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广州宝庄严寺中庭,夜。
一位细眉闭眼的书生,盘腿横剑,侃侃而谈。对面坐着一个小僧,听的津津有味。
“今日有些倦了,我便讲讲关于这把剑的故事吧。”书生扶着手边的剑。只见那剑通体赤红,暗藏寒光,端的一把好剑。
“嗯嗯。”小和尚用力点着头。
深夜,四下荒凉。
“你们都走吧。”男人平静地说。
“……”一群农民面面相觑。“亭长,那你怎么办……”
“没事。”说罢,拿起了酒樽。
农民们默默地各走各的。给这个男人带来的是灾难,或是机遇。
“亭长,私放劳工,是重罪,按律当斩啊。”一个农民说。
“途中已经走失了几个,早就当斩了,不如把你们全放了。”男人说。
“那你……”
男人挥了挥手,背过身去,昂起头喝酒。没走的十几个壮士彼此看了看,仿佛明白了什么,点了点头。
“愿誓死追随亭长。”他们喊道。
“来来,喝酒。”男人说。
翌日,男人派一个农民前进探路,回报前方大泽中白蛇挡道,请求绕道。四野寂静,男人还在饮酒。北风呼呼,独酌之人渐酣。
“壮士行何畏!”男人带着醉意大吼。拔剑出鞘,霎时红光耀眼,众人皆遮目。唯有他昂首而立,脚下生风而行。到大泽边,见白蛇。一挥手,剑气横冲,直逼白蛇。畜牲不知畏惧,张开大口就冲上来。
白蛇飞至男人脚下,突然停住。众人定神一看,男人脚下只有蛇头,而蛇身,不知何时被斩断,还在原地。众人大惊,皆拜服。
侠曰高祖,剑号赤霄!
从此刘邦举大旗起义,披坚执锐,开二百年治世。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高祖得胜凯旋,途径故乡沛县。春风得意之时大宴数十日。一日酒酣,高祖击筑,唱下这首帝王歌。唱毕,众宾喝彩。高祖大笑,拔剑。只见剑光流窜,惊得众人一怔,霎时间鸦雀无声。
高祖也不由分说,舞了起来。凛凛剑气,四处流窜,咄咄逼人。高祖身法精妙,人剑合一。
说时迟那时快,之间高祖手腕抖擞,“唰”的一声,那件飞向一个男童。看客睁大了眼,却不敢叫出声。眼看要刺入男童的眉心,高祖手指一挑,剑柄往上,剑锋朝下,竟垂直插入男童身前的酒碗中。酒未溅出一丝,四座皆松了一口气,紧跟着喝起彩来。
“赤霄真乃神剑也。”旁人只道高祖剑法绝妙,高祖只夸宝剑。
书生说完,意犹未尽,仍抚着宝剑。
“你这剑有这等来历?”小和尚颇有不信。
书生笑了笑,拔剑出鞘,一时间红光满院。小和尚也不嫌刺眼,瞪大了眼睛。
只见书生右腿后抬,左脚一点,身体与地面平行划出,如飞鸟一般腾空而起,剑间连刺,剑气竟将院墙刺出几个透明窟窿。书生能做到这一招,轻功,内功,剑招无一不是上乘。
“这一招叫‘孤鹜横飞’。”书生背过剑说道。
“再来!再来!”小和尚兴奋的大叫。
只见书生足尖连点,向后腾跃,顺势将剑横扫。
“秋水一色!”
落地后稳下身形,手腕扭成一个诡异的弧度,剑尖朝前上方刺去。此招狠辣无比,专刺人喉咙。
“飞阁流丹!”
……
剑气呼啸,剑光闪烁。书生辗转腾挪,跃上跳下,舞出六六三十六招。看得小和尚目瞪口呆。再看地下院砖时,只觉得满是剑痕,定睛一看,竟是大篆“赤霄”二字。
“这便是三十六路赤霄剑法。”书生说罢,回房睡了。
“明天我还要听故事!”小和尚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