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姊,妳待会儿是不是要进宫给额娘请安啊?"
"是啊,怎么?妳也想去?"
"不去,不去。进宫规矩大,麻烦死了。我想请姊姊帮我个忙,帮我把这二十篇女诫交给额娘。"
"哦?妳终于抄完了啊?一天一篇,妳的速度也真够慢的了。"
"还不都是他?撕了我几十篇女诫。一会儿说这个篇字歪了,一会儿说那篇的字大小不一致。连墨色不均匀都挑剔,整整把我关在书房里二十天,陪他看折子、看书。他可悠哉了,我抄书抄得,连晚上做梦都在背这些女诫。"
看着眼前激动得差点撕了手中纸稿的苏菁,宛屏还能忍住笑意,赶紧接过她手中的纸稿。要是一不小心,让她毁了,又得再等上二十天才能向德妃交差,那对整个四贝勒府可都不是件好事。
一旁的小弘时却忍不得,被苏菁的表情,逗得噗哧一声笑了出来。一边笑着,一边还探头看向宛屏取到手中的纸稿。只扫过一眼,笑得更夸张了。
"菁儿姊姊,亏妳还有脸怪阿玛!就妳这字,连我都写得比妳好看,更不用说被阿玛撕掉的那些了。我想阿玛肯定也很为难,估计是怕玛法等太久了,会生气,才勉强让这些过关的吧。"
宛屏暗暗得翻了翻白眼。
"这个小弘时,怎么都纠正不过来。只要胤禛不在场,他就只肯称呼苏菁为姊姊。"
他喊苏菁姊姊,苏菁又喊宛屏姊姊,这辈份全乱套了。
苏菁听了小弘时的嘲笑,却不向平常那样的反驳回去,却只是笑了一笑。又对宛屏请求道,
"姊姊,难得今天胤禛上朝了,我又把这女诫抄完了。我想带上叶子,出府逛逛,姊姊,妳不会不答应我吧?"
"我也要去!额娘,我也要跟菁儿姐姐一起去!"
宛屏还没开口,小弘时就抢先要求了,充满请求的眼神直盯着宛屏看,让她直想发笑。小孩子再如何鬼灵精怪,还是赢不了苏菁。
"你想去,额娘说了还不算,你得问问你菁儿姨娘愿不愿带上你啊。"
宛屏故作正经的为难样,把弘时给骗住了。弘时不由得抓了抓头,懊恼自己干吗总是嘴快,偏要惹恼苏菁。咬了咬下唇,正要向苏菁开口撒娇,苏菁倒是先说话了。
"只要某人以后多帮我临几张字帖,带他出去玩玩,也未尝不可啊。"
弘时急忙点头答应,反正自己每日都要临字帖的,多临几张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虽说他总是跟苏菁斗嘴,但其实心底里是欢喜跟苏菁在一起的。苏菁对待他的态度,就像个平辈朋友一样。不会严厉督促他读书,也不会因他年纪小而看低他。正是因为苏菁和他斗起嘴来丝毫不让步,弘时才第一次感到有朋友的滋味。
而且这个朋友的荷包还挺厚实的。
弘时手上提着一大包蜜饯零食,都是刚刚苏菁掏银子买给他的,心里喜孜孜的,雀跃的在街上走走跳跳。苏菁和叶子也是拿着一小包梅子,边走边吃。如此悠哉的日子,有十几日没能过上了。
弘时远远的看见前方有一群民众聚在一起,隐隐约约,还能听见妇人的哭声和男人的打骂声。双眼一亮,知道有热闹好看,拉上苏菁的手往前跑去。
弘时仗着个头小的优势,硬是拉着苏菁和叶子往里头挤,挤到人群的里端去。原来大伙儿都是聚在一家医堂的门口,围着的地上,跪着一位衣衫褴褛的中年妇人,刚刚弘时听到的哭声,就是这位妇人发出来的了。旁边还有一位年轻人,书生打扮,看上去倒挺斯文的,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的那种模样。可惜此时此刻,他竟是卷起衣袖,想冲上去打人。他想打的人是一位中年男子,看上去应该就是这家医堂里的大夫了。
"你这人到底有没有医德?这位大娘都跪下来哭求你了,怎么就连几帖药都不愿意开?人命关天!难道说在你眼里、在你们仁心堂这儿,银子就比人命重要吗?"
年轻人一骂完,妇人的抽噎声也跟着大声了起来,还频频向大夫磕头恳求。
"大夫,我求求您,求您赶紧先帮我儿子抓药吧!我怕他撑不过今晚了。只要您能救回我儿子,我今生今世,不不,甚至来生来世,都愿意为您做牛做马。只求您抓药吧。"
那大夫也是气急败坏的模样,避开了妇人的磕头,说道,
"妳别向我磕头,我说过了,我不能随便就抓药给妳。我没看到患者,又怎么能开出合适的药方呢?"
