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不一样的道德经,一样的心
作者:咸平      更新:2020-03-28 09:39      字数:2257

周师叔又讲完了“上善若水”这段,准备喝点水再讲的。发现了安宁等人也在听后,就准备让安宁接班上来讲讲。安宁求免不过,就走到准备好的台子上,准备随便讲讲。

看了下第二篇的讲稿,安宁撑了撑嗓子,望了下下面这些年纪略轻的小朋友们,开腔到:“昨天在禁区里跟着上仙听了一段,不过不是道德经,是黄帝的阴符经,这里呢,是老子的道德经,他们都是我们前任的祖师。所谓的讲,不过是把我的想法和粗浅的理解说出来罢了。

大家看一下道德经的目录。第一篇,也就是前六章讲的是道之德,也就是道的本论,道的定义,道的本性之类。第二篇,是从第七章的无私,第八章的上善若水,以及下面的抱一,无的用处,感官,荣辱这几个章节。我看,这主要讲的是道心,就是我们修真的时候如何完全静下心来,去除外物,抱阴守阳,体会大道。

周师叔已经讲了前面的无私和上善若水,那么我就来讲讲后面的几章。

我看大家也都没有背过,我也是背不过,那么我们就先照本宣科一下,然后重在理解,再规划到以后的行动中。”

说到背不过,下面的一些孩子笑出声来。是的,现在的孩子有几个喜欢背书的?大概是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根本就没有什么特别简略的东西能够减轻负担。

安宁示意静一下,然后开始。

“第九章,讲的是自满的危险。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持而盈之,就是用桶水的时候,装的太满,容易洒出来不如适量就行;揣而锐之,不可常保,比如释放法术的时候,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一直使用,这样的话必然不能长久的保持,过刚易折也是这个道理。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就是指堂屋里都放满了钱,表露与外,怎么能守的住呢。至于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也是同样的道理。功成身退,天之道。

这一段主要就是讲做事情,炼气时的度。另外,过度的追求练功,而忽略了心境的提高以及科技的学习,这样必然造成道的不平衡。所以,这次考察选小队长的考核,就看这三方面的成绩。呵呵。”

安宁看大家没什么问题,想到这些好多少年科大班的就有点冒汗,简直是班门弄斧。。就算是一些二代们,也是相当的聪明。既然来了,就必然会收敛过去的作风,好好学习才是。

“下面继续讲,第十章是抱一,抱的意思就是拥抱,坚守的意思,那么,一呢,就是从无到有的这个一,就是事物的最初形态。整体来看,就是指我们应该坚守天道所赐予我们的最初本性。

下面看看句子。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这个魄就是指魂魄,就是指你能身心合一,永不分离吗?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这个就是讲你能保全本性,心境柔和如婴儿一般吗?我们在炼气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如同婴儿一般没有过多的欲求,专注气息柔和平稳。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这句呢,就是指,你能洗除尘垢,心中没有瑕疵吗?这个和时时勤拂拭一样的道理。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爱民如子,治国如家,这样没有过多的要求和干预,无为而治是不是会更好呢?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这个是讲,运用感觉,能不能达到致虚守静的境界。放下身心外的东西,才能关注自己。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这句是指,如果你什么都明白了,能不能不用心机呢?道之下的,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还很多。

最后一句,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句比较长,大约是指我们如果能做到的话,就能使世界万物随本性化生。天地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兴作万物而不自恃其能,长养万物而不认为自己是主宰。这样的就是所谓的至德,就是最深层的德了。刘备自玄德的这个玄德,就大约是取自于这里吧。

所以说,这个抱一,我们不仅要坚守自己的原初本性,而是应该坚守这个最深层次的德吧。

说句题外话,为何美国慢慢不如我们天朝发展快,归其原因就是因为其慢慢放弃了它的最初的本性,立国之本。为了自由而生。在诸多方面设限,监听,管制新闻和言论。而我们天朝就相对好很多。”

安宁看看大家都差不多明白,就继续下面这个“关于无的用处”。

“无所阻,变能通畅。气息通畅,才能容纳万物。”安宁不从语句入手。

通则畅,不通则痛就是这个道理。天地万物也一样,过多的阻碍,过多的声色犬马就会阻塞我们认识万物的大道。怎么说呢,我们最根本的最肤浅的认识都是通过感官。而表面的东西又会影响到我们的思考。也就是我们的比较深刻的认识。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陶土)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所以,这个车轴,陶器,房屋都要中空才能有用处。这个也充分说明了万事万物也是守阴抱阳的情况。有有用,无,同样有用。

后面的感官,荣辱,一样是的道理,如果过多的从感官获得有,以及荣辱的感觉,一样达不到返回无,返回本性的境界。

你看感官这章里的这一句,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就是指圣人的生活只求饱腹,不求享受,有所放弃,才有所得。当然,我们修真者不用吃饭,吸收天地灵气是一样的事情。

最后这个荣辱,你看就是两点,一个是解释了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我们一般都讲一个人宠辱不惊,大将风度,就是指两种情况,要么是我们的精神所能承受的载体,身体不存在或者身体与天地一样贵重。其实这个是一个意思。重视心性和平和,自然会放下荣辱。这第二点,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我觉得除了无我的意思外,还有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看的如同天下一般贵重,讲原则和道理,那么就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