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忐忑 四
作者:湘水情怀      更新:2020-04-13 03:26      字数:3816

火车票是九月三日晚上七点的,她没要女儿送站,让她们晚上不要出门,这就是她心里想的。

对于这位一辈子连公交车都很难坐的女人,当她站在火车旁边的那一刹那,望着那一节节相连的绿色的火车厢,她觉得无比新奇,来来往往的乘客,川流不息。

她只能默默地跟着人群进入的火车站台,当望着列车员严格的检查每一个乘客,她心里是怯怯的,生怕在自己这里有什么不过关的,她移开了列车员的视线,尽量让自己不紧张。

果然,列车员面无表情地说:"老太太,你走错车厢了,这里是五车厢,你的是十一车厢,相差十万八千里呢?"

对于这个文盲她哪知道这些,她只知道跟着人流走,并小声对列车员说:"我不认字。"

那列车员态度明显好了点说:"你从这里还数六节车厢就到了,这你怎会吧,快一点,火车马上要开了。"听到要开了,吓得她拿着行李跑得比兔子还快,心里还在边数车厢。

忽地,她停了下来,感觉要到了,她把车票递给站在那的一位女列车员,看着列车员仔细核对的样子,她知道这次对了。

列车员把票递给她:"大妈,快上去找座位坐好,列车马上要开了。"她的心总算踏实了,看着这位大包小包跑得气喘嘘嘘的大妈列车员又心生怜悯,扶着她挤开人群走进车厢里面,把她带到了座位上。

她有些感动,不停地说着谢谢,又道:“这世上还是好人多,真让我心里暖和。”列车员飞快地又下去了。但她心里闷啊,我怎么不在家问一下女儿上面的字啊,真蠢!总还算好,遇到了好人,她边想边擦干急出来的汗。望着车窗外黑漆漆的一片,她困了,她迷迷糊糊睡着了。

可是她又睡得不安,生怕过站,当听到衡阳站到了时,一夜的紧张总算消除,毕竟没出过远门,若不早已知道儿子在站外,那她会更急。

她也不禁要谢谢大女儿的细心,本打算不劳驾儿子,自己按此址找上门,被大女儿责怪着,这才拍了个电报过去。

当出了站,她一眼就看见那再熟悉不过的杨一冰的身影,儿子唇下明显的那道疤印即便在昏暗的路灯照射下,她也分明能辩的,她一下子就看见了,她来不及回忆这疤印的伤疼,儿子就已上前接过了行礼,抱着妈妈的胳膊高兴地出了车站。

望着还是在他父亲过世时,见过面的儿子一冰,她只是一味地笑,她心里五味杂粮,抓着儿子的手兴奋得眼泪都要流下来了,说:"这段时间你很累吧,妈妈又没能来帮你,儿子像你还是像他妈些。"

"妈,你看了就知道,你路上也辛苦了,我们先回家吧!你孙子像谁都不重要,很健康的娃,我有儿子了,我高兴,你更高兴对吗!"他的幸福感写在了脸上,牵着妈妈就往家走去。

此时,他已是一名共产党员,刚升为办公室付主任不久,就做了爸爸,这时顺利的生活是他最高兴的日子,而身边的妈妈还不知道他进步得这么快。

在回雁峰下他们到达设计院的一个两间屋的小小宿舍里,还没进屋,她就听到了孙子的哭声,她好笑地说:"孙子知道奶奶来带他了,欢迎奶奶吧!"

一进门她就迫不及待地抱起孙子逗了起来,说:"这真像我媳妇,你看眼睛是一模一样,小眯眼哦。"一下子屋里就哈哈大笑起来。

坐在床上的媳妇抱着儿子生怕有什么散失,她觉得儿子哪里都软软的,还真不敢动。这看到了妈妈,对于媳妇来说好象是看到了救星,第一次做妈妈的她一下子是松了一口气。

有些瘦的媳妇没有奶水,这是杨一冰最着急的,他的眼神在渴望着妈妈会如何办。明显吃不饱的孙子饿得直哭,奶糕是计划的,糖是计划的,这供不上孙子的胃口的计划商品在这年月真的是那么的齐缺。

凭票,凭票,一切凭票,有钱也无用,真急人!

“一冰,这物质的紧张比我生你那会儿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哦,你能去想些办法去弄点东西回不,这孙子瘦瘦的哭起来让我心慌哦,晚上粥里面真想放些糖哦!”

一冰自然是知道母亲的意思,他有着下午硬着头皮去找找食品部门的老关系的想法了。

他从十几岁在外一个人闯,有什么困难谁也不知道,都是他自己担下来的,妈妈的一句话就这么提醒了他。

第二天,白米稀饭又煮好了,望着里面什么也没放的粥,她想也只能这样了,没有也没办法啊!大家都这么过的。营养的事,就在物质充裕些再去补算了。糖,更别说奶糕了,她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儿子能弄回来什么,这些生活必须品精贵的不得了,大家都把它们当宝贝一样的。

和媳妇一起正喂着儿子稀饭,手里拿了一小包糖,高兴得象小孩一样的儿子笑着进了家门说:“妈,你看这是什么,糖!”。

她会心地朝儿子笑了一下,在她眼里三十几的儿子还是小时候的杨一冰,接过糖,她就进入了厨房。

孙子也终于尝到了甜头,这几日忙里忙外的她几乎没睡什么,所有的活儿,她几乎全包干了,一冰也在这些天的忙碌中减轻了不小的负担。

在这儿一晃就是半个月,孙子渐渐长大了一些,比初来时好看很多,这孙子也就是她的长孙杨衡。

这日,媳妇实才是想下床了,望着屋外秋高气爽的阳光照进屋内,她格外的高兴,她下床了,带着儿子坐在了太阳底下晒得极是舒服。

看着坐在门外的媳妇,又回头看着儿子,她藏在心底的话已是蔽不住了,说:"一冰,妈有个事要告诉你,我在街道上找了个事儿,就是居委会那性质的,你会同意不。"

一冰眼里有着刹那的惊讶,说:“妈,你说的是真的吗?”

