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颜回输冠与郎中高义
作者:咸平      更新:2020-03-28 09:39      字数:3300

整个大楼正在整修加固,安装了好多新的设备,比如顶楼就加了一台防空器和一台机关炮,还派来了一个连的士兵确保不在发生类似事件。

不过对于这些异能来讲,普通战士根本没多太大的用处,所以,龙组把整个龙组都拉了过来,安排到了a座一楼。

安宁练了一个中午的对打,全身疼痛难忍,只好尿遁跑了。

安宁嘿嘿的坐电梯跑到了楼上的娱乐室小书吧,打开了曲子,找了一本书,要了杯茶,坐了下来。准备歇会再回去找周道长练练功夫。

紧张了快10天,很多工作人员都没有休息,今天正好整修,所以干脆大部分研究人员就都放了假。安宁和一些人约好了晚上一起见面聊聊,这样,白天就没什么事情,可以自由行动。

安宁听着放着是流水,顿时想起来了这个名曲的作者俞伯牙。

在春秋时期,俞伯牙跟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演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成连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所以带他去了东海岛上去找他师傅方子春。但是没有找到,就让伯牙在岛上先练着琴,他去附近岛上找找。不过等了十天还没回来。

伯牙等的心急,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但是还没发现师傅的踪影。你想,他每天面对浩瀚无边的大海,倾听澎湃激荡的涛声。远望山林,郁郁葱葱之中似乎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就是这些声音景色使他不觉之中得到人生的升华和境界的提高。

按照安宁的话讲,伯牙从大海中找到了气势,在山林中找到了情趣。

于是,伯牙把满腔激情注入了琴弦,在这海边创作了这首高山流水。

其意思就是高山上的流水。从水滴冷冷清清到泉水点点,再到小溪潺潺而下和瀑布滚拂悬落波涛翻滚。整个就是水的一生。

听完一曲,安宁才开始翻书,有的时候,曲子是蛮有意思的。

我们的人生就应该像小水滴一样,顺着水流的方向,汇成一湍欢快的成长和幸福,然后建功立业,开创新时代的未来。

料想水飞流直下之时,水也是带有粉身碎骨浑不怕的气势。

水流畅不歇的精神,也才能拥有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可能。

听完一曲,安宁才开始翻书,有的时候,曲子是蛮有意思的。。

安宁翻到书中的一个故事,感到很有意思。

以前就读过,不过经历了最近几年的事情,安宁感觉值得再细细一读。

颜回输冠,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有回颜回在一个布店看到两个人正在争执,其中买布的说,“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颜回听罢觉得此人错的离谱,便给他指了出来。那人确不肯,想要孔夫子给他评理,如果他错了就把项上人头输给你,如果颜回错了,颜回说把头上的冠输给他。

孔子给他们评理的时候,说:“三八就是二十三,颜回输了。”

颜回输了冠,十分不解,但不敢给老师顶嘴。颜回认为孔夫子年老昏聩,莲账目都不会算,准备找借口回家。孔子心如明镜,却没有挑破,只是嘱咐:“千年古树莫存身,杀人不明勿动手。”

颜回回家路上下起了大雨,正想在大树下避雨的时候,想起了“千年古树莫存身”,刚离开就出现了一个雷劈中了大树。深夜,回到家中,颜回怕惊动妻子,悄悄打开门,点着蜡烛,忽然发现床上睡着两个人。颜回怒从心起,正欲拔剑,又想起“杀人不明勿动手”,这才止住,发现原来是妻子和自己的妹妹。

经过这么以来,颜回就开始佩服自己的老师,自己返回并道歉询问为何老师能预知。孔子说,昨日观气象,估计会有雷雨,所以提醒你“千年古树莫存身”,你是负起而走,带着剑,因而告诫“杀人不明勿动手”。至于输冠的事,你输了不过输顶冠,他输了可是一条人命啊。

冠重要,还是人命重要,颜回这才明白老师是重大义而轻小是非。

安宁看着这段有意思,正要往下看,结果发现陈雪笑嘻嘻的跑了过来。

原来她看手机上的定位信息找到了他。

“你在看什么?”“我在看颜回输冠。”

