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回 真真假假 虚虚实实
作者:添禾      更新:2020-04-30 16:14      字数:3841

长公主的马车很快就已到了西华门,长公主下了车,早已有一顶小轿等在西华门内,长公主坐进小轿。不一会儿,长公主已到了乾清宫。

在阳光的照射下,长公主显得是那样的动人,弯弯的眉毛,烁烁放光的眼睛,洁白的肌肤上印着一朵通红的樱桃。长公主穿着一套紫红色的衣裙,腰间紧扣着两寸来宽的金丝带,金丝带头上有一只七彩的孔雀。长公主一转身便向康熙办公的屋子走去。可她刚到门口却被陈必报给拦住了。陈必报卑躬屈膝地对着长公主说道:皇上正和陈大人议事呢,请长公主这边稍候。长公主微微一愣,问道:是陈三泰吗?陈必报点了点头。

此时,康熙正和山泰在一起,康熙低头问陈山泰:你说这事朕现在如何解决?山泰愣了半晌,而后轻声说道:皇上既然手头上银子已经不足了,那么就应该在京城内动一下脑筋,把那些富人的言行收集起来,给他们定个罪,然后向他们要些银两或者值钱的东西。康熙说道:什么?你的意思要朕推行冤狱?山泰点点头。康熙说道:你是不是嫌朕皇帝做得过久了,而在此出馊主意,叫朕的大清朝早点灭亡?山泰急忙说道:不敢,不敢。臣可不敢有这种想法。臣不是想解决皇上的燃眉之急嘛!康熙说道:解决燃眉之急,你的这个方法不是不能用,而是用的时机不妥,要知道吴三桂正在造反,而你偏偏要叫朕在京城将那些富户定个莫名大罪,这不是火上浇油吗?山泰说道:哦哟,这个臣可没想过。不过臣知道只要有骁骑营的人马以及护城营的人马在皇上的手中,量这些人也不敢造次。康熙说道:糊涂,简直就是一派胡言,你动动别的脑筋。山泰说道:这下臣可就没有主意了。康熙微微一笑,走到山泰身边说道:你回头看看什么东西掉了。山泰急忙回头,康熙趁此机会用两个手指就将山泰衣袋里的糖葫芦给拿了出来,随后用力一折,四个糖葫芦一串却被康熙折成了两半,康熙递给山泰一半,山泰接过糖葫芦,即刻放进嘴里吃了起来,说道:啊,还是这玩意儿省事。

康熙哼了一声说道:你可知道这叫什么吗?山泰急忙摇头,康熙又说道:这叫返利。每个做买卖的都懂得这一点,可你为朕所推荐的那个大东家在前些年的确为朕做了不少的事,也使得朕有了足够的底气,可眼前他没有见到银子就断了朕的军粮,你说他该当何罪?山泰说道:啊呀,皇上这点臣可不知,不知他竟会做出这等的事情。

康熙说道:这个你自然不知道了,自然也不会像今天这样悠哉悠哉。虽说朕的的确确欠了他五十万两银子,可是他也不该断朕的粮草!山泰说道:啊,原来是这回事。对,皇上说的没错,这些年他应该挣了不少的银两了,反些利给皇上那也是理所当然的。皇上欠他区区的五十万两应该没有问题,他怎么会断了皇上的军粮呢?这个该死的家伙,做买卖的人就是这样,唯利是图。

康熙哼了一声,说道:是,不过,这事先别怪罪于他,必须了解清楚之后再说。现在你既懂了买卖中的道理,那么你应当抽时间去找他了解情况。

山泰一听急忙答道:皇上这可有些难。那些做买卖的人四面八方乱窜,哪里有利就往哪里跑,居无定所。我现在出不了城,自然也没办法寻找到他。如果他一进城,臣定将他带来见皇上,当着皇上的面把事情说清楚,免得臣从中传话,万一传错了,臣可担待不起。

康熙听后在山泰的肩头一拍说道:赏你一串糖葫芦你是否敢吃?山泰哈哈一笑,说道:是,只要皇上赏的,臣都接纳。两人并排站立,共同吃着糖葫芦。这时康熙说道:你说你有这一身的功夫,如果你不在朕的身边,而在江湖之中,是不是将会成为一个大盗?山泰愣了一下,说道:绝不可能。臣赤胆忠心一心为民,与皇上的心愿是一致的,怎么会成为江洋大盗呢?

康熙说道:那你难道不喜欢银两吗?山泰叹气说道:自从这个世道有了银两之后,无人不喜欢的,只是有句老话说得好,君子好财取之有道,所以臣也不会为了银子去伤害百姓。

康熙说道:那么你是不是痛恨贪官?山泰嗯了一声说道:正是。臣认为贪官是我朝中的大蛀虫,中华大地历经几千年,为何总不能发达起来,关键问题就在于贪官把人心给吞噬了,时间一长自然官与民互不相融,最后导致分裂,这样一来也就使得外敌入侵。例如——。康熙哈哈一笑说道:好,说出心里话了,是不是认为我们满人入关是你们汉族内乱所致?山泰说道:有句话说的好,得人心者得天下,所以臣不敢说到底谁最为珍贵,谁最为正确,关键是在于谁为民,民心在哪里,这才是最为主要的。

康熙听吧点点头说道:那好,朕再问你,君之策善为上督官权果必佳,这十二字诀是否有道理?山泰微微点头,随后说道:不过这里有个漏洞,应该符民意如果不符民意,那么果必佳就难保。康熙听了微微点头说道:好,说得好。你虽说能耐不小,可是心中的意愿朕一直没加以了解,你倒是说说看你为何入朝为官,而在朕的身边大显神通,此是何意?

