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云隐往事
作者:莫问他乡客      更新:2020-07-29 16:10      字数:4360

云隐城是大夏九州之一的阴巽州的州府所在。大夏自立国以来,共建有十九州,一州辖境内设有若干郡府,郡内又下辖若干县城。因为当年王朝的羸弱,在诸多藩属小国叛离大夏时,与之接壤的几个州府也偶有叛乱,,有五州之地相继成为他国属地。而后的几位帝王励精图治,将十四州合并为九州。各州除了设州府州丞各一名,统领当地民政之事外,还册封了八位在平叛中战功显赫的皇室子弟和开国元勋后裔为柱国,世袭罔替王爵。八王驻守除了中垚州之外的其余八州。八人可佣私兵数万,且可不经帝王旨意对各地辖境内的驻军有调统之权。然而历年来,这份无尚荣宠却并没有哪位柱国真的恃之而骄,即使在边境狼烟四起时,也无一人真的敢在尚未请旨时,便擅自调兵。先不说会不会触怒皇家威严和帝王逆鳞,单这八王拥兵自重的嫌疑就不知在各地刺史的奏折和朝会上言官的弹劾的罪状中就屡见不鲜。

这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侯将相,无一不爱惜自己的羽毛,各个生前荣光无限,却也各个担心自己化作黄土后,后人在史书上,在民间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里留下丁点污名,以至于世人戳着他们子孙的脊梁骨谩骂。

当世的八位柱国中,有四位都是皇室宗亲,皆是当年乱世平叛时四位郡王的嫡系后人。虽然都与当今天子同享国姓柴姓,但与如今皇室的血亲关系实在是如同泡了十几泡的茶叶一样淡薄。尤其是后世的历任帝王登基后,虽然会遵循祖制,依旧使四王的后人世袭罔替,成年后承袭祖辈王爵,且在新王们过了而立之年后,朝廷会下旨他们带兵扫清边境匪患,或是带兵入侵周边几个藩属小国。之后便会以“平乱有功”或者“征伐凯旋”的名义,晋升几位年轻新王为上柱国。但谁人不知,这些王爷们只是骑马带兵在边境线走上一圈,便是“军功赫赫”。而这四族的王爵与柱国头衔,早已成为庙堂与江湖的笑柄。和那些在各州腹地被册封为王的历代皇帝的兄弟叔伯相比,后者虽然承袭的爵位会逐代削减,且不掌兵权,但能在富饶繁荣的封地内作威作福,也好过前者像被流放边境替柴氏看家护院的家犬。

但与四位柴姓柱国处境与身份截然不同的是四位异姓王。四人也被江湖人戏称为“翻云覆雨”,乃是根据四家的姓氏而来。这四家分别是镇守北境渤坎州的宇文氏;割据西南坤定州的范氏;拥兵西北乾锦州的付氏和偏居东南阴巽州的云氏。

四族的祖上,都是大夏定都前跟随太祖皇帝四处征战开疆拓土的四位功勋。其中宇文家本是传承万载的武学世家,因不满前朝末帝的昏庸无道,不忍百姓民不聊生,因而发动诸多江湖势力,加入了当时柴氏组织的义军。夏朝建国,宇文氏从江湖走入庙堂,当今的宇文世家除了控制了大夏北方的江湖势力外,手扼渤坎州一州军政要事,在大夏朝堂各处文官武将中也都有宇文氏子弟的一席之地。

而范氏是当时掌握前朝半数以上当铺钱庄的豪商,不仅在柴氏四处征战中源源不断的供应银两物资,更是在夏朝初建百废待兴时拿出七成以上家底投入国库。据史书记载,范氏当时捐给大夏国库的钱财,支撑朝廷免除全国赋税三年,而国家军政事务运转无忧。因此范氏也被封王在富饶繁荣绝不逊色于中垚州的坤定州。但范氏似乎志不在朝野,而钟情于江湖。几乎历代范氏家主,都只在承袭爵位或者新皇登基,皇帝立后等时候才会身着蟒袍出现,而其余时候王府诸事都交由幕僚打理,而他们却尽化名游戏各处江湖市井。尽管如此,坤定州乃至整个大夏西南境内的各处商号店铺流出的每十两银子都有三两流入范家私库。难怪坊间传言,如今的坤定州以不知柴旨,只遵范意。