“我看看。”陈雪一把抢了过去。

等过了一会儿,陈雪问,“这个内直外曲,和你昨天和王若斌讲的不一样啊。你不是内直外也直嘛?”陈雪开始了调侃。

“这个不会才学,几伙人吵吵好几年,大好河山都耽误了。”安宁回答。

“那你明知人家不用你,你怎么还出谋划策,推特治国?”陈雪笑盈盈地。

“时间有限啊,等他们闹僵完了,大好时间都耽误了。我只管说出未来该如何发展,哪里顾得到自己的得失呢?”安宁愤愤的说。“不过上头还算是明智,大部分都一一照做了。”

“什么照做了?”陈雪想问清楚一点。

“你看我们这么好,我就告诉你吧,那个除了那篇战略与工程外,后面美航母在南海跑了以后,我发现离美国和西方还是有差距,所以,我就又指出了其中的关键所在,就是文化需要多样性和从小培养。这个你看后来不是推出了传统文化复兴了嘛?不过,要处理好,还是不容易,我还是很担心,又变成了灌输。。”安宁说了出来。

“这个没办法啊,后来又出了外星飞船的事。你也不用太担心,你能搞清楚关键就不错了。这不又把你叫来了嘛。”陈雪安慰了一下。

“他们还是不怎么明白智慧的重要性,至少以后应该在常委中设一个科学家背景的。这样比较好。”安宁又点出了一点。“权力管理智慧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束缚智慧,以后早晚会坏在未来。物质和精神还是平衡点好。未来也绝不是坦途。你看美国人联系外星人挺密切的。”

“好啦好啦,我明白了。我们一起再看会书吧。这个不需要动手就能把国家治理好,这不是和你哲学家在背后治国的理念相一致吗?”陈雪继续。

“这是一种无奈的事实,而不是一种策略,但是我一样要发展啊。。总是默默无闻也是种浪费。本来我就能做的更多。”安宁还是气不过。

“嗯。”

“所以,这种盗窃智慧的做法实在是对民族毫无益处。从长远来看,为什么人都跑外国去的原因就在于此。不尊重智慧。”安宁总结。

“嗯。”

“洗白了一带一路,文化整合等等。虽然有东西两方向使劲拉扯的可能性,但不失为天朝长期以来维护非洲西亚和平与友谊的继续发展啊。上边说起来还是不错的,我感到他们找到了党魂了,所以去年年底我就说事情基本上完成了。”安宁牵着陈雪的手说。

“奥。”

“我们继续看会书吧。”安宁说。

“嗯。。”

不争,是因为心怀慈悲。

有时候,不争辩并不是词穷,而是心怀慈悲,不忍心将对方置于不利境地。

是非对错也并不只是靠争辩才识别出来的道理。

南怀瑾先生说过:“善良而有能力的人不需要去与别人辩论什么,不会只用言论去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即使面对诽谤或人身攻击,他也能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无辜和清白。”

古时候有个老郎中,精通医术,乐善好施。有一次,他被请去诊病。他诊完走后,病人家发现床头的十两银子不见了。病人一家十分着急,觉得郎中嫌疑最大,于是他儿子就气冲冲地去问。老郎中知道他的来意后,小声地说:“确实是这样,我想暂时把银子拿回来应急,本想明天复诊时悄悄还回去的。今天既然你跑了一趟,那我就直接还你吧。请你不要把今天的事说出去。”

病人的儿子拿到钱后并没有保密,而是传的近人皆知。老郎中听到非议也泰然处之,不以为意。

过了几天,病人痊愈后,清理房间的时候,发现了银子。赶忙前来道歉。

病人的儿子问:“为何我污言秽语诬赖先生,先生并不辩白,反而甘受污名给我银子呢?”

老郎中笑着说:“你父亲向来节俭,你家境也不富裕,他正在生病,听说丢了银子会加重病情的。所以,即便我背点污名,能使你父亲心情好起来,病好起来也是值得的。”

在受到误解时,老郎中想的不是替自己开脱,而是想着怎么做才能处理好事情,更有利于别人的生活和病情,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名誉为代价。

安宁和陈雪一起看完这篇文章,陈雪笑着问:“你甘受污名,讨官要官,又是为了什么?”

“为了天下苍生你信嘛?”

“我信。”安宁从陈雪的眼里,读到了一种名叫信任的眼神。

“那你愿意和我在一起吗?”安宁问道。

“你傻啊,我们不是已经在一起了嘛。”

“我说的是生死相依,荣辱与共的那种。”

“愿意,安啦,安啦,受不了你,我们先去练功吧。”陈雪红着脸拉着安宁又下了电梯。

“别急,把书先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