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回 孙漂亮办事更漂亮
作者:当年星空      更新:2020-04-07 04:00      字数:2371

如今的江东,也就只有太史慈可以跟孙策拜拜手腕了。

可是,像太史慈这样的一位超重量级猛男居然被刘繇用成了酱油男,刘繇未来的命运可想而知。

孙策回营之后整顿兵马,率兵直逼曲阿。

刘繇知道自己败局已定,但如果就这样跑掉的话肯定会惹人笑话的。

好面子的他还是决定在战场上跟孙策杠上一杠,到时再跑也就没人说什么了。

事情发展的很顺利,完全是按照刘繇既定的剧本来演的,虽说这个剧本对于刘繇来说有点囧。

不堪一击的刘繇放弃了治理多年的曲阿,逃到了丹徒。

刘繇被孙策打跑以后,曲阿自然而然的就改姓了孙。

当孙策率领队伍浩浩荡荡的进入曲阿城后,他发现当地的百姓对他以及他的军队并不是非常的欢迎。

没有“王者荣耀”没关系、没有“开心消消乐”没关系,没有钓鱼旅游等娱乐项目更没关系,只要有家人在、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我们就非常满足了。

这就是百姓的心声。

百姓们只希望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过着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

可是,无情的战争打破了他们的生活。

之前咱们曾提到过,江东这一带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发生过战争了,直到孙策的到来……

当然了,这一切也怪不得孙策,只能怪世道无情。

不仅如此,刘繇经营曲阿多年,在当地很有市场。曲阿的百姓都觉得刘繇这个人不错,而孙策却毫无由头的打跑了刘繇。

朴实善良的百姓们肯定会以为,打跑好人的人肯定是坏人,所以曲阿城的许多百姓都觉得孙策肯定不是什么好鸟,今后自己肯定没好日子过了。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了,孙策在渡江之后不是很得民心吗?为什么曲阿的百姓会如此怕他?

我觉得这事应该跟刘繇有关系。

孙策在江东所向匹敌,江东北部的各州郡皆望风而降,只有刘繇在殊死抵抗,而孙策的善后工作也做的确实漂亮,他所攻下的城池的百姓都非常拥护他。

对于这一切,刘繇肯定会感到非常的恐慌,所以他必会绞尽脑汁的对曲阿的百姓封锁消息。

和之前一样,孙策进入曲阿后,首先给自己手下的将士论功行赏,与此同时,孙策严令手下士兵不得扰民,否则军法从事。

安顿好了手底下的人,他命人在曲阿城四处张贴文告,晓谕下属各县百姓:“ladies乡亲们!无论您是刘繇和笮融的邻居、亲戚、朋友或者部下,只要来我孙漂亮这里投降的,过往之事一概不究;愿意从军、跟我孙漂亮闯天下的,免除全家的赋税和徭役;不愿意从军、只想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的,我孙漂亮也不为难大家,你们只管回家放心种田,然后老婆孩子热炕头就行了。”

百姓们一看孙策的告示,都欢喜的不得了,有的甚至在大街上跳起了disco,大家纷纷表示:“孙策这人比刘繇还靠谱,今后我们就都跟着孙策混吧!”

仅仅用了二十多天的时间,孙策就新招募来了两万多士兵、马一千多匹。

此时的寿春……

袁术怎么也不会想到,那个曾经哭着跪拜在自己面前、向自己讨要先父旧部的小孩儿孙策,竟然仅凭一千多人就攻下了江东数郡,而且冲现在这个势头,夺取江东全部那是分分钟的事儿啊!

而更让袁术感到害怕的是,孙策如果夺取了整个江东,并以那里为根据地,他会不会反过来攻打自己的寿春呢?

过去这两年,自己可没少放孙策的鸽子,更是给孙策使了很多小拌儿,这小子会不会记仇啊……?

孙策的实力在江东尽显无疑,袁术知道,现在处于事业爆炸期的孙策是万万惹不起的,虽说自己手底下的兵不少,可真要是跟孙策这帮以一敌十的士兵打起来,没准还真干不过他们。

于是,袁术上表朝廷奏请孙策为殄寇将军,以示友好。

不过,无论孙策现在听不听袁术的,此时的孙策在名义上还是袁术的手下。江东还未完全平定,孙策也不想跟自己的老领导闹翻,所以凡事还是很注意的。

平定了曲阿,逼走了刘繇,孙策这时候对总角好友周瑜说道:“如今我们已经拥有了几万兵马,靠着这支队伍,我完全有能力攻取吴郡、会稽郡,平定山越。要不然你暂时先去镇守丹阳吧,我们后会有期!”

于是二人相拥而别。

到了丹阳的周瑜跟了自己的从父周尚。

过了没多久,也许是觉得刘繇被孙策赶跑了,长江那没什么威胁了,而且孙策又跟吴景、孙贲和周家的关系不错,万一孙策哪天心血来潮联合这些人来夺自己的寿春,自己是吃不消的。

于是,任人唯亲的袁术让自己的堂弟袁胤取代了周尚丹阳太守的位置,并把周尚连同吴景和孙贲等人一齐召回了寿春留着自己使用。

周瑜就这样随着自己的从父周尚去往了寿春。

周瑜知道袁术这个人就是秋后的蚂蚱,所以周瑜自打来到寿春的第一天,就开始极力掩盖自己的才华,不想在袁术面前显露出来。

可是,周瑜实在是太有才了!举手投足间都在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想藏都藏不住。

有一天,袁术找到周瑜对他说:“我说小周儿啊,我看上你了,要不然你以后就跟着我干吧。瞧瞧现在在江东混得风生水起的孙策,当初若不是我给了他这样的一个差事和兵马,他哪里会有今天的荣光?”

周瑜的胃液一阵翻滚,他极力忍住想吐的冲动,对袁术说道:“在下还年轻,经验和阅历都太少。听说居巢那正缺一个县长,如果将军您同意,我打算先去居巢那里做个县令,积累积累经验,然后再回来报效将军您的知遇之恩,可好?”

袁术听周瑜这么一说,也没强留周瑜,便同意了周瑜的请求。

报效你袁术的知遇之恩?哼!袁将军,您就当是我周瑜给您讲了个笑话吧。

我是不想再看到你的那副嘴脸了,所以才打算去外面躲躲的,我周瑜的眼得有多瞎才会去投奔你啊。

省省吧!袁将军……不,应该是袁大将军。

有的朋友可能会替周瑜抱不平:“周公瑾可是做大都督的料儿啊!如今只做了一个区区的县长,这也太屈才了吧!?”

屈是屈了点,但这是周瑜自愿的,是当下的权宜之计而已。

况且,如果周瑜知道居巢这里居住着一位影响了三国历史的大才,那他多做几年县长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