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回 中宦出手 各有所得
作者:添禾      更新:2020-04-30 16:15      字数:4004

康熙沿着慈宁宫门前的花廊向前缓步而行,他显得那样的无精打采。他一走出这个花廊顿时就感到心情舒畅,明媚的阳光照着他,心里暖洋洋的,他快步的向前行走,刚走到乾清宫长廊边,陈必报便迎了上来,轻声说道:皇上,金道在此候驾多时了。康熙嗯了一声说道:那就叫他进来吧。陈必报应了一声,赶紧转身而去,在长廊转角处看到金道独自一人来回的度方步。金道看见陈必报,急忙上前两步说道:公公,皇上是否已经回宫了?陈必报点点头说道:这次你过来为了什么事情可别忘了,每一句话都要说得准确,条理要清楚,让皇上能够明白,但是又不能多言,言多必失!金道双手抱拳对着陈必报说道:多谢公公指点。说完他便向乾清宫门口走去。

他走到门口停住了脚步,掸了掸自己身上的灰尘,检查帽子是否戴正,一切确认无误后这才叩门。听见康熙说道:进来吧。金道推门而入,等他见到康熙后却不敢言语了。康熙看到是金道,他哼了一声,对金道说道:朕派你去调查的事情是否已经查清?你怎么还有这个空闲到朕这里来呢?不查清就别回来了。把御前侍卫的脸给丢尽了。金道被康熙这么一讲,吓得顿时语塞。他这这这了好半天却什么也没说出来。康熙突然转身对着金道说道:你还不赶快去查事?不查清就别过来见朕,简直就是废物。金道无奈只嗯了一声,调头就走,推门而出。出去之后又反身回到门内。康熙见金道再次返回,厉声问道:怎么又回来了?

金道上前两步,单膝跪地说道:皇上容禀,臣已经将图海老大人亡故之事查清了。这图海是自毙而亡的,并非他人所杀。理由如下:臣挑选好御前侍卫之后一直没有告诉他们去何处以及护卫对象。到了图海府邸才下达任务,哪知竟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康熙说道:那你说图海自毙而亡,那么这刀又怎么会从他的背后刺进去的,而他又为何要自毙?你又有什么样的证据证明你的判断是对的?金道嗯了一声,呆呆地看着康熙,过了片刻说道:臣有三条理由。其一,门是由内插上的,窗也是由内闭上的,如果不是力气大的人,那窗根本没办法推得开。其二,图海大人他平日里在府中穿的是便服而非官袍。可那日他却穿着崭新的官袍,还带着崭新的朝珠,顶子也是新的。其三,那就是他临死之前面带微笑。就凭这三点臣认为他是自毙的。

康熙说道:好,别说了。你带剑了吗?金道急忙低头说道:臣不敢。康熙说道:那好,朕去拿把剑。他对着门外叫了一声,陈必报即可推门而入。康熙说道:拿把剑来,刀也行。陈必报快步如飞的拿来了一把钢刀递给了康熙。康熙将刀拔出刀鞘,就把刀递给了金道说道:你比划一下,看看如何刺进自己的后背。金道嗯了一声,说道:是,臣领旨。说完他接过钢刀,猛然对着空中一抛,随后就将背拱了起来,这钢刀直挺挺的对着金道就砸了下来,康熙发现不对,猛踢一脚,这金道被踢翻了出去,这把刀竟然从空中落了下来,砸在地上发出仓啷啷的一声响,地上的石板竟被这把钢刀扎出了一道缝。

康熙微微点头,说道:好,就算你说得有理,可是你所说的这件事巴图是否认同?金道答道:他虽说不太认同,可是臣跟他说了必须认同的道理。现在他已认同了。康熙这时也面带微笑对着金道说道:那你说说看,你是怎么说服他的。