山泰说道:这事并不难讲,因为臣是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牢记父亲的辛劳,确保二老不白白的受屈,也是应了皇上的一句话,要以孝为先,所以臣这才入朝为官,想为官之后能够除去那些祸国殃民的贪官,造福于民。同时也能确保自己母亲的微笑和父亲辛劳的成果。康熙听完微微点头说道:可是据朕所知,你并没有父亲。山泰点头答道:是,自从生下来之后就未见过自己的父亲。据额娘所说臣的父亲在外做买卖,很有可能已被奸人所害。所以臣就一直未能得见。康熙听完点头道:好,原来是这回事,怪不得你买卖西瓜时本领也不小,看来是你父亲传给你的本领。山泰听完笑了起来。康熙微微点头说道:那好,现在朕已了解你的心思,那么朕平定三藩之后定将全力以赴抚民。现在朕有了困难,你说该如何解决?

山泰说道:要么臣冒险出京一次,寻找那个大东家,看看他是如何解决银子不足的问题。另外,再督促他无论如何给皇上送军粮。康熙听了点头道:是,买卖人无处不为利。这也不能怪他,只要把事情了解清楚,与他说明,朕想他是一个明白人,不会不顾大局。山泰点头道:那臣改日就出京城,康熙嗯了一声道:好,这事就交给你了。山泰应了一声,随后退下。

他刚一出门,长公主就推门而入,康熙一见长公主,这身打扮如同天仙一般。康熙呆呆地站在那里看着长公主,而他头微微有点歪,两只手却直直地垂在左右两边,眼睛一眨也不眨,腿微微的有点颤抖。长公主见康熙这个模样,把她那通红的小嘴往起一噘,随后一扭头来到康熙的龙椅侧后方,抬脚踩住了一块小方砖,用手在那墙上轻轻一推一道暗门已经打开,她也不顾康熙,一个人自顾自地走了进去。康熙见了急忙也跟了进去。长公主一进到暗室,突然站在二门口,呆呆地发愣。因为她看到墙壁上正挂着一幅天云山图。这幅天云山图长三丈,宽一丈五六,显得十分的气派,高山入云。山中白云之下是流不尽的瀑布,瀑布两侧翠绿的松柏以及五颜六色的花草,瀑布一泻千里,跌入一条激流的大河,而在河边还有一对翩翩起舞的仙鹤。左下角确是山茶花和杜鹃花竟相开放引来蜂蝶,鲜花之上还有水珠。长公主见了此画,眼含热泪,两只手却紧紧地握在一起。

康熙刚刚坐定,彩红端着一个木盘,木盘里有两杯水,她将这两杯水放在茶几上,随后便退了出去。过了一会儿,长公主这才缓过神来,从衣袋里拿出丝帕,擦去眼角的泪水。康熙见了觉得有些奇怪,他侧头看看这幅天云山图,却没发现有什么值得激动的地方。长公主随后也坐了下来。她对康熙轻声说道:皇上是否已经接到汉中城那里的战报?康熙一愣急忙答道:战报自然早收到,说汉中城已经拿下,据说拿下汉中城十分的不易,经过几次三番的谈判,这才将汉中城拿下。王府承已经投降,很快就会随着图海的人马一起返京了。长公主听完微微一笑,对着康熙说道:皇上这次可千万再别受蒙蔽了。这个图海,在汉中城外汉王山上被人家给打败了,甚至可能全军覆没。幸好这个王府承早已被人暗杀,所以汉中城其实早已落入到了我们大清的手中。图海为了争功,因此没将此事报给皇上知晓,康熙听到这儿眉头一皱,用手拍了一下座椅的把手,说道:大胆,既然已经得到了汉中城,为何还要去攻打汉中城?长公主答道:是,这也是本宫难以琢磨的事情。

后来本宫想是图海想立奇功受到皇上的重视,才采取这一冒险措施,不过那个周培公也应该给皇上写一封密奏说明此事,康熙微微点头说道:看来军功高于一切,如果密奏上来那么周培公的军功也会打折,如果此事暴露出来,周培公完全可以推到图海的身上,他会将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化为乌有,真是一个聪明过头的人。长公主听了点头道:不过皇上也别性急,毕竟汉中城已落入到了皇上的手中,不管是谈判所得还是攻打所得结果都是一样的。皇上可以以此向其他各路军马报捷,叫他们加快剿灭叛军,而不必像现在这样唯唯诺诺瞻前顾后,既不攻也不退,与那些叛臣相对峙,这样耗下去,就怕皇上耗不起。康熙说道:是,朕正在着急呢。那些反军他们都是自食其力,所占那块领地上所产的粮食足够他们军用,可是朕就不一样了,要顾及到这五十万的大军,仅靠这几块地所产的粮草又怎么能行?

长公主一听说道:是,所以本宫认为皇上可以用这场大捷敲打那些不肯进攻的主帅。康熙听了点头道:好,正合朕意,这就向各路人马报捷。长公主听罢微微点头。站起身又侧头看了一眼墙上的天云山图,随后说道:这画太美了。说完就走出了这个暗室,康熙也就跟着出去。

长公主很快来到门外,此时就见山泰正和静和两人并排而立。山泰对静和轻声说道:怎么样,好吃嘛?静和点头说道:太好吃了,这玩意我还是第一次吃到呢。山泰说道:以后我还会再给你送更好吃的。静和笑了一下,一看长公主出来了,急忙将山泰给的糖果放进了自己的衣袋,来到长公主面前,长公主瞪了一眼山泰,也不做声,坐上小轿便向西华门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