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再次瞄准苹果
作者:琥珀蚊子      更新:2020-04-13 22:29      字数:3070

结束完忙碌的9月,林宇浩就开始关注起了另外一件事。

进入10月后,美国的nc投资告诉他,预期中的纳斯达克上涨马上就要开始了,从9月初突然出现的快速而迅猛的涨势可以分析中,这次迎来的还可能是涨幅最大的主升浪,也就说是股价涨的最快、涨的最高同时也是最后一次的那波上涨走势就要到了。

这个能赚钱的消息让林宇浩顾上别的事情了,开始专心关注起纳斯达克来。

因为现在已经很有投资经验的林宇浩知道,大涨之后一定是大跌,而大跌时期就是投资买进的最佳窗口,所以现在就开始考虑布局的话,时机正合适。

但是到底要买些什么好呢?这是一个问题!

思前想后很久,在翻阅了很多的上市公司资料后,林宇浩又把眼光瞄准了apple公司。

林宇浩的选择的目标当然不是无的放矢的,而是经过了充分考虑后的决定.

首先是前几天参加完金英敏的任职会议时,林宇浩想起了sm娱乐成功的前前后后,林宇浩突然有种觉悟,自己好像一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投资领域,那就是优秀的管理人才。看看sm娱乐,回忆一下记忆中的apple公司,无一不是因为有了杰出的、甚至是伟大的公司领导者,才取得了后来辉煌的成就。

这只是思想上的一种转变,而现实中,林宇浩发现貌似自己也的确很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尤其是在ipod的设计上,ngl电子的设计师们好像总是缺乏点什么,每一版的设计都会有一些屈从与大众化的设计,比方说之前的麦克风,又或者是后来增加的各种功能按键等等,要不是还有自己在后边指导,相信用不了多久ipod就只能在性能上傲视群雄,但是在品牌文化和内涵上沦为一款平庸的产品。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秘密研发中的其它几个项目上,这种结果显然是林宇浩不想要的。

有了上边的这些问题,林宇浩就自然而然的想起了这几款产品原来的主人,无论是乔布斯本人,还是apple的设计、运营团队,都成为了林宇浩优选的目标。

但是要如何将这些人笼络到自己的手下呢?这是个问题?

所以林宇浩还是用了老办法,召集了自己手下的几个“高管”,把这个想法和问题交给了他们,让他们去考虑吧。

“高管”们手下的那些专业人士们很快就提出了一个策划出来,他们最终的建议是希望ngl电子能够并购apple,并且为这个还给列出了一堆理由:

首先,收购apple能增强ngl电子的设计能力,还有公司的整体管理运营能力,这就是为林宇浩的那些项目带来的益处。

其次,并购apple能很大的缓解目前ipod产能不足的问题。apple产品的强项在于出众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为了达到这些,apple除了建立的有属于自己的工厂外,还和外界许多加工制造企业,设计公司、零部件供应商等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如果ngl电子能收购apple的话,这些资源和生产力就能立刻释放出来,ipod甚至是以后产品的产能问题都能得到很大的缓解。

再次,ngl电子作为目前备受投资商关注的“黑马”企业,上市的事情已经被很多的投资银行和“pe”(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所关注,公司的外联部和各位高管每天不知要为这件事接待和拒绝多少人的拜访。

但是按照林宇浩的想法,ngl电子和nc投资不同,nc投资将会永远隐藏在幕后,而ngl电子在未来是有上市计划的,不过为了最大化的掌握公司的股权,不被投资商或是pe公司获得太多比例,林宇浩和手下还一直在想一个合适的方式。

而现在并购apple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这就是“借壳上市”,只要ngl电子能获得apple公司的绝对控股,就能够将绝大部分资产实现上市,同时还可以将核心部分留在在自己的手里,可以说是一箭双雕的好事。

以上就是收购apple公司的几个主要好处,而支持这次收购的,则是近期来apple公司的股价。

因为没有了ipod这款吸金利器,apple公司的运营还是没有太突出的变化,即使他们推出了富有个性的imac,但是因为复杂的制造工艺,造成产品的成本居高不下。另外还有软件方面,太追求个性和差异化的乔布斯一直坚持使用自己的特有的os系统,拒绝兼容微软的“视窗”系统,那怕是在“视窗98”已经明显的垄断了民用操作软件市场的今天,乔布斯还是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

这种情况也发生在apple的其它几款产品,比如ibook、powermac和powerbook的身上,这就造成了apple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是“叫好不叫座”,毕竟电脑只是一种工具,使用方便和高性价比才是绝大部分用户的首选。

在这样的情况下,apple公司目前也只是实现了扭亏为盈,但这和股东们的期望值相差太远,所以被重金聘回的乔布斯也收到了不少的质疑。

公司的价值反映到股市上,就是股价的上涨乏力,尤其是现在纳斯塔克指数飞涨的情况下,apple公司股价的涨幅竟然还低于指数的涨幅,和同行业的公司如dell、hp等相比,更是差了许多,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了市场和股东们对apple公司未来的预期是不太乐观的。

“股市上涨的时候你不涨,那等到股市狂跌的时候你的市值得低到什么样呀?”

看着报告中各种曲线图,林宇浩不禁有些期望的想着。

目前apple公司的总市值约为40亿美元,按照并购方案里的计划,收购51%的股份,加上溢价就需要至少25-30亿美元,这么大的数额,单靠林宇浩和他的这些公司当然没这么多钱,所以其中的绝大部分需要从外部找。

怎么找?

在报告里提到的几种方案中,林宇浩最终选择了“抵押贷款”方式,就是将ngl电子的部分资产和股权抵押给银行,然后用得到的现金去完成并购,最后在将资金连本带息的还给银行后,再重新拿回抵押的资产和股权。

说起来做起来难,这整个计划中要做的、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比如要首先将ngl电子的资产剥离,电池和许多专利要成立一家新的公司,这是核心竞争力,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而ipod和itunes则打包作为要抵押的资产,同时也是以后上市的主体。

另外对外还要选择合适的银行或是投资公司,通常这类公司对于贷款请求依照标的物会有不同的做法,常用的要么是以入股的方式,可以贷的多一些,而且利息和还款条件都很不错;要么就是不入股,但是贷款金额和利息等等的条件非常的苛刻,所以如何选择银行或投资公司,如何谈有利于自己的条件,如何避开一些法律障碍,如何悄悄的给apple找些麻烦,甚至是并购这件事本身的保密事宜,都是非常专业的工作,也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行。

这些还是玩并购的那些专业人士要考虑的问题,而作为整个“集团”最大最大的boss,林宇浩考虑的显然还要更多。

本来林宇浩是不愿意让外人插手自己的公司的,但是后来发现加入一些新的股东也未必是坏事,比如在考虑未来如何运营itunes方面时,也许一些手里握有唱片公司股份的银行或投资公司,可能就是自己很好的潜在盟友,可以在很多关键的时候发挥作用,所以如何找到这些公司,如何谈判等等就变成了很现实的工作量。

还比如很多关系方面的处理,三星算是ngl电子的股东,那并购了apple后,如何处理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呢?别人不知道,但是林宇浩可是知道,貌似现在还是合作伙伴(三星电子为apple提供闪存)的两家公司,未来会变成怎样的敌对关系,所以如何平衡这中间的利益关系等等也都是要先考虑周全才行。

可不管有多麻烦,并购apple这件事好处是明显的,而唯一的坏处就是可能要多花些钱和损失些未来收益,但是和最终获得的利益相比,这都算是“瑕不掩玉”,所以对林宇浩来说,他实在是找不到不这么干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