金道应了一声说:事情是这样的,咱跟他说图海大人亡故是一件大悲之事,也是朝廷的不幸。可是如果我们认为图海大人是被小人所害,这样的话,消息发布出去,那么对朝廷对图海大人都极其不利。要知道前些时日老营着火,现在兵源奇缺,朝廷上下都在为此事烦心。图海大人却被人暗杀了,那就说明图海大人与这老营的大火,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这对图海大人来说是有毁清誉的。其二,那就是图海大人,并非自毙而亡,而是久病医治无效而亡故。其三关键问题还在于图海大人整日的守着一幅含有魔咒的图画,中了魔。

康熙听到这儿一愣,急忙问道:什么样的画?金道急忙答道:是这样的,是一幅文成兵所作的画,题为“夏”,据说十分的诡异。凡是拥有它的人不是破财就是遭灾,因此图海大人这才遭难。巴图不信,臣就是在这一点上还未能说服于他。康熙听完嗯了一声说道:好,只要巴图认可即可,其他的事都不用再多解释了,这件事你办得极好。朕要好好的奖励于你,你就先退下吧。金道应了一声,这才缓缓的站起,慢慢的走出了乾清宫。等他一走,康熙面对陈必报说道:备轿,去慈宁宫。陈必报应声退下。

康熙坐在吱溜吱溜作响的小轿向慈宁宫而去。这时慈宁宫的花廊里还有一顶小轿,那顶小轿正是皇太后的。皇太后的小轿到慈宁宫的宫门前,就见宫门微微打开,有一个人伸出头来,四下里张望一下,又快速的缩了回去,门随即关上。皇太后看到这鬼鬼祟祟的人头觉得可疑,便对身边的邬良庸说道:你快去叩门。邬良庸奔跑了几步,叩打门环,慈宁宫的大门才缓缓打开。门打开后,小路子回头看见皇太后的小轿已经进了慈宁宫的大门,皇太后在轿底板上一跺脚,小轿停了下来。

皇太后在邬良庸的搀扶下来到小路子身边,对小路子说道,你贼头贼脑的,在干些什么?小路子一听吓了一跳,还未等小路子回答,皇太后又说道:来,搜他的身。邬良庸快步来到小路子身边,在他的身上拍打了一遍,又掏了衣袋,都未发现可疑的东西。忽然之间邬良庸从小路子的后腰处抽出来了一块白缎子。邬良庸双手送到了皇太后的面前,小路子顿时哑口无言,呆呆地看着这一切。他还没明白是咋回事,就见皇太后将到手的白缎子打开,这才发现竟然是太皇太后的肚兜,皇太后赶紧将这个兜兜收了起来,对着小路子说道:你这个该死的奴才,竟敢对主子不敬,看来你是活腻味的。来人,把他拿下!这时慈宁宫里闯出四个太监,将小路子捆绑了起来,小路子吓得浑身颤抖,却只会啊啊啊却讲不出话来。皇太后向厅堂走去,她刚入厅堂,就听见有人高声的喊道:皇上驾到!皇太后即刻将本想说的话给压了下去,苏麻喇给皇太后送来了一杯茶,皇太后端起茶杯眯了两口。正当她把茶杯放下之时,康熙已经兴冲冲地走进了厅堂,皇太后脸上即可就堆起的笑意。

太皇太后看到康熙说道:怎么,皇上是不是把事情已经办妥了?康熙答道:是,事已经办妥了,图海亡故之事现在已有了说法。太皇太后忙问:是什么说法?康熙接过了苏麻喇递上来的果汁,一口气喝掉了半杯,对着太皇太后说道:这个图海是自毙而亡,并非他人所杀。太皇太后一愣说道:这是是不是陈山泰办的?康熙微微一笑,说道:皇祖母,您难道忘了吗?现在已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了,虽说有些花蕾还未绽放,可是稍微给他们一点时间定会开出鲜艳的花朵。太皇太后未加理睬,点点头嗯了一声,不再言语。康熙微微一笑,很是得意,端端的对着皇太后说道:皇额娘怎么今日有时间来皇祖母身边?皇太后说:啊,是好些时日没来了,今日里阳光明媚,因此想过来看看皇额娘,没想到竟碰上了皇帝。康熙微微一笑,很是得意的对皇太后说道:既然如此,那么皇祖母所关心的是已经了结了一件,现在只剩下一件事,那件事看来朕还得费些心思。才能够有一个准确的答案,那么朕这就告辞了,皇祖母也能得以心安了。说着他便离开了。

