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回 慎密奇案 漫无头绪
作者:添禾      更新:2020-04-30 16:14      字数:3874

邬良庸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这人究竟是谁,他想着想着睡着了。就在此时,邬良庸听见有金属的碰撞声。刚刚将眼睛睁开,就发现地牢的大门打开了,进来了两个蒙面的太监,邬良庸即刻警觉了起来。这两个太监分开站成犄角之势,慢慢的走向吴良镛,其中的一个突然出手打了邬良庸两个嘴巴,邬良庸被这重重的一击彻底醒了,突然睁开眼睛呵道:好大的胆,竟敢如此对我,小心你们俩的狗命。

搧嘴巴的人哈哈一笑说道:臭老儿,你要知道你这次进来可就出不去了,不过说了实话,也许我们的主子就会放了你,饶你一条命。不过你也别在京城里呆了,乖乖的从哪来,回到哪去。是否能活命就看你是否说实话了。邬良庸哼了一声说道:你们抓我到此究竟想听什么话?另一个太监说道:你明知故问,我们不早就问过你了吗?

先帝是如何驾崩的?你给先帝究竟下了什么毒?是奉谁的指令?这些都得说清楚。另外,董鄂妃以及她所生的阿哥又是谁毒害的?把这一切都得说明白了!邬良庸哈哈一笑说道:原来你们抓我到此就是为了这个,不过我不想告诉你们,你们又能如何?

后开口的那个太监说:看来你真是皮厚骨头痒,不给你点厉害,你不会说的。说着,他慢慢的从腰间抽出一个皮鞭,对着邬良庸就是一阵抽打。邬良庸闭上眼睛一吭也不吭,另一个太监说道:好了,你快说实话吧,不过你不想说也不打紧,我们其实心中早已明白,就是给你一个活命的机会,而你却不想要,那就休怪我们了。

邬良庸哼了一声说道:你们把我抓到这里,竟会瞎说。说完他又将眼睛闭了起来,而先前说话的那个太监说道:好,让你死个明白。在整个后宫之中,除了我俩就没有人会上乘的武功了,可是后来我们发现我俩错了,因为你会上乘武功,而且功夫还不弱,所以先帝的事就与你有着重大关系。我俩是先帝的侍卫总不会害自己的主子吧,只有你!邬良庸哼了一声,说道:原来就凭这个,你俩可想错了,先帝是得了痘疹而亡的,那么不会功夫的人也同样可以做得到。再说,你俩虽是先帝的侍卫,可是也难免贪财贪禄谈高官之位做出那种傻事。拿皮鞭的人听到这里抡起皮鞭,对这邬良庸又是十来鞭,说道:你真是不碰南墙不回头。邬良庸哼哼了两声,觉得自己浑身疼痛,一语不发。搧耳光的太监又说道:先帝待我俩不薄,我俩为何要害先帝,这是一。其次,先帝对外来讲是得了痘疹而驾崩的,其实我俩都知道,先帝是中毒而亡的。而且太皇太后心里也十分明白,除了我们三个之外,无人知晓先帝驾崩的真正原因。

邬良庸说道:啊,既然如此,那么你们就应该去请教太皇太后,让她老人家告诉你究竟是谁把先帝害死的。另一个太监说道:看来你不进棺材不会说,说着对身边的太监说道:不必问他了,饿他三天,看他说不说!拿皮鞭的太监点头道:好,就饿他三天,看他能不能撑得过。说着两人离开了牢房。牢房里的蜡烛也随之熄灭了。这个地牢里除了闷湿以及臭味以外,就什么也没有了。邬良庸顿时十分的恐惧。

这两个太监走出地牢之后,就将蒙在脸上的白布给摘下了。原来还是小路子和秦百川。小路子轻声的说道:这个邬良庸看来不会说了。不过百川兄,我得告诉你,那个小魔头近来一直在内廷中行走,他本去铁扇门了,我想是个好机会,谁知他又回来了,恐怕对你我不利,你还是多加小心,不要时不时的就来到后宫,继续坚守你的北海。秦百川拍了一下小路子说道:你简直就是多余,替古人担忧。我看过那个小魔头了,看样子比皇上年纪还小呢。人个头虽说不小,身体看上去也是一个习武之人,可毕竟他的功力尚浅。小路子赶紧说道:你错了,他能将鳌拜不费吹灰之力拿下,这一点你我都得佩服。

秦百川哈哈一笑说道:那是过去,现在可不一样了。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终于练成了上乘武功,还会怕这个小子吗?单凭技巧,我就胜他百倍,更何况我是何人?哪怕我就是不用自己本身的武功去伤他,我也可以用其它的手法灭了他。小路子说道:你可别找麻烦,我知道你这个人目空一切,只要有人比你强,你就不会罢休。秦百川嘿嘿一笑说道:说得好,我正是这样的人。本来我想在皇上身边做三品带刀侍卫为我家祖宗争光,谁知竟被这小子给抢先了。我学武功干什么,不就是为了击败鳌拜嘛,结果又被这小子抢先了。而今我却被皇上放到了北海,而没办法在内廷行走。这又是被这小子给抢去了,所以我绝不会轻易的放过他,只要邬良庸这事一了结,我即刻就会对这小子动手,我倒要看看他到底是魔头还是芋头。这时小路子说道:好了,反正我已提醒过你了,你多加注意,不必与我争执。要知道芋头十分好吃,可是当你食用不当时也会吃苦头。说完他一转弯就走进了花丛,眨眼间人已消失。秦百川嘿嘿一笑,说道:好,在我面前助他人威风等着瞧吧。说完他向西华门走去。

