,皇帝也打算在这一日回京都去。

本来望江山庄只是每年春节才来游玩,这一次因为萧玄玉的情况所以才耽搁了这么久,也是时候回宫了。

萧玄庆站在皇帝的身后送行,可萧玄玉没有出来。

皇帝站在公孙行的面前,笑着说道:“西蜀距离京都府路途遥远,蜀王可要慢行。”

“多谢皇帝陛下关心。”公孙行礼数周到,让人挑不出错误来。

皇帝看了看旁边站着的萧秦,曲宁因为身体的缘故早早的就坐上了马车。他对公孙行道:“朕说过,在蜀王出发的时候,会送你一份大礼!”

公孙行看着皇帝,笑道:“小王岂敢收皇帝陛下的礼?”

“蜀王不远万里来京都臣服大梁,朕也不能小家子气!”皇帝笑着对公孙行说道,“朕决定将汉川郡以西的益州山脉交与西蜀,蜀王意下如何?”

公孙行起初听到这个礼物的时候,微微惊讶了一下,虽然说益州山脉道路崎岖,但好歹也是疆土,皇帝这就让给西蜀了?后来他想通了,萧秦的封地在汉川郡,皇帝这是借着西蜀来制约萧秦呢。

白送的土地,干嘛不要呢?公孙行笑着对皇帝拱手:“小王多谢陛下恩典!”

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他不担心益州山脉到西蜀手里会出什么问题,其一有萧秦挡着,其二等大梁灭了大周之后,西蜀只能听命大梁了。他看了看萧秦,说道:“时辰也不早了,蜀王与汉川王,尽早上路吧。”

公孙行对皇帝告辞。

萧秦看了看皇帝,随后告辞转身上了马车。

皇帝也转身上了自己的车驾,两拨人马朝相反的方向离开了望江山庄。

望江山庄归属京都府管理,所以从望江山庄到京都并不远,在傍晚的时候,皇帝的车驾就已经回到了京都。六部大臣先一步皇帝回到京都,此时正带着文武百官在京都城外迎接皇帝的车驾。

因为天色已晚,皇帝车驾回宫之后,并未召见大臣。

白松自己回到了定国公府,仍旧喝着酒。

倒是在第二日,皇帝派了人来请白松。

经过一夜的醒酒,白松此时已经清醒了许多。他跟着皇帝派来的公公入了宫,面见陛下。

说来白松心中也很疑惑,为何皇帝不开朝会而是要单独召见。等白松到了御书房之后,发现来到这里的不仅是他,还有六部的尚书和侍郎。

皇帝看了看被公公领进来的白松,而后挥了挥手:“定国公来了?来人,看座。”

连边上的太子都站着,皇帝居然让白松坐下。六部尚书们都暗自惊讶。

“多谢陛下。”白松谢过皇帝之后,在位子上坐了下来。他是公爵,身负爵位,自然有资格坐着。而且皇帝还需要白松统兵,对他的态度不会差。

“定国公可知,朕今日为何找你来吗?”皇帝等白松坐下之后,问道。

白松摇了摇头,道:“请陛下明示。”

皇帝叹了口气:“自去年年底起,周国已经向边境增兵五十余万人。我大梁边境虽有南阳王镇守,但南阳王手下的军队不过十来万,加上边军亦不足以抵挡周国大军,朕有意让你领兵前往前线,抵御周国,在时机成熟之际,灭周!”

白松沉思片刻,问道:“敢问陛下,此次需领多少大军?”

皇帝对白竹道:“南地的十万大军加上征西军的八万人,再从京都卫戍营抽调五万人,总数二十三万。各地征兵也会逐渐开始,会优先补充前线兵员。”

二十三万?那到时候前线的大梁军队就有近五十万人,与大周差不多。

白松起身,对皇帝说道:“臣定当竭尽全力!”

皇帝看到白松同意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很放心把军队交给白松带领,白家世代忠良,当年还是大梁的开国元勋。。

皇帝道:“那就请定国公先回去准备着,等待大军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