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呔你妹
作者:水田军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677

张和一看大喝道:“杨任已死,尔等还不速速投降!”

正在搏斗间的守军一看教中大将都不是张和的对手,顿时胆战心惊。.加上城门的三百恶汉凶残斗狠,一个能挑三,惧怕之下只好将兵刃放到地上,纷纷跪倒请降!

机不可失,张和忙命人将敌将捆绑住,一拥而上,再令降兵们一一解下裤腰带将其捆上。一路押解去县衙。

“呔!何人胆敢犯乱。快快束手就擒。”酒醉未醒的杨昂,连握着的长枪都摇摇晃晃的。

“呔你妹!给我抓起来!”张和威严地喝道。自有一群兵勇上前围困那敌将来。不料,这家伙虽醉酒,武艺却一点也不落下,冰冰帮帮地将十数好手挑落了下马。

这家伙!张和一提月牙戟,策马迎了上去,嘿!不过三十合,将之长枪挑飞了。“原来是银样镴枪头啊,给我拿下!”早就气愤的心腹一拥而上,五花大绑地将其捆得严严实实的。拥簇着张和奔那县衙去了。

武力,使人畏惧,犹如狮子与群牛之间,哪怕是数量高于成千上万倍,依然不敢对区区一头狮子发起攻击。西城的上千守兵就是如此,在张和擒住杨任杨昂两员大将后,就应证了擒贼先擒王的老话,不敢动弹。

“尔等听着,给本官将县衙里的东西统统装上车,不然皮鞭伺候!”张和令三百骑卫监督着,自己坐在马上来回巡视。唯恐敌人反抗。好在发生战斗后,城中的百姓都不敢出门,将门户禁闭,给张和减少了不少的麻烦。如此,傍晚时分,张和押着长长的队伍返回了上庸,其中就有杨昂的家眷。嘿嘿,那小子真懂得享福~

汉中南郑太守府

张鲁笑眯眯地看着身边“献身”的少女,正欲好好享受人间极品之物,却被一阵敲门声搅扰了雅兴!

“师君!师君大事不好了?!”屋外一人慌忙喊道

张鲁不悦喊道:“是阎圃吗?”

屋外那人道:“正是末将!”

张鲁极不情愿地穿戴整齐,打房门问道:“阎圃何事惊扰与我!”脸上强忍着不悦之色

阎圃自然对张鲁的表情看的一清二楚,但继续说道:“上庸,房陵皆被人占据了!”

张鲁一听稍有不信道:“何人所夺也?”

“据回来的护教禀报,举的是张字旗帜,对外宣称乃朝廷新任命的郡守。”

“哦?他们带了多少人马?”张鲁大惊道。

“不多,数千之敌。”阎圃认真答道。

“消息准确?”张鲁不信,也有些疑惑。

“消息经过数次确认不会有错,已经是五天前的事了!”阎圃道

张鲁一听事发五天,消息才传到汉中,不悦道:“杨任都干什么去了,阻挡不及就不怪罪与他,怎么连个消息不派人来禀报!”

阎圃道:“杨任、杨昂二位将军已经失手被擒。”

“什么?”张鲁一听大惊,惊讶的说不出话来。杨任可算得上是他手中的头号大将,竟被擒住,可见敌人来势汹汹啊?看着阎圃求教道:“公可要想出应敌之策啊!”

阎圃道:“事到如今只有在通往上庸的路上,多设箭楼,土山以抗拒官军,待其士气低落趁势杀出,或许可击退官军!”

张鲁一听急忙点头答应,令阎圃全权负责应付刘备之事。

不料刚喘息一会,再闻阎圃来报,“师君、西城也被官兵所夺。”

“啊?”张鲁多少有些慌张了。

且不管张鲁如何应对,张和率领着队伍回到了上庸城。上庸之名,却是得自于古庸国。古庸国,何也,武王伐纣时,会同西土巴师八国,战于牧野,而庸国则为八国之首。而上庸则是这庸国都邑之地。

上庸城却是三面环水,和南阳相比,这里却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城池。而从上庸往西可可窥视汉中,西南则可进入益州,而向北却是可以进入秦岭古道,有武关,却也算得上有着相当的战略意义。

当张和押解着浩浩荡荡的牛车马队进入了上庸,却给城中的百姓带来极大的震撼。和平久远的老百姓,何时可见如此大的阵势?这多少对张和的人马产生了畏惧,再来前天县衙张榜安民,说是免交粮税一年。这可是大实惠啊。乡亲们不禁交头接耳议论道。