有个女子出了西华门,来到了马府,拍打门环。马府里的守门人将门打开说道:唉呦,原来是银兰姑姑。请进,我家老爷在家。银兰姑姑微微点头,走进马府,迎面碰到了周通。周通对着银兰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番,这才发现此人满头的白发皮包骨头就跟一根麻干一样,如果不是头发,还辨别不出她究竟是男人还是女人。这个银兰眯着眼睛也盯着周通看了一眼,随后迈着小步来到了正厅。她一到正厅,守在正厅里的安婶迎了上来,说道:唉呦,原来是姑姑,请进请进,这边坐,我去给你泡茶。说完转身离开。

不多一会儿,山泰随着安婶一起来到了银兰的面前。银兰对山泰说道:陈大人皇太后所吩咐的事情,你是否办妥了?山泰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打探,可自始至终没有查到邬良庸究竟去了何处。他失踪的地方也比较奇怪,所以这件事还没有丝毫线索,也没有一点头绪,叫我一时间去何处找寻呢?银兰说:你是一个聪明的人,皇太后对你不薄,而且对你十分信赖,你应该尽力。

山泰说道:我不是不尽力,而是有力使不上。凡事总得有个线索吧,哪怕在路上突然摔倒那总也有个原因。只有这样才能破得了案,可是眼前却一无所有,叫我如何去破案?银兰说道:你再想想有什么地方疏漏了。邬良庸的确在后宫之中,从来不会得罪人,而且也无人知道他会上乘武功,可是突然间消失了,总得有个理由啊!山泰哼了一声,说道:是究竟是什么理由呢?银兰朝山泰看了一眼说道:是什么理由,我如果知道了,那这事不就好解决了吗?凭皇太后懿旨还会抓不住凶手啊?山泰说道:就是这回事。皇太后在北海已搜了三天了,是否在昆明湖里将邬良庸捞上来了呢?银兰呸呸两声说道:别胡说,邬良庸虽说不会水,但是他从不去湖边,他总是离湖三丈远,所以这一点你大可放心。山泰说道:虽说他离湖三丈远,可是星高天黑在月光之下,他也难免会走错路。银兰说道:这一点你放心,应该不会。所以你再仔细的揣摩一下,为何会突然出此事。另外给你提供一个线索,有一个小太监曾向邬良庸禀告说:那一日你也在北海,希望与他碰碰头,所以他这才盯着时辰来与你相见。山泰一愣,说道:那日我留在北海也是皇上无意之中定的,是叫我在那里守夜,目的是叫我好好的思考一些问题,可谁知邬良庸却失踪了。而我守夜的事也没几个人知道呀!这些人我都查过了,与邬良庸毫无关系,甚至有人可能连邬良庸都不认得呢,怎么会对他下手,要想对邬良庸下手,那也并非常人。银兰说道:这些我都清楚,你不必说得那么细,关键问题是向你提供一点线索,让你从那方面着手。

山泰说道:好,现在既然北海都找遍了,没有发现,那么为何不在整个北京城里找他七天三月或者三年?银兰说道:你倒是挺爽快的,是不是格格到手就忘了皇太后的恩典啦?山泰说道:岂敢。银兰说道:那么为何说这样的风凉话?山泰道:我也在想如何着手此事。银兰说道:现在我不跟你讲了,越跟你讲,越觉得你不象话,我得回去了。不过这件事皇太后已经动怒了,你多加留意吧。好自为之,到时候可没人保得了你!山泰微微点头说道:好好,我一定努力去办,毕竟我兼着内廷行走之职。银兰说:正因为如此才将此事交给你。

山泰嗯了一声,随后将银兰送出了马府。反身回来对安婶说道:看到了吧,上面逼得多紧啊,而铁扇门那一块又不消停,整天的在那里大声的喊道:掌门无情,掌门无义。你说皇上不给银子,叫我如何安置这些人?如果每人多给上一两万两银子,我想他们也不会这样大叫了。

安婶听了笑了起来,说道:皇上如果有银子,那二十万两的银子也就不会让你承担的,所以现在事情全都压下来了,关键问题在老爷做事不周全,给人家钻了空子。山泰说道:是,看来三粮不在身边。就是有点不便。安婶说道:这事也别急,我想应该是内部人所为,毕竟北海是皇家花园,里面除了侍卫之外就是太监了,外人极少进得去,哪怕就是进去了,也只能在一个很狭小的地方活动,不会对邬良庸有任何的威胁,而能够威胁到邬良庸的,一定是有地位的人。

山泰一惊说道:唉呦,安婶你说的真对呀!如果这样的话,我查一下那夜这个北海里面究竟来了哪些人不就清楚了吗?说完,山泰若有所悟地转身就走。安婶看着山泰的背影摇摇头叹了一口气。随后把接待银兰时侧厅里动用过的东西加以整理,整理完毕正准备走出时,山泰却已来到了侧厅,安婶忙问:啊哟,老爷,你动作可真够快。

山泰说道:那是当然,我已经查过,太皇太后哪些日子在百岁园,也没有在紫禁城,皇上和皇太后都在北海,秦百川这个人皇太后对它不够了解,只知道是太皇太后派出去学功夫的,学了十年之久,现在刚回来不久。另外还有小路子去了北海,说是找秦百川。这个小路子离开北海时已经三更都过了。那么想一想,如果小路子一人对邬良庸肯定不成,他不是对手,而且小路子看上去精明而实际却很愚笨。只有那个秦百川是最为关键的人物了,看来这事与他有关。可是北海之中能关押邬良庸的地方一个也没有。只有后宫,也就是说紫禁城内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