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关于李川虚构的过去与现实
(23)
「那你们要去哪?」玛莲跟着发问,身后的老哥则来不及制止闷头喝茶。
「包厢玩一下。」洪临蔺拿出手机和玛莲交换号码和电邮址,顺便问玛莲要不要参加晚上的聚会,本来只是随口问问,没想到玛莲发出几声低吟就兴奋地点头了。
「好呀好呀,我也想见见你们主办单位的人。」
这下子反倒是洪临蔺疑惑地看向孙驰咏,因为孙驰咏神情复杂的看着他,好像想说什么,发现洪临蔺看回去反而摇摇头。
………………………………………………………………………………………
曾经,在李川的印象里有这个故事:
那个孩子,总是静静的待在一边,脸上的表情好像不曾去改变过。
不只一个游戏中注意到她的孩童们会跑过来:「你是谁呢?」这个问句一再地重复,孩子却只是笑着瞇起眼睛。
「果然孩子的童年时期最好呢!什么烦恼也不了解。」周遭的人们似乎很喜欢她的表情,于是她常常听到这类的声音从四面八方而来。
即使如此,她还是没有改变地笑着;彷佛这世界的美好都会因为笑容而永远存在。
但是,也有的孩子,本着一些不同的想。
「她是不是不能说话哪?」
「每天都那一副表情,是怎样,以为来这里算很有趣吗?」
「装模作样的,看了就讨厌。」
两极化的言论,逐渐的传开,等到老师们发现时,是因为那个孩子突然的笑声。
很像是寒冷的冬天,屋檐上垂挂着的冰柱碎裂后掉落发出的细微声响,清脆但是短暂。
第二天,那个孩子远远避开那个角落出现,改而坐在一棵大树下,对于旁人也不再加以理会,于是有了这么个说开始在院里传开:
春末的时候,在前一天还冒着嫩绿幼芽的树木,第二天却彷佛沉静了许久似的凋零,并且散发着一种死亡的气息,鸟儿们不再在那栖息、虫子也迁移走了,人们避开它,孩子间纷纷认为那是被邪恶的咒语所致的。
于是,无论是夕阳、晨曦、和风,对于那里,也成了亁枯的尘土,那个孩子丝毫不在意,只是默默几近陪伴地停在那。
即使旁人对她的知觉也逐渐淡泊,也无所谓一样。
「那个孩子是不是生病了?」有个大人这么问。
孩子在树下,那曾经的蝉鸣,彷佛还在耳边,嘈杂的、很热闹的,即使是那回忆。
如果日子总是那么平淡地过下去也没什么不好,但选择了这条路后,谁又能够知道未己等于是放弃了什么?
所以,对这幼小的孩子而言,她的年龄换足以让她了解到这一点吧?
那么,她来到这里的原因,大概只有想要满足自己好奇心和虚荣心的人们想知道才是,这对世界而言,彷佛非常讽刺的,成为一种定义。
孩子的名字,是几乎快被遗忘的,因为太难让人认同,但奇怪的,却意料外的贴合。
然后,好像雾气终会散开般,已经被舍弃的孩子,以及紧抓不放的孩子,在还算不上炎热的季节,蜻蜓点水般的,产生记忆。
遗忘从来不曾放过任何事物,即使是活在当下的生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