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作者:海蓝梦      更新:2020-04-30 19:31      字数:2199

相对来说,农村更喜欢养一些食草动物,比如像牛、羊、兔子等。这些动物主食是草,不用花费家里的粮食,春夏秋冬都可以直接赶到荒地里,放任它们自己觅食,花费一些时间就能有收获。江玉昆明年要多养几头猪,那可不是挣些外块,这是挖自己的墙角来补贴江玉章。

“玉昆你可别这样。要是弟妹知道,估计给你有的闹了。再想些别的办法吧!”江玉章在一旁劝道。

江珲不太明白这里面的道理。以他的理解,家里养几头猪可是很挣钱的,为啥两个大人反而觉得这是赔本买卖呢?不懂就要问,这是个好习惯:“爸,为啥不让我叔家多养几头呢?这样我叔家不也能多挣些钱吗?”

两个大人露出愕然的神色,江珲这根本就是胡说,哪里有这种道理呢?江玉章略逞责备的说:“这家里就这么多粮食,喂猪了,自己吃啥?”

江珲觉得更奇怪:“这家里不是种的有红薯和玉米吗?把红薯秧子,玉米杆子配些粮食一起粉碎喂猪不就成了。哪里需要多少粮食啊?在家里,这些东西不是都烧锅了吗?为啥不喂猪?”

江玉章脸上的疑惑之色更浓,伸过手去摸了摸江珲的脑门:“这不发烧啊?咋开始说胡话了呢?这猪吃粮食,吃泔水,咋会吃草呢?那红薯秧子,玉米杆子都是硬邦邦的,喂牛都不吃!这猪怎么可能吃呢?”

猪不吃?江珲不由的睁大了眼,青贮饲料不就是这些东西吗?不要说猪了,这些东西还可以喂给牛、羊、鸡等家畜。玉米杆和红薯秧子里面的糖份也高,是最好的青贮原料之一,咋就没听说过呢?

江玉昆看着这个侄子不像说假话,就问:“小珲你慢慢说。我和你爸真的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青贮饲料。这猪一般不都是吃粮食吗?这玉米杆子和红薯秧子到底是咋回事儿?”

这哥俩是真的不知道有这么会事儿!

江珲发现这个以后就更奇怪了:“爸,以前村上养牛,你们不都是把麦秸杆存起来,等冬天给牛吃吗?这和青贮饲料不是差不多吗?两者唯一的差别就是一个收获的时间早一点儿,另一个晚一些。”

江玉章皱着眉头:“你这都是从哪里听说的?牛吃麦秸是天经地义的,我可从来没听过猪吃玉米杆的。”江玉昆点点头,他也没有听说过。

江珲这才正经起来:“我也忘了在哪里听说的,不过我知道的也不多,我就把我知道的大概的给你们说一说,你们看成不。”

江玉章两人点点头,江珲就把关于青贮饲料的情况讲了一下。

青贮饲料从古代就有了,草原上养马,放牧,夏天还好说,冬天怎么办呢?提前把青菜收割,贮存起来。这就是最简单的青贮饲料,这些只能给牛马羊吃,猪是不吃的。到了现代,经过科学的研究,对一些富集糖份的植株,在其快成熟,叶子未黄之前进行收割,然后粉碎、发酵,经过这些工序的饲料不但可以喂给猪、鸡等家畜,还比那些不发酵的饲料更加受家畜的喜爱,而且更有营养。

江玉昆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江玉章则从中听到了机会。“小珲,你说这青贮饲料哪里有这技术啊?我们这里啥都缺,唯独不缺玉米杆子、红薯秧子,这些都是死贱料贱的。只要有这技术,绝对不会赔钱。”

江珲做出一服无辜表情:“我知道有这技术就不错了。你问我哪里有这技术我还真不知道。不过我觉得美国和欧洲肯定有。”

江玉章气不打一出来:“我也知道国外技术发达,肯定有。可是你有办法弄来不?尽说些大实话!”

江玉昆眼巴巴的望着江珲,想从他这里得个准信。江珲想了想,也有些头痛。这一点儿头绪都没有,满地球的大海捞针,也不是个事儿。不过江家开面馆,这饭店肯定不能缺食材。从今年开始,这物价放开,食材的价格涨的飞快。江珲也不打算从这里面弄到什么利润,关键是不能在这里面赔钱啊!

绿色联盟现在还没有起色,花费那么大精力,不见成效,时间长了江玉昆也会有报怨。可能江玉昆不会报怨,但既然有机会削除这个可能,江珲还是很高兴的。

“叔,你真要想弄养殖,我们家肯定会帮忙的。这样吧,叔你先回村去开个证明,购买大型粉碎机的证明。我找人去查一下,看能不能买到关于青贮饲料的技术。”

江玉昆带着兴奋的神色说:“中,那我回家就去大队开证明。”

“叔,不急啊。这查技术还需要时间呢!这又不是国内,有好多事都需要时间呢。等这边一有消息我就通知你。”江玉昆连连点头,生怕答应的慢了,江珲又反悔了。

江玉章在旁边笑盈盈的看:“这个事情就这样了。可是这一车青菜,小珲你准备咋处理?”

“能怎么处理。卖掉呗!咱这店里不是还有空地儿吗?明个找个铁匠打个架子,把这青菜放上去。咱们卖的比市面上的便宜两分,肯定有人买。”

江玉章不愿意了:“怎么能便宜卖呢?那咱家不是要吃亏了吗?”江家买菜的价钱本来就比市面上的要贵一些,这再卖的便宜一些,岂不是吃亏吃的更多。

江珲叹了口气:“爸,吃亏也是没办法的事儿。现在有小叔和刘钢他爹看着,这青菜的产量没有增加太多,但是咱家用的太少了!你一次去买几百斤,连个零头都不到,这时间一长,村里种菜种的少了,以后我们再想多收都没地方收。现在吃点儿亏,把这信用立起来,等分店开起来,这收菜的产量就高了起来。这才能良性发展!”

江玉章还是心痛这些赔本的生意,不过江珲说的道理他也懂,只是舍不得这些钱罢了。“爸,想开点儿。我们家签这合同可是二年二百万利润,如果我们真的能做的话,还怕亏的这些钱?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要不了多久,我们分店一开,这用菜的数量就会蹭蹭的涨上来。到时候还要村里种的更多一些。”

因为这个小插曲,江珲私自买青菜的事情算是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