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泰依靠在门柱上,这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功力不够,屋里所说的话,他一句也听不清楚,只听见嗡嗡之声。这时他把眼睛闭起来,两只手抱在胸前,一条腿顶着墙,整个的人就像是靠在门柱上睡着了一样。陈必报也来到了这个屋外,他一下子坐了下去,两只手和山泰一样抱在胸前,眼睛一闭,不久陈必报突然发出了轻微的鼾声,睡得十分的香甜。这时山泰却突然听见室内所说的话。康熙问道:尔等还有何话可讲?
安亲王说道:皇上,臣有一事不明,还想请教。康熙显得十分的不耐烦,安亲王又说道:皇上,有些事还应该细查,例如那个何教头也许被他人收买,把鳌拜私自放了,栽赃班布尔善。这时康熙哼了两声说道:那么你怎么知道不是班布尔善收买的呢?这个何教头在班布尔善府里已有八年之久。这话一出安亲王顿时哑口无言。康亲王却接口说道:皇上是准备要斑布尔善的命,还是要他满门来担当此责。康熙说道:那你说呢?康亲王说道:依臣之见还是应该要班布尔善一人之命,如果把他满门斩了,好像有点过了,毕竟我们都是皇族中人,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又何必如此无情呢。
康熙说道:好,那么大清律法是不是摆着看的?难道皇室就可以跨越大清律法吗?康亲王轻咳了两声,又说道:这个大清律法本就是我皇室所定,既然是皇室定的,那就该为皇室所用。其实皇上有权可以特赦,又为何不用此权呢?康熙哧了一声。
安亲王又说道:皇上,康亲王说的不错,如果这事由皇上一人定夺,那也就简单了,可惜的是皇上现在年幼。皇上如果到了二十一岁,那么就完全可以自主,这样我们也无话可说,可皇上未满二十一岁,至于皇族里的人究竟该怎么办,应该由宗人府裁决。而宗人府也必须征得太皇太后的许可,只有这样才能叫臣服。康熙一愣,随后说道:好,那就依了二位,我们现在就去百岁园看看太皇太后怎么说。这时康熙站了起来,从龙书案后来到龙书案前对着索额图和于虾龙说道:尔等再此等候。说着便率先走出了乾清宫。
康熙一出乾清宫陈必报即迎了上去,康熙说道:备小轿,去百岁园。陈必报说道:皇上,太皇太后刚刚已经从百岁园里回到了慈宁宫。康熙说道:那好,就直接去慈宁宫。陈必报一边说着,一边拉了一下蓝丝带。立即四个人抬着小轿来到了康熙身边,康熙坐进了小轿,小轿即刻向慈宁宫方向而去。康亲王和安亲王也只能跟随康熙去了慈宁宫。山泰在一旁看着这一切。
这时慈宁宫里苏麻喇正陪着太皇太后在园子的花廊里欣赏着鲜花。这个花廊受树叶的影响,没有太阳,显得十分的凉爽,而外面阳光明媚照的鲜花绚丽多彩。苏麻喇轻声说道:太皇太后,您看这事巧不巧,鳌拜被皇上拿下时,我们在百岁园,而现在颁布尔善被拿下了,我们依旧在百岁园,这好像是老天安排的一样。太皇太后叹一口气说道:你可知道这次是谁帮皇上拿下颁布尔散,而且使那些皇族里的人无话可说。
苏麻啦沉默了片刻,说道:好像是那个三品带刀侍卫,有他出手的迹象。太皇太后一愣说道:怎么见得?苏麻喇答道:这只是猜测,因为他曾经奉旨去过班布尔善的府邸,后来的事就发生了,可是当时也没有出现异常。太皇太后一愣说道:看来哀家小看了这个人了。正说着话呢,突然门外传来了一声:皇上驾到!太皇太后愣了一下,对苏麻喇说道:你去迎迎。苏麻喇应了一声,来到前厅。这样康熙以及康亲王和安亲王一起被苏麻喇引到了后院的花廊下。太皇太后一见,说道:啊,皇上来啦。来来来,这边坐。康熙缓缓坐下,太皇太后说道:两位亲王就别客气了,找个凉快的地方坐吧。
康亲王和安亲王行礼后也坐了下来,这时宫女端来了茶水以及果盘放在了皇帝和两位王爷的面前。太皇太后说道:怎嘛,怎么突然之间你们三个一起到哀家这里来了,是不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安亲王上前对太皇太后说道:是,就是有关班布尔善私放鳌拜的事情。外面传得沸沸扬扬,说这个班布尔善与鳌拜勾结,可是却没有真凭实据。据说,据说——。说了两次,却不想往下说。太皇太后微微一笑说道:有什么话,尽管说。安亲王向后退了半步,坐回了原位。
他看了一眼康亲王。康亲王说道:事情是这样的,这个班布尔善,明知现在的鳌拜已经是死狗一个,其势力已经全部被皇上瓦解,哪怕就是现在把他放出去,也掀不起风浪,又何必冒天下之大不韪得罪皇上呢?所以他这样做完全得不偿失。我们认为一定是有人栽赃陷害班布尔善,可无论怎么说,所有的证据仍都指向班布尔善,所以他脱不了干系。因此斩了班布尔善一个人也就足够了,可是皇上要依律行事,这使得我们觉得有些过了。太皇太后听罢微微一笑说道:原来二位是与皇上意见不同。这是件好事,你们敢讲,敢将心里觉得不妥的事说出来,对皇上而言是件好事。不过二位可曾想过大清的百年基业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律条,就算血肉相连,也不能高于大清律条。否则,皇族就可以肆无忌惮,而皇上念着旧情不加管教,这样一来就会坏了大清的根本,使得民心丧尽。到那时大清未来的五百年恐怕就很难实现了。因此,大清要想繁荣,必须上下一条心,那么是不是一条心用什么来判定,一条心又靠什么来维系呢?那就是大清律!所以哀家看来应该以大清律治家、治皇族、治国,身为皇族就要更加守规矩,那么大清未来繁荣的五百年才不是梦想。二位想过这个理吗?
