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夏都风寿
作者:到不了的爱丁堡      更新:2020-04-27 18:53      字数:2530

綦瑜等人坐着小吴的船从江东吴城出发,过了吴江就进入了夏国境内,庞先生从过了吴江后就和他们分开了。经历了十几日的车程横跨了夏国南境,主仆三人已经能望到风寿城的青灰色城墙了。这一路上古掌柜时不时讲些夏国的风土人情,绿儿和宋三倒是长见识了不少。

前方城池的轮廓渐显,绿儿从车里探出头来望着这夏国国都,不禁“噫”了一声,宋三更是放下了手中的马鞭站到车辕上仰着头眺着远处的城头。

古掌柜倒是平静的很,漠然的望着远处自己住过二十多的城池,只是嘴角的浅笑终究是出卖了他内心的难掩的喜悦,此刻近乡情怯倒是在綦瑜心中无限的放大,回到了这里有太多要面对,让他不禁深吸了一口气,更何况此时还不能让人知道他回来了。

“好高的城墙”绿儿不禁叹道,“这一路上还没见到这么高的城墙。”

“都城就是都城啊,要不是跟着东家估摸着这一辈子都到不了这种地方”宋三终于驾起车来,“只是老刘就没这福分了”说到这的时候宋三叹了口气。

“以后有机会再把老刘接过来呗”绿儿笑着说道,“是吧,东家。”

綦瑜倒是也没回答她。他往车里缩了缩,用手遮住透进来的阳光,在心里仔细盘算了下十几日前和庞良先生计划的事。

虽说陈夏两国刚刚结束战事,但是城内还在在抓捕奸细,所以进出城守卫都盘查的紧,好在守卫听着这个车夫和丫鬟都是江东口音,就放了行。綦瑜倒是松了一口气,只要没被认出来就好,进了城就好办多了。

“来啊,看一看瞧一瞧,上好的川府古玉,便宜卖嘞。。。”

“灌汤包,新鲜出炉的灌汤包,五文一屉,八文两屉,肉嫩多汁,入口即化。”

“客官,咱这个钗子就不多说了吧,上好的手工,从北魏内府里出来的东西,得,看你真心喜欢,,八两银子?哎,客官别走啊,您要是嫌贵价格咱再商量。”

马车驶过西市的时候,真真是把绿儿和宋三看傻了眼,从未见过这么热闹的集市。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有着夏国的清秀贵公子,粉面娇小姐,一身汗津的脚夫,扇着风的小丫鬟。。。各式各样的摊子,卖首饰珠宝的,卖风车陀螺的,卖糖葫芦的。。。街边南北风味的小吃应接不暇,灌汤包,酸辣汤,小馄饨,玉兰饼。。。

“东家啊,这灌汤包看着真是馋嘴啊”宋三啧了啧口水,一个劲的探着头望着两旁掠过的小吃摊。倒是没听见绿儿一贯的回嘴嘲笑,原来这丫头被这长长的集市唬到了,望着车外各式的摊头各式的人入了神。

这倒是让綦瑜想起来某个小丫头,那是第一次偷偷带着她从宫里溜出来吧。那时自己还小没有受封宅邸,还住在在宫里,每个晌午过后都会偷偷溜出宫来,反正那些侍卫都是识趣的很。还记得有次溜出宫的时候碰巧被那个小丫头逮到,还记得她趁机说不带着她就去告诉父皇,见自己犹豫不决又是明眸含水似是真的要哭出来,被她折磨的没法只好带着她一起跑出宫。

有些人就是这样,不经意的踏着轻巧地步子跳进自己心里,自此记忆满是她的颜色,綦瑜心想着。

还记得她第一次来到这城西大街的时候也是这般目瞪口呆的,起初自己还是很厌烦那个小小的拖油瓶子的,成天问这问那的,直到自己拿了块枣片堵住了她的嘴。想起带着那个穿着鹅黄小衫的小丫头满城的跑,从城西的包子铺到城东的棋馆,从城南的酒楼到城北的古玩铺子,这风寿城哪里都有着一个不大的小男孩带着一个娇小的小女孩信步闲逛的身影。

綦瑜在城南找了间不起眼的客栈落了脚。其实来这间客栈主要是这里和念裛楼只隔着半条街,要是酒娘知道自己把她的酒楼开到了吴城估计得乐坏了。

绿儿和宋三忙着去张罗行李了,綦瑜说外出有事晚饭就不同等着他了,又留了几锭银子,交代宋三打点一下客栈的掌柜,就出门去了。倒是绿儿望着綦瑜乔装的二世祖扮相,不禁笑起来,纨绔中透着几分儒气,收了几分以往的贵气。

綦瑜自然是要去酒楼看一下,这一别三年倒是好久没尝到酒娘的烧刀子了,虽说自己是从酒娘那学的酿酒但是自己酿起来总是不对味,总觉得少了什么味但是又尝不出来,明明自己是照着方子上来的。也许是自己学艺未精罢,还是说少了那一帮酒友就不对味了,想到这里他就笑起来。

望着“念裛楼”牌匾已然有些泛黄了,想来自自己一去酒楼的生意应该没不如以往了,想当年自己是这里的常客,不少人沐风而来倒是给酒楼添了不少生意,如今倒是有些人走茶凉的味道了。綦瑜不禁苦笑,叹了一声。

“客官,来点什么,我们这的酒可是风寿一绝,保准您没白来”跑堂倒还是那个跑堂,几楼还依旧是那个酒楼,只是生意真的不如当年那般红火了。

綦瑜指了指楼上的一桌,“我就在那桌喝吧”说着便要往楼上走去。

“实在对不住客官,这楼上被人包了”跑堂面露无奈。

“喝,谁这么阔气”綦瑜倒有些恼了,想不到回来喝趟酒还遇着“贵人”了,想着不能暴露身份就打消了发作的念头。

“叶韶大人把我们这二楼包了有三年了”跑堂安慰道,“客官您还不知道吧,以前我们这有位常客是宫里的贵人,叶大人经常也跟着一块来喝酒。后来。。。”

“后来如何了?”綦瑜故作不解的问道。

“后来。。。那位贵人失踪了”跑堂叹了口气,“叶大人说要在这给那位留着位子,就把二楼包了下来,想来也整整三年了吧。。。哎。。。”

听到这里,不禁五味杂陈,綦瑜想着三年前是自己任性负气出走,却从未想过身后这些人,这次既然回来了,就不会再走。

“那这位叶大人天天都来喝酒?”綦瑜转念问道。

“叶大人天天都到,有时候喝的酩酊大醉都要被人抬着才能回府的,有时候只是一个人在楼上坐上一会”跑堂认真回想道,“对了,客官你来点什么?”

“二两不醉人,一碟烧腊,一碟酱肉”綦瑜不假思索道。

想到酒娘酿的烧刀酒里就这个“不醉人”喝了最容易醉,这酒口感微甜也不那么烈,刚开始喝不觉得酒劲,再喝上一会就已半醉了。不是这里的常客基本喝了一两就不省人事。恰逢今个不痛快,他就只好但求一醉了。

“好嘞”跑堂转身往那间走去,却怎么也想不起这位“熟客”来。

“酒娘,给我上两壶不醉人,今个心里不痛快”忽然一个熟悉的声音把有些醉了的綦瑜惊醒,他抬起头来一望,映入眼帘的是那一个熟悉的身影,依旧是那样的身形挺拔,虎步生风。一身墨绿的袍子被宽阔的肩膀撑起,高扬的眉不怒自威,一双爱憎分明的眸子,这就是夏国的将门之后,最年轻的大将军叶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