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去年从大梁城离开不同,那时候单人匹马带着牛获两个人悲壮西行,而如今却要带领大军一路浩浩荡荡,繁杂的事情太多需要处理。
而真正的区别在于局面和态势。时过境迁,当然物是人非。陶四休也不再是一年前的陶四休,一年后的陶四休有了太多的感悟和想法。
牛获如穿梭般地行走于大梁——傅家老店——雁翎关一线,甚至策马扬鞭偷偷的跑了一趟运城——孙训在那儿的店铺就算是开张了。消息往来的比以前也顺畅了许多,更丰富了许多。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一个词——“繁杂”,就单单一个赵长歌的下落,运城方面一边风光大葬,而傅家老店的客商中就有人说亲眼看见木笼囚车拉着赵长歌送往晋安,人们口中的赵长歌,又死又活,一时间逆水而上一会儿顺水而下,这么下去就算有人说他躲在大梁教司坊估计也能有人跟着一起传讹。
可事情的本来面目只能有一个。
赵长歌要么生,要么死。
要么顺水而流,要么逆流而上。
而这一切最终的结论,根本无法道听途说,只能靠着我自己来判断。
许多的情报需要处理,还有很多的人需要见。
临走前我又去看了看唐西流,相比与上次见面,气色上明显有所改善,也健谈了些。我估计皇上册封忠勇伯的事情对唐西流的宽慰作用还是挺大的。为大将者,一生之中只为征战沙场,扬名天下。哪怕拼的马革裹尸、以身殉国,也不枉称一句英雄在世。可这样不明不白、不清不楚地倒在家里,换做谁也不会做到心中释然。可一切好在皇上还没忘了他,忘了这个跟随他多年最为忠心的身边人,从这点上看,皇上还是很重感情的——起码我是这么劝慰自己的。
唐西流嘱咐我此行要万万小心,三战三胜当然指日可待,但一定不要马虎大意,犯了他当初的致命失误。我心里知道他是一朝被蛇咬,但是这话无论怎样也不能说得出口。
见过唐西流后我约的下一个人是崔五更。从上一次雁翎关几件事办的水平和结果来看,这个家伙我之前是低估了。富家公子哥身上具有的气质他几乎都有,但我讨厌的毛病几乎都没有——除了拍马屁。
我约在教司坊彩丝那,这是我给予他信任的一个态度。
崔五更不是赫连白州,不用我言传身教地讲教司坊的规矩,崔五更比我还熟悉。当然更明白我约他在教司坊见面的意味。更不需要我教的是体面,崔五更不但言辞规矩,对彩丝也是尊重有加,三娘亲手调教出来的人当然也不是等闲人物,借花献佛地把一个场合伺候得妥妥帖帖毫无瑕疵。
崔五更肯定也是在崔老爷子的授意下与我共享了一下崔家的情报成果,现在这个时间点是雁翎关贸易的鼎盛时期,谁都知道仗一旦打起来就没头没尾,药材肯定是其中最为抢手的一项,从对方采购的数量和药品上,很可能的判断出对方的动向甚至是兵员的数量。这也是我约见崔五更最大的原因所在。
崔五更在数次提到“藿香”的时候,我有些不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