安亲王看了康亲王一眼,随后说道:啊,太皇太后想得如此深远,的确令我等感到惭愧。太皇太后微微一笑,说道:其实你们能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就是一件好事,也是对皇上的一种支持,大家把事情都说明白了,这样皇族才会拧成一股绳与外来势力作斗争,而不会窝里反。这是件好事,二位也不必感到羞愧。既然这样,哀家想你们现在也明白了,这样就好,我们就按此行事。皇上可下旨宗人府,由宗人府按律查办班布尔善。康熙听到这儿微微一笑,瞟了一下康亲王和安亲王,最后说道:好,朕这就下旨。康亲王和安亲王站了起来,向太皇太后告退,向外走去,但显得步履沉重。
太皇太后伸手拉住了康熙的手腕说道:皇帝要记住,皇帝重在用人,事情都是由人去做的,用人得当,大事化小,用人不当,小事变大。皇上应该清楚。康熙点头说是。太皇太后又说道:皇帝还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皇帝身边有那么多的人可用,为何偏偏要用陈山泰一人呢?此人来自江湖,如果用多了,一定傲慢,就怕到时皇上难以驾驭此人。康熙听罢脸向下一沉,随后说道:是,孙儿明白皇祖母的心思。皇太后微微点头,康熙这才告退。走出花廊就见前面的康亲王和安亲王两人才刚刚从慈宁宫大门走出去。
康亲王一出慈宁宫便回头对安亲王说道:瞧你做的好事,你真是一个多事之人,在你的大牢里关着,不是挺好的,为何非要送到班布尔善的大牢里?安亲王叹了一口气说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心事,这个班布尔善私下里与鳌拜勾结,众所周知,外面的风声不会平白无故地刮起来,那么现在鳌拜也成了落水狗。这时我想将这个死狗送到他的大牢里,让他也表现一下,证明自己与鳌拜毫无瓜葛,可谁知他一时冲动,竞将这个鳌拜私下里放了,这不是要了命嘛?康亲王说道:你这好心办坏事,两人一边说一边走,很快离开了紫禁城。
康熙漫不经心的回到乾清宫,山泰就见索额图从宫里走出来,可是不见于虾龙。山泰觉得有些奇怪,这才再次将自己的身体靠在门柱上,像先前那样静静的听着里面所说的话。就听见康熙问道:有何事要走?于虾龙说道:皇上,有关黄渤之事。这个黄渤奉旨带着自己最亲信的护卫去了西安。太原城顺利地通过了,没有遇见刺客,可到了西安城之后,由于皇帝限制他使用过去的伎俩,他在西安城中没有查到丝毫的证据,两手空空的返回京城。计划先回到太原,再返回京城。哪知这次在太原城碰到了刺客,可是这个黄渤也十分聪明,他自己与自己最信赖的护卫莫洛相互换了衣衫,刺客就把莫洛当成了黄渤,对他进行刺杀。结果莫洛奋起反抗,这个刺客没能刺死莫洛,而是在他的手臂上划了将近三寸长的一条口子,还不浅呢。康熙听到这说道:这不是很正常吗?为何非黄渤出去才能找到证据?于虾龙说道:其他都很正常,唯独莫洛受伤不正常,因为莫洛,练过金钟罩,刀枪不入。这个在护卫之中大家都很清楚,为何这次到来的刺客能使得他受伤呢?。
这话一出康熙一愣说道:原来疑点在此。于虾龙说道:是,问题就在于此。看来皇上预先所料还是准确的。康熙哼了一声说道:不过再怎么准确这件事你也不必插手了,告诉你,以后千万不能以无据推断去裁决他人。要想定他人之过,就必须找出证据。不然朕也没办法帮你。于虾龙嗯了一声,呆若木鸡的两眼直勾勾地看着龙书案的两只脚。这时康熙说道:退下吧。于虾龙喳了一声便昏头昏脑地走出了乾清宫。山泰在他的身后看见这一切,微微一笑,心想嘿嘿,怎么样,没出息的家伙。陈必报上前一步,对山泰说道:陈大人为何发笑?山泰说道:你看这个鱼虾龙很是聪明,可是却无能。说到这又嘿嘿笑了两下。陈必报说道:啊,原来陈大人笑的是这个呀!两人正说着话呢,门开了,康熙从里面走了出来,山泰迎了上去,康熙说道:好,现在一切都已了结,这次你做得不错,不过有一件事你必须清楚,朕现在还有一件极难的事情。山泰一愣,康熙问道:怎么?山泰说道:实际是这样的,皇上,因为皇上答应过班布尔善的事情一了结,就准许臣和惠贤格格完婚,现在已经是秋天了,如果不抓紧把那房子装点一新披挂完整,那么又如何能和格格完婚呢。康熙听了微微一笑,说道:对,对,与格格完婚是件大事。好,那么朕就准你去完婚吧。不过到了来年春天,朕还是要派你去完成一件更加艰巨的事情。山泰嗯了一声说道:是,臣多谢皇上恩典。康熙微微一笑,拍了一下山泰的肩头,便抬头挺胸,向养心殿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