妇人稍微停顿了一下,又继续大哭。
"我知道我们没有银子,请不起您出诊。这我们不怨您、不怪您。就求您赊给我们几副药,求您了,大夫。"
"不就是几副药吗?有这么困难吗?你这个大夫,究竟还有没有良心?大娘都不敢求你出诊了。"
年轻人和妇人,两人一哭求一怒骂,引起了旁观众人的同情心,纷纷出言附和。都指责这个大夫为富不仁,见死不救。
被众人争相指责的大夫却面红耳赤,气得差点说不出话来。四周围得看了看,破口大骂。
"你们这些人懂什么?这妇人讨要的药材都是极其难得,十分昂贵的药材。我怎么可能…”
“你怎么可能愿意用来救助一个贫穷孩童!即使那个孩童没有你的药,明天就要死了,也不关你的事!?
年轻人的怒斥声打断了大夫的话,伴随着妇人的痛哭声,还有围观民众的指责声,纵使大夫再怎么解释,也是无人听得下去了。
小弘时见此情形也是忿忿不已。
"这种只懂得见钱眼开的大夫,最讨人厌了。姊姊,妳说是不是?不如我们帮帮那位大娘吧。"
叶子在一旁附和着。
"是啊,小姐,我去帮帮他们吧。"
话没说完,叶子掏出怀中的荷包,就想走上前去,却被苏菁拉住衣角。
"先别急,我们再看看。"
叶子和弘时不解得看着苏菁,那位跪在地上的大娘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家中还有位频临病危的儿子,这么悲惨的遭遇,怎么苏菁还是一副不为所动的样子呢?
这时,对面围观的人群却忽然让出了一条小通道,其中走出一位柔弱貌美的小姑娘。比苏菁年轻一些,细长眉,瓜子脸,好一个十足的江南美人样子。
小姑娘走上前将妇人扶起,先是细声安慰了妇人几句话,转头看向大夫,神色严厉的开口道,
"大夫,你尽管抓药吧。要多少银子,我帮大娘付了就是。"
这位大夫早已被大伙儿骂得,恨不得挖个地洞躲起来。见有人出面付钱,却也没有喜出望外的神色,只是恨恨的说道,
"一帖药三两银子,十帖药共三十两。"
还没等小姑娘开口答应,年轻人又骂了。
"你竟如此恶毒贪财!一帖药只能供一日之份量,你竟敢狮子大开口,要上三两银子!"
众人听了,也是更生气得指责大夫不该趁机哄抬药价。
"这妇人要的那些药,三两银子还算便宜她了!要不然…”
“要不然你还想再卖得更贵一点吗?我今日非把你告上衙门不可!身为医者,却无医德,枉你这还自称仁心堂,我要拆了你的招牌。"
"对!拆了他的招牌,把他告上衙门。"
年轻人再次打断了大夫的话语,连一旁的民众也是纷纷大骂,都威胁着要把大夫抓去关了。只见那答应要出要钱的小姑娘,向围观的民众微揖,示意大伙儿安静下来,转身肃然向大夫说道,
"大夫,小女子姓年,乃工部尚书之女。家父与衙门内的大人有几分交情。劝你与人为善,不可恶意趁人之危得抬价。这里有五两银子,想必足够了。你赶紧抓药吧,抓了药,我也不与你为难,还会劝在场乡亲莫与你计较。"
"就是这样,你还不赶紧抓药去?"
"这位姑娘太善心了,是谁家的千金啊?"
"你没听她自称是工部尚书,年大人的掌上明珠吗?真是个水灵的好姑娘啊。"
众口一词,都是赞誉年姑娘,催促大夫开药的说词。却没人发现,妇人和年轻人眼中闪过一抹得色。
大夫有口难言,正欲破罐子摔破豁出去之时,听见了一响亮的阻止声。
"且慢!"
弘时和叶子惊异的看向苏菁,正因刚刚那声且慢正是她喊出的。
他们俩还在谈论着年姑娘的心善与决断,都不明白为什么苏菁却要出面阻止呢?
众人闻言都是一愣,见又是一个年轻姑娘,都展开了笑容。想必是都以为,这又是一位善良想帮助妇人的姑娘吧。正当大伙儿都是如此想法,苏菁下一句话却让每人都大吃一惊。
"这位年姑娘,妳都没问过这大娘的孩子得的是什么病,也没问过大夫,究竟该抓的是哪些药材。妳凭什么强迫他用五两银子把药卖给妳?难道妳身为朝廷要员之女,却要来强买强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