"是真的,你爹走以后,我手头很空,当时就不知如何是好,就这样靠你爹留的那点点积蓄也过了这么久,妈当时就想去找份工作,没想到这真给遇上了,那办事处主任还上门来过,是机会啊!可是这孙子出生了,真不知我要顾哪头啊!"

听这话一说,他想是真的了,聪明的一冰意识到妈妈没有长久打算在这儿带孙,他有些的不舒服,毕竟他现在是最需要妈妈的时刻。

但一冰心里又是同情妈妈的,父亲走得太早了,丢下了她和孩子不管了,只留下两个年少的妹妹让她来独自抚养,突然听到她要有工作了,他真的是想都想不到的惊讶!

一个不识字的母亲在街道上能做什么呢?他不知道,但他有一闪念想对妈说:"我们的日子是苦点,节省着用挺挺,行不行,你留下来和我们一起生活吧!"

话到嘴边,他又咽了下去,他不能这么说,也不能这么自私,妈妈能有自己的事做,也不会那么孤独啊,他不能阻挡她,不能动摇她,他只想让妈妈的生活也充实起来,所以他沉思片刻后说:"妈,我支持你。"

“我知道儿子一定会支持我的,可是这孙子真让我牵挂。”

“那居委会什么时候要你去帮忙,又做什么工作呢?”

“治保委员,我答应了顶多两个月就给他们答复的。”她有些愧疚地望着儿子。

一冰算了算,这一算她顶多呆完十月份而以了,说:“妈,你干什么儿子都会支持,不好做,就过来,大妹有自己的工作了,小妹我还是能负担下的,你放心!”

说心里话,她不舍得离开,因为对于这个得子如此之晚的父亲和年纪仅二十多点的媳妇来说,抚养孩子是没有任何经验的。作为奶奶她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的,但逼得她已毫无退路。

接下来几日,她慢慢地手把手的与媳妇一起为孙子洗澡,换尿片,喂食物……几乎她每个细节都做得很认真,媳妇也学到了不少。

日子过得真快,一晃就到了国庆,儿子知道母亲已似离弦之箭,只得给自己媳妇明讲了,说:“荣华,妈有工作了,真对不起,不能在这儿长呆,恐怕顶多住完这个月。”

媳妇到此刻也才知道这一切,她有点生气,没有表态,直“哦”了一声,就低头做着别的事情,直到晚上睡在床上她才对一冰说:“你这么大年纪才生了个儿子,你妈也是的,也不替你想一十们么,只记得家里那堆事,怪不得什么都在教我做。”她说着气话。

“这工作由不得她的,就我们累一点吧!她老人家也不容易的。”媳妇再没说什么了,都已决定的事,她阻拦也没用。

她已闻到了媳妇不满的味道,知道她只是没有表达,她只能无语了。

10月28日,她静静地望襁褓中的孙子,难分难舍,她心里哽得慌,她亲了又亲孙子,又不断地向媳妇说着:"这就要辛苦你了,小华,对不起,请理解妈妈的难处好吗,我走了,好好带着儿子,妈谢谢你了。"说着就跟着儿子出门了,眼里含着泪花的她,回了好几次头,望着那打开的窗户,她就这样在一冰的搀扶下来到了火车站。

"一冰,孙子就辛苦你俩了,妈没用,没帮上你忙。"

"妈,你不要这么说,我会难过的,你好好工作,有困难要妹妹写信过来。"

在火车徐徐启动中,母子俩挥手告别着,直到再也看不到人影。儿子久久地站在站台上不肯离去,母亲却在那向北驶去的车窗里,不断的抹着眼泪!

回到家,没有想象中的乱,她收拾了下屋子,开始做饭等着女儿们回来。

第二天,她就去街道办事处去报道了,那是一幢二层楼红砖房,门卫听她说找刘主任,就立马去通知了办公室,这时一个年青人走了出来,一看,是奶奶,立即引她到了刘主任办公室。

"欢迎啊,欢迎,大姐。我们的新同志报道了。"刘主任真是开门见山的直入主题。

"真的感谢刘主任看得起我,我不来,就会对不起你了,所以我答应办完事一天也没耽搁就来了。"

这时小青年泡了茶来,刘主任才记得让座给大姐,他是太高兴了,大姐的一言一行都是让人佩服,他觉得没看错人。

这满心欢喜的刘主任握着她的手说:“好,你是我们街道的一员了,知道你讲信用能来的,万事开头难,所有的一切,我们明天开会讨论,你也刚回不久,好好休息一天。”

那么,她的工作又是些什么呢?其实她还一概不知,有待明日的开始……。

血脉相承世间情,聚首分合忍别离

万事从头绣花娘,忐忑难安终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