这个厅堂等康熙一走就热闹了。皇太后微微一笑说道:皇额娘,你看我们的小玄烨,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了,身高八尺有余。太皇太后斜眼看了一下皇太后说道:瞧你得意的样子,今天来有何事?皇太后一笑说道:这事很简单,只是哀家今日很有趣,碰到了一件不该碰到的事。说完就从自己的衣袋里拿出来了一个白缎子做成的肚兜,这肚兜上还用银丝线绣着牡丹花,她将这个肚兜在太皇太后的面前铺开了。太皇太后一愣,伸手把兜兜的下摆翻了过来一看,上面竟然有编号,还有自己的小名。这时她厉声说道:这不是哀家的玩意儿嘛?怎么会落到你的手中?皇太后说道:是呀,皇额娘,难道不感到奇怪吗?太皇太后一愣即刻对着门喊了一声:苏麻喇!苏麻喇即刻进来,对着太皇太后说道:太皇太后有何吩咐?太皇太后举着肚兜问道:你看看这是什么?苏麻喇从太皇太后手中接过肚兜看过之后说:唉哟,这不是老祖宗的东西嘛?太皇太后嗯了一声说道:是呀,这玩意儿,不是由你管的吗?怎么会落入到他人的手里呢?苏麻喇一楞说:是。太皇太后立即接着说道:还不赶快去查,这究竟是咋回事?看看哀家厨里是否还有同样的肚兜?苏麻喇心领神会,嗯了一声,说道:明白了。皇太后微微一笑说道:且慢,这个肚兜是从小路子身上搜到的。哀家认为苏麻喇你应该去小路子那里再翻查一遍,看看还有没有皇额娘所用的物件。苏麻喇应了一声,快步如飞的走出了这个厅堂,竟然连门也忘了关了。皇太后站起身,将厅堂的门关好,小声的对着太皇太后说道:皇额娘,看来慈宁宫里的奴婢和奴才都有一点魂不守舍,该做的都没能做好,不该做的却专心致志地去做,皇额娘应该拿点手腕出来叫他们信服。我们身为女人,这玩意也落入到他人手中,实在是不妥,损害了我们的名节。

太皇太后愣了一下,却一语不发。可她的脸色却格外的苍白。过了没有片刻,苏麻喇来到了太皇太后面前说道:事情已经查清了,的确是小路子所为,在他的箱子里还发现了一件。说完即刻把话给咽了回去,太皇太后朝苏麻喇瞪了一眼。苏麻喇站在一边低着头,心里怦怦乱跳。太皇太后说道:既已如此,那还不赶快把小路子乱棍打死?胆大妄为。苏麻喇应了一声,赶紧退下。不多会儿,就听见小路子在后院哇哇大叫,皇太后微微一笑,说道:皇额娘是不是身体不太好,脸色怎么有些发白?太皇太后微微点头说道:是,这些日子外面发生了许多的事,令哀家心烦,因此身体就觉得不适。皇太后说道:唉呦,那还是应该请太医来瞧瞧。皇额娘,再过几个月可就要过大寿了,这可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再说那吴三桂以及与他一起反叛的人都已经土崩瓦解,皇上的江山已经稳固,恰逢皇额娘过大寿,这可是双喜临门。我们要好好地庆祝,皇额娘要多保重啊!太皇太后嗯了一声,把眼睛闭了起来,头向椅背上一靠。皇太后端起茶杯眯了两口,轻轻地将茶杯放在桌上,缓缓站起,对着太皇太后说道:皇额娘,臣妾告退了。说完她便起身离开了慈宁宫。皇太后回到了永寿宫,看见瑞灵便对瑞灵说道:你来得正好,陪哀家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