张和押着队伍回到了县衙,对着那些押送的降俘说道:“你们都回去吧。”

“那干粮~”没有干粮他们可就得挨饿了。于是有人硬着头皮问道。

“想活命就快去找你们的师君要粮吃吧,饿两天死不了人。快滚!”这对张和而言,面对拿起刀枪的教徒,他要当的就是恶人。被张和这么一吓,那上千护教屁滚尿流地跑了。

“贤侄回来了。”王威从县衙内迎了出来,旁边还有张和的师父、黄忠。

“呵呵、一切顺利。师父也回来了?那房陵~”张和一见黄忠,自然明白房陵得手了,只是师父怎么不在房陵镇守呢?

“恩、三日前就拿下了,那房陵不过才区区一千教徒把守,我大军一来就被吓跑了。我放心不下这里,就赶了回来。”黄忠笑呵呵地答道。

“来来来,先进衙内休息,再谈不迟。”王威将张和等人迎入县衙内,马队自有管事打理。张和三人进入县衙内述说起来:“师父、眼下房陵何人把守?”张和先开口问道。

“我让李虎在那看着呢。”黄忠答道。

“房陵无碍,我倒是顾虑张鲁大军袭来,上庸如何防守?”王威紧皱眉头说道。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且让他来吧。”张和傲然道。

“呵呵、你呀,还是那么猛撞。”师父黄忠哈哈笑道,这不由的让他想起张和初拜师的那股子劲头来。“放心!有师父在,上庸绝不会失守!”黄忠爆发出浓浓的战意。这也是他护犊子的性情。

“呵呵、师父你还说我呢,你不也一样?”张和打趣道,接着又说:“城外之敌不可怕,就怕城里有百姓闹事,这是最大的隐患啊。”

闻言,三人皆陷入了沉默中。

却不料,一连数日过去了。本来预想的张鲁数万教众挥刀杀来,一直没有发生。这是怎么回事?直到斥候回报。说是在西城往上庸的路上出现了无数座箭塔,不容许任何人通过,这倒让张和等人大感意外。“怎么回事?”原来张鲁一听西城都被官兵攻下了,急忙调兵严守南郑,同时令阎圃建造箭塔,堵住通往的道路。这才造成如今的局面。

“哈哈,咱们正愁没有时间准备呢。这张鲁倒给咱们腾出时间来了。好!咱们就继续安民行良政吧。”张和开心地笑道,一旁的黄忠与王威也是高兴,王威就说道:“是啊,如此咱们也可以归拢流民,以获民心了。”

这倒是张和的意外收获了。于是由黄忠主持军务,王威打理政务,张和一面派人送信给老爹,告之上庸已定,急盼父亲收拢流民过来,可张榜告之,一户移民赠送官地十亩,并送三个月的米粮供食,且免征粮税一年。剩下的,就由老爹操劳了。另一方面,张榜纳贤。这是头等大事,刘备坎坷半生,到老不是也感慨道:“一个诸葛亮,顶上三裨将么。”呵呵,所以,张和连夜写好征辟文书,广发颍川书院。但凡是郭嘉、荀彧之大才们,统统人手一份,并且是做好连发一个月的打算,抄得那县衙的文吏们手都酸软的很。

一面加紧训练部队,打造军器。又在上庸的境内加紧布置防御,广造烽火台,弩箭楼等设施,以加强县城的防御。

不知不觉,就晃眼过了一月有余。为了迷惑兼恐吓南郑的张鲁,张和时时带三百骑卫前去骚扰道路上的那些箭塔,白天抛射火箭,夜晚鸣金敲锣。且在马尾捆绑上树枝,来回奔跑,弄得是群峰常天的灰尘弥漫。不管怎么说,张和使出浑身解数,终于将张鲁迷惑得龟缩在南郑大城中,不敢有所动作。一个月的时间,长短不论,张父也从朝阳举家搬迁了过来。同时带来的乡亲百姓,不下三千人。呵呵,这就是完全信任张府的自己人了。上庸城内的居民本不多,两万出头。加上朝阳的五千人马,多少能起到个平衡的作用。且通过府衙一系列的兴水利,免赋税等良政下,民心多有回升。只是,兴水利缺人手,眼下唯有搬迁过来的流民在做,工程甚是缓慢。张和考虑着,是不是打一仗,弄些俘虏来干活?此议一提出,张父等人均是大摇其头:“打不得、眼下咱们就是需要休养生息,方是最好的良策啊!”张和唯有作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