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刘君便把张俊召到王府,张俊暗自庆幸,这次终于是清晨召见了。
刘君在王府依然是文士装扮,张俊很好奇到了大婚那天,她是不是也还是男人装扮。
“蓝玉,本王已经想好了,明日成婚,今日我便会去王庭知会父汗。”刘君道。
“这么快?”张俊讶然失色道。
“没错,马腾父子还未离开龙城,未免夜长梦多,只有先行完婚才能断了我父汗和亲的念头。”刘君道。
张俊担心的是时间这么仓促,支雄不知是否能找到合适的藏匿地点。不过张俊刚刚有留意到刘君说了“知会”一词,她只是知会于夫罗单于,说明她已经铁定要在明日完婚,就连于夫罗也阻止不了她。
刘君见张俊沉默不语,又道:“本王可要事先提醒你,本王与你完婚,从此以后我们只是名义上的夫妻,实际上你仍是我的部下,可不能以我的夫君自居。”
张俊答道:“这个卑职自然清楚,绝不敢有半分逾越之心。”
刘君点点头,道:“你清楚就最好,还有,本王以后想要追求谁,你都不可以有异议。”
张俊心道:“这个拉拉心里还在想着文姬呢,到底她是在怎样的环境长大,才会让她产生如此畸形的恋爱观。”嘴上却说道:“卑职岂敢有异议。”
“那就没你什么事了,你可以退下了。”刘君淡淡地道。
张俊疑惑道:“那明日大婚……我需要……做点什么吗?”
“你什么都不用做,就待在府邸等候消息就可以了,我会派人提前把新郎官的衣裳送去,明日也会派马车过去接你入王庭行礼,这些事都不用你操心,本王自会安排妥当。”刘君道。
张俊还真是佩服刘君这雷厉风行的作风,这刘君要是生在二十一世纪就是妥妥的商业女强人。
回到府邸后,张俊心急如焚,因为支雄还不知道这次时间紧迫,万一他去城外转个两三天,那不就什么计划都泡汤了。
但现如今这个敏感时刻,他又不敢自己出城,张俊在回来府邸的时候已经留意到至少有两拨人人马在暗中监视着自己,不用说,这肯定都是刘君派来的。
眼下也是刘君最关键的时刻,她也绝不允许任何人出岔子,所以她派人密切注视着张俊的一举一动。
到了黄昏,张俊用过晚膳后,想着自己到底要不要冒险出去一趟,可张俊并不知道支雄的落脚点,龙城这么大,自己像个无头苍蝇般如何能找到支雄。
正当他焦虑万分之时,忽然房间外响起了敲门声,“谁?”张俊机警地道。
“张师弟,是我!”支雄小声地道。
张俊大喜,赶紧开了房门把支雄请了进来,欢喜道:“支师兄,终于盼到你了!你都不知我有多担心你要去城外查探个三两天,那样就耽误大事了!”
支雄惊讶道:“怎么了?难道你和刘君大婚就在这两天?”
“不是就在这两天,而是就在明天。”张俊道。
支雄先是一怔,接着道:“刘君此人果然是带兵打仗出身的,做任何事都是兵贵神速。不过,幸好我也不差,我今日出城已经探好了挟持人质的地点。”
张俊喜道:“支师兄办事果然令人放心,支师兄选的地点是在哪呢?说来听听!”
支雄道:“龙城以东十五里处有座小山丘,匈奴人叫它为涿邪山,那里附近都是戈壁,甚是难找,是藏匿人质最好的地点。”
张俊激动道:“好!实在是天助我也!龙城以东十五里涿邪山,我记住了!”
支雄接着说道:“那事不宜迟,今夜四更时分,我便带领弟兄去李勇府邸,把他和他的妻儿老小都给绑了,带到涿邪山。”
张俊叮嘱道:“支师兄需要格外小心,李勇武功应该不弱。还有,切勿伤害他家人的性命,毕竟李勇也不是什么坏人。”
支雄笑道:“张师弟果然宅心仁厚,放心,我支雄也不是滥杀无辜之人。我会把这件事办得妥妥当当,还会把矛头引向马腾,正好马超败给了刘君,此次和亲不成,他们肯定满腔怨恨,只要张师弟你把这事往马腾身上引,刘君必然相信。”
张俊已然知晓支雄的用意,嫁祸给马腾绝对是祸水东引的上上之策,何况当初羌人与小月氏、匈奴联合进犯凉州,本来马腾与韩遂也是借助了义胡从军队之力才夺取了整个凉州。
但据说马腾和韩遂在夺取凉州后,便在瓜分地盘和财物一事上与义从胡的统领北宫伯玉发生了矛盾,而小月氏是义从胡军中获得最少收益的,支雄便把此事怪罪到了马腾头上,一直想寻找机会报复。
此时若将劫持李勇一事嫁祸给马腾,还能让匈奴和凉州军打起来,进而使小月氏从中坐收渔利,这也是支雄尽心竭力帮助张俊的原因之一。
支雄与张俊商量好后便连夜回去准备动手一事,而张俊怀着忐忑的心情一直在床榻上睡不着觉,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
刘君派人送来了新郎官的衣裳,竟是汉人的衣裳,张俊没想到刘君喜欢崇拜汉人文化已经到了如此极致的地步,就连自己的终身大事也不忘效仿汉人的礼节来操办。
张俊换了身新郎官的礼服,礼服薰了檀香,闻起来非常清新,他出了府邸,府门前已经有一队人在列阵等待他,其中一位左贤王府的仆人走到张俊面前,笑眯眯地道:“恭喜蓝大将军,这是嫁资,将军请看!”
张俊走前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这一队人抬着的箱子全是嫁资,箱子里面绫罗绸缎、金银珠宝等等各式各样,每个器物都披挂着红色彩线。
“左贤王不愧是左贤王呀,嫁妆都这么丰厚,这堪比二十一世纪浙江一带的富豪嫁女。”张俊心忖道。
他骑上了一匹挂着红花的高头大马,领着迎亲队伍在官道上徐徐前行,按照指示前往单于王庭。
城内百姓拥挤在官道两旁,人人兴高采烈,观看张俊的迎亲队伍。
刘君虽贵为左贤王,但终究也是大单于的女儿,所以迎亲必须到单于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