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宝宝不开心了
作者:大fff团      更新:2020-05-07 08:31      字数:3707

尼禄才是这片土地的建设者与管理者。这种重大消息屋大维为什么不告诉尼禄,而是先告诉自己?

任海济对此抱有很大疑问。

“屋大维大人……”任海济试探着说道,“这件事,你和殿下说过吗?”

屋大维脑袋微侧,看着任海济。

“年轻人,你认为我有必要先告诉小尼禄吗?”

屋大维的反问让任海济立刻摇了摇头。

看来屋大维对尼禄的性格了如指掌。她也知道尼禄不太擅长思考这种复杂问题。

少女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思考这个消息意味着什么,而是立刻向四周众人询问自己该怎么做。

尼禄是一个很好的决策者,但不是一个合格的谋划者。她不像任海济那样总是思前想后,要花很长时间衡量得失。头脑简单的少女行事干脆、果断。一旦决定了,就会立刻动手去做。

任海济可以想象,一旦听到屋大维告诉尼禄这个消息后,少女会立刻转头盯着自己,等待自己给她分析,给她建议。

那么屋大维提前告诉自己,就是为了让自己提前做好准备。

有种考试前就得到考题的罪恶感……

“屋大维大人,有更具体的情报吗?比如那个时候波斯人与马其顿人的状况,比如战斗的过程,比如双方战斗后各自剩余的战力。”

“嗯……这些很重要吗?年轻人。”

任海济用手一把捂住脸。

你们这群高傲的罗马人!是不是习惯了总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去看待别人啊!你们难道就只会在战斗前才去了解你们的敌人?就算你们赢得了一场战斗,也应该继续去了解你们的敌人啊!只有这样才能预测敌人之后的行动,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啊!

“屋大维大人,在我们汉帝国有一句话。‘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敌人。’只有彻底了解你的敌人,才能让你立于不败之地。我想,你应该能理解我的意思。”

“嗯……年轻人。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会让老朋友继续送来更详细的消息。”

屋大维的话停了下来,继续看着任海济。

“那么,年轻人。你有想法了吗?”

“是有点想法,不过在此之前我还想先确定一件事。屋大维大人,殿下什么时候返回罗马述职?”

“这很重要吗?”

“很重要,因为我需要时间来完成我的想法。”

---

洛阳城皇宫的御书房内,天子刘彻身穿便服,坐在书桌后。她单手托腮,微侧脑袋看着自己面前做道士打扮的老人。搁在桌面上的右手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站在刘彻身边的卫子夫小心翼翼扇动着手中的羽扇。为刘彻带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凉风。小萝莉生怕自己的举动触怒到盛怒中的刘彻。

刘彻吊着眼角,视线死死盯着站在书桌前那做道士打扮的老人。数秒后她猛的一拍书桌,大声吼道:“袁天罡!你个废物!朕养着你有什么用!元霸呢!元霸呢!朕要知道元霸现在在哪里!”

虽然与西方的罗马相比,汉帝国对于科学的发展与探究远远走在这个世界最前沿。但是“玄学”在汉帝国依然占有一席之地。星象,风水,测字等等依然是汉帝国文化的一部分。

“神州大陆”历史悠久,居住在“神州大陆”上的先祖们留下来的各种知识,难免在传承时会出现断层,后人无法用科学的方式去解释这些破碎的知识,就会统一用“玄学”来解释。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河图》与《洛书》。

先祖们留下了他们的智慧结晶,却没有将解读的方法流传下来。后人只能凭借自己的知识来解读。

袁天罡便是解读这类奇书中的佼佼者。是大汉前天子——汉景帝与现任天子——刘彻的“天师”。

“天师”这个职务简单点说,就是通过观察夜空星象,来预言未来将会发生的事。并借此给天子提出建议。

袁天罡发须乌黑,脸颊饱满,面露红光,脸上没有一丝皱纹。光从外表看,让人根本想不到他已近花甲之年。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距离“大成”之有一步之遥,总有一天会像传说中的“老子”一样,在七彩彩云衬托下飞升成仙。与大汉之前的所有先祖一样,在云彩之上,永远守住着下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子孙。

对于“玄学”刘彻说不上讨厌,当然也不能说是喜欢。对自身实力无比自信的少女天子,其实和很多汉帝国人一样,更喜欢凭借自己的双手来解决遇到的问题。不过嘛,在少女看来,偶尔用“玄学”来解解闷,也是件很有趣的事。

好吧,袁天罡这个原本应当为大汉天子负责提供“玄学”上建议的大汉著名“天师”,在刘彻眼中看来就是个高级一点的玩具而已。

面对盛怒中的刘彻,袁天罡依然面带微笑,双手合十藏在道袍宽大的袖口内。

“陛下,最近洛阳城夜空阴雨绵绵……”

刘彻一把夺过身边卫子夫手中的羽扇,这个粗鲁的动作将小萝莉吓得就差没有直接抱头蹲防了。

刘彻没理会被吓到的卫子夫,她用羽扇狠狠在袁天罡头顶拍了两下。

不过就是个高级点的玩具而已!如果不能让朕感到高兴,那就一点价值也没有!