相较于范氏在幕后的作为,付氏可谓是八位柱国中最为高调的一方。付氏本身是柴氏的家臣,从太祖皇帝还是少年时默默无闻起,付氏就效忠左右。后来太祖受天命,行义举,付家的第一位大柱国更是为太祖皇帝鞍前马后身先士卒。凭着柴氏家臣的身份,夏朝建都后,太祖皇帝i将柴氏祖地所在的乾锦州作为付氏的封地。据传,当年太祖皇帝起义前,曾在祖地发现龙脉所在。遂让付氏历代在此看守。而付氏近年来也愈发飞扬跋扈,大量年轻子弟被安插在各地军武中,且身居要职,更是几乎将乾锦州一州的江湖势力都纳入麾下成为私兵。

而诸王中身份最为尴尬的当属云氏。。云氏先祖也就是云隐山庄的第一代庄主,曾是前朝的一名掌律郎。此人并无太高的修武天资,倒是通晓世间百家音律乐理。当年他为了补齐一套上古乐谱,遍访世间乐府和乐坛名流隐士。在行至一处悬崖底的瀑布旁,取水小憩时,忽闻崖顶有人抚琴高歌,琴声忽而如奔流直下,忽而如高山仰止,忽而如阳春飞雪,忽而如冬雷乍起。而此人歌声却时而如世醉酒挥毫慷慨荡气,时而如深闺娇妾哀怨惆怅。闻者随着琴声时而血脉沸腾,时而声泪俱下。掌律郎循着琴声攀岩而上,终于在崖顶的一块巨石下发现一名发须皆白的麻衣老者正在抚琴。老者每每弹罢一曲就会呕血一次。整把琴身早已殷红一片。掌律郎却并未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慑,反而与琴声共鸣,他盘膝而坐,解下身后所背之琴,竟然附和起老者的琴声,起先指法稍显笨拙,弹奏的捉襟见肘。但渐入佳境后,竟情至忘我,心之所至,弦瑟自鸣。

当掌律郎再次睁开眼,已是星辉漫天月华如瀑。此时的崖畔只闻山风抚霜叶,秋虫踏挽歌。此时的老者,双眸紧闭,长须与麻袍已经被血液染成褐色。双膝上放着那把血染的木琴。掌律郎扶地欲起,却不想刚一动念竟然腾身半空。他茫然间洞察全身,发现自己竟然从一名屈屈的莹骨境的下武境武者一跃成为一名离魄境的上武境高手。

修武之人境界从步入武人门槛的泥胚境,要经历莹骨境、天乳境、蒙元境、塑胎境、焚窑境、御魂境、离魄境后可达神游境。前三境又被称为下武境,是为磨练武人体魄,筑基淬骨,以便于武人体魄可以变成坚固的容器,容纳天地元气。而随后三境又称之为中武境,是修炼之人感受天地元气,引纳天地元气入体,同时转为修炼体内世界。后三境为上武境,注重武人魂魄的修炼,从感受天地元气,修炼体内小世界逐渐转变成体内世界与体外天地的融合。而这九境又统称为凡武境。意指武人修炼的过程依旧是肉体凡胎,而只有突破神游境桎梏的修炼之人,才算站在修炼的山巅,俯瞰众生,视为玄境。

修炼一途如同逆水行舟,除了自身的天赋,名师的指点和刻苦修炼外,每一个境界的突破还需要莫大的机遇,除了自身的积累和沉淀,开辟足够多的体内穴窍以圆满体内世界外,还需要对天地以及武学的感悟。尤其是每三个境界之间的跨度,如同鱼跃龙门,蛟龙走江更是阻碍重重。有些人终其一生也止步在一个境界却不得突破。

而像云隐山庄首任庄主这样天赋平庸,更是毫无修武热忱之人,不过是终身止步于下武境,无非是比凡人的体魄更强健几分罢了。而此刻却因为抚琴几个时辰便突破到上武境,换做任何人怕是即便同样亲身经历,也不敢相信。

此人虽修武天赋平平,但才思敏捷,他愕然片刻后便走向垂首盘坐的老者。老者一手平摊在琴上,一手垂落身侧。掌律郎躬身作揖后上前探查,发现老者早已驾鹤久矣,且是肝肠寸断。他将目光落向老者膝盖上的古琴,此琴以乌黄木质雕刻,头尾琴并无任何雕花镂饰,只有浸在琴身上依旧殷红的血迹。他将琴轻轻抱起,琴底用篆体铭刻子牙二字。目及此处,他不禁张目结舌。