“废物!废物!没用的废物!朕真是白养你们了!”

刘彻气得将手中的羽扇一把扔向袁天罡。

被刘彻一把扔去的羽扇并没有击中近在咫尺的袁天罡,当然也没有径直落地。而是如一根轻飘飘的羽毛般,带着上下微微起伏的轨迹,在空中缓缓向着御书房门口飘去。

“陛下,刘大人到……”

“朕已经看到了!给朕滚远点!”

刘彻大声一吼,将在御书房门外为她通报来人的小太监吓的双腿直打颤。

刘彻还是个孩子,远不如先帝那般沉稳。少女会笑,会哭,会闹,同样也会生气。当然很多时候她那丰富的表情更像是在撒娇——在向她身边那些,能包容她任性行为的人撒娇。但是现在,因为没有得到李元霸的具体消息,刘彻是真的生气了。

在刘彻心中,李元霸依然是当初那个随时可能会死去的瘦弱孩子。所以自己必须时刻他身边照顾他。

“陛下,请息怒。”

在空中一路飘向御书房门口的羽扇终于停了下来,它以一种违背重力的方式静静悬浮在空中。一只大手握住扇柄,轻易摘下了悬浮在空中的羽扇。

走进御书房的是一个年轻男子,男子大约20岁出头,身高七尺,丹凤眼,利剑眉,两侧颧骨微微凸起,下巴上有着三寸山羊须。男子衣着朴素,身穿粗麻白布服,青带束腰,并以同样材质与颜色的布条束发。

刘彻挑起一侧眼角看着出现在御书房门口的男子。男子则轻摇手中的羽扇,面带微笑地看着刘彻。

“陛下,你太冲动了。自古以来,君王一怒,伏尸百万。陛下,你应该好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白衣男子一边轻摇羽扇,一边缓缓走向刘彻。直到将手中的羽扇轻轻放在刘彻面前的书桌上后,才后退两步,撩起汉服前襟,向着刘彻跪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彻没好气地说了句:“起来吧。”

男子起身后又是面向袁天罡,双手作揖,弯腰行礼。

“天师大人,晚生这里有礼了。”

还没等袁天罡回礼,坐在高台上的刘彻便大声道:“少废话!刘基。朕让你来这里,不是让你和那个老废物叙旧的!”

就算没刘彻称为“老废物”,袁天罡脸上也没有丝毫生气的表情。他与刘基对视一眼,相视而笑。

“喂!刘基!朕已经不指望从袁天罡那个老废物身上得到朕想要的消息了。你!快点给朕算算,朕的元霸去哪里了?”

刘基字伯温,虽然年纪尚轻,却精通治国之道,又通晓兵法,兼武艺不俗,所以才能以20出头的年纪,担任朝廷重职,参加早朝。

之前突厥人来大汉试探,被“护国公”在朝堂之上暴揍的时候,有一个被揍飞的突厥人直接飞向了文官人群,却被一文官轻松接下。这个轻描淡写接下突厥人的文官就是刘基。

刘基不仅精通治国与兵法之道,他对天文,数理,乃至“玄学”都颇有研究。与袁天罡根据星象走势来预测不同,刘基则是依靠演算来推算。

所以在袁天罡以“近日洛阳夜晚阴雨绵绵,无法观察星象”来解释的时候,刘彻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刘基。

刘基向着少女微微一笑。

“陛下其实心中早已知晓,又何必执着于向臣等询问呢?”

刘彻虽然还年轻,但却是历代君王中最聪明,最优秀的。

袁天罡与刘基早已断定,他们的天子已经知道赵王与了哪里。在他们看来刘彻这种看似无理取闹的举动其实只不过是在撒娇,是想找一个人安抚一下自己。所以袁天罡就算被刘彻骂为“废物”,也丝毫不生气。

陛下还是个孩子,这种表现很正常。

不过刘彻是天子。天子的身份注定了少女不可能向寻常女孩那般,只要撒娇就能立刻得到别人的安抚。现在有资格安抚刘彻的人,只有四大辅政大臣。

刘彻没好气地给了刘基一个白眼。

“朕当然早就猜到了。但是朕不放心啊!万一元霸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怎么办?”

“哦~?那么陛下是在不放心陈大人吗?臣倒是以为陈大人很值得信赖。”

“不是信赖不信赖的问题!”

刘彻大吼一声,抓起书桌上沾有墨汁的毛笔,一把扔向刘基。

毛笔最初还在空中高速旋转着,但很快速度越来越慢,随后笔尖向下,悬浮在刘基面前。笔尖的墨汁也被神奇的固定住,不仅没有在离心力的影响下四散飞溅,甚至在毛笔停止飞行后也没有滴落。

将悬停在空中的毛笔放回刘彻的书桌,刘基退回原位后依然笑对刘彻。

“你们!你们!你们这群家伙……!”

朕要你们做什么,你们老老实实照朕说的去做不就好了!哪来这么多废话!

“你们这群家伙……!”

刘彻准备好好教训一下面前两人,让两人知道什么叫“天子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