据传,两甲子前,世间有两位乐坛大家风流江湖,一人善箫,佩有紫竹长箫名曰芳寸,一人钟情抚琴,常伴乌桐铸琴,唤作子牙。两人除了是惊才绝艳的音律大家,更是将音律与武学融会贯通,而因此超脱了玄境的束缚。二人惺惺相惜,虽已到达当世巅峰,却不贪权势,无心江湖纷争,而是醉心于天地自然,情起兴致便鼓箫抚琴,合鸣大泽山川。但似乎因为二人窥破玄武天机,遭遇天妒,很快芳寸因其主人病逝而绝迹于世间。子牙也从此封琴,世间只闻二人所著曲谱,再无两人传说。直到今日崖畔,世间只有一人能闻子牙绝响。

自这一日起,朝堂少了一位掌律郎,江湖横空出世一位上武境琴师云子牙。传闻此人虽然自称琴师,却无人见过此人携琴。此人可以以离魄境杀神游,每每与人交手便可以凭空化琴。或是以天地为琴,以草木为弦,或是以夜色为琴,以雨丝为弦。

他当时与太祖皇帝的同胞妹妹相识于江湖,二者一见如故,彼此倾心,私定终生。他也因此加入柴氏义军。在义军围攻旧朝王城时,前朝大内的八位神游静强者和三位玄境高手齐齐出手。义军中只有两位玄境强者和五名神游强者在列,其余高手都在外带兵围剿各路残兵。当义军被大内高手破釜沉舟的反扑压制的节节败退时,云子牙竟然以自身为琴,以自身经脉做琴弦,击杀两名神游境高手,重伤一名玄境高手。正是他的出手,才让义军反败为胜,化险为夷,从而奠定了大夏建国一战最终的胜利。但他也因此经脉尽断,从此难再动武。

大夏建国封赏各路肱骨之臣时,云子牙的名字名列封赏诸人之首,封筑夏王,大柱国且嫡系子孙世袭罔替。以一国之国号为一人封号,这是何等荣宠,因此,很多人心怀妒嫉,更是担心一个毫无背景的云家会从此崛起,瓜分众人利益。很多人提起云子牙是前朝旧臣的身份,更有酸臭腐儒写了千字文指桑骂槐,明捧暗讽他是两姓家仆;也有人谣传他是风尘中人,说他身为琴师出身低贱;也有朝臣担心他为大夏成为废人,会因此心怀怨怼,若是给予实权,将来其子孙后人难免对朝廷和皇室心存报复之心;更有言语恶毒之人,说他修炼并非武学而是妖法,诸如云云。

当时龙椅上的太祖皇帝正欲怒斥,大殿外,一名身着素衣的女子却手持长剑疾步闯入。正当有人要呵斥,谁人敢持械上殿时,却认出了女子手中长剑,此剑本名鸳苇,但在女子数年前游历江湖结识一名男子后,更名为慕云。此人正是龙椅上黄袍加身之人的同胞妹妹。

女子环顾在场周人,又望了一眼面有愠色的太祖皇帝,寒声道:“谁若再敢说云子牙的半句是非,他的命一定比他的话先结束!”

但让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云子牙竟然没有在阴巽州的腹地开衙建府,而是将该州毗邻南梁边境的一座小城更名为云隐城作为自己的封地,同时也在城外正北建了云隐山庄,作为王府的真正所在。城内设有处理城内民政之事的宅邸。

历代云氏子弟,虽然依旧世袭王爵,但鲜有真正踏入朝堂核心之人。倒是历史上会偶尔有几位名动一时的练武奇才,在西南域乃至整个南梁和大夏的江湖闻名遐迩。

在百年前的那场王朝动荡中,云隐山庄几乎倾尽全庄之力对抗南梁的军队与江湖高手,终于捍卫了一州之地百姓未受战乱侵扰。传闻那场叛乱尘埃落定后,阴巽州的百姓百日缟素,不进热食,不饮酒,所有风月场所,赌场,酒楼皆是闭门歇业,以悼念阵亡的云隐山庄英烈。也因为这种堪比国丧的场景,使得当朝新帝震怒,但又迫于民愿,敢怒不敢言,也未对云王府有丝毫褒奖。云隐山庄自此似乎成为了大夏的一块真空地带,几乎朝堂无人问津,江湖也鲜有山庄子弟的传闻或事迹。有人说,云氏触怒龙威,,就此被打压一蹶不振,有人说,云氏那一战之后大伤元气,这些年来一直韬光养晦,也有人说,在那一战中,云氏绝学失传,因此云家再难有作为。可谓是众说纷纭,难辨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