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对着老者行礼道:阿弥陀佛,施主放心,这铜镜并非是大凶之物,只是见了不平事,遇了不平人,所以煞气太重,只要我们超度,就无事了。
老者心有余悸道:若是这面铜镜能去煞气当然最好,不过若是除了,也还请大师帮忙留在寺内,我实在是,不想把它放家中了。
大师点头应允道:好。
大师等那老者走后,看着铜镜,念了一句:何苦呢?
大师看着铜镜,铜镜没有说话,似乎也听不懂大师这话的意思,只是静静地反射着自己所照到的一切。
大师叹了口气。
寺庙里从此多了一面铜镜,这面铜镜摆在大殿上,每日听着来往僧人的诵经念佛,也看着来来往往的芸芸众生。
有信徒来问大师,为什么要在大殿上拜这么一面铜镜,看着瘆得慌。
大师说,明镜可以正衣冠,也可以窥探真实。见多了,你放下了,它也能放下。
信徒听不太明白,铜镜却明白了。
浮梦看到那铜镜后日渐形成的人形,她就像一个孩子,观察着世间。
若真是心思坦荡的人走过这铜镜,皆是挺胸抬头,目不斜视。若是心怀不轨的人走过这铜镜,皆是畏畏缩缩,不敢抬头。
铜镜看着这芸芸众生,每次碰上心中有鬼的,它会露出好奇的模样,这些信徒偶尔也会在佛前坦白自己的所作所为。
这些所作所为虽然称不上是大是大非,却也足够让人生气,或是不赡养父母,最终父母含恨而终;或是喝了酒便殴打妻儿,让妻儿遍体鳞伤;或是自己家的狗咬死了隔壁的家,却被他偷偷藏了起来,不让邻居发现……都是些官府管不来的事,就只能在佛前坦白,或许是给自己一丝安慰,若有一日下了地府,不要被下十八层地狱。
铜镜就这么看着,在听到这些话的时候,会伸出一只还未成型的手,点在这些人的眉心,一丝黑气,带着怨恨,这黑气可以让他们倒一些小霉。
不知道是从谁传出的说法,说这佛堂上挂着铜镜,就像是明镜高悬的庙堂,那些个朝廷不管的事都可以在这里和佛祖说,佛祖会管。
只要在佛堂前把自己遇到的事详详细细地说出来,然后把想要惩罚的人的画像和生辰八字写好放在桌下,再放上贡品就可以成真。
许多人都照做了,都真的让那人倒霉了,这更是让许多人深信不疑。
铜镜似也得到了人的推崇,身后的黑影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浮梦知道这个说法,在很多年前,道法还不是现在的年代,许多大妖都有飞天入地之能,能逆转乾坤也能呼风唤雨。那个时候只是普通的吸收日月精华还远远不够,便有一种方法就是受到人的崇拜,吃了香火,这便会让某些物件生出灵智。
通常这样的灵智都会向善,毕竟总归是为了人的美好愿望而诞生的。
但是这铜镜不一样,它之所以变得有名,全然是因为有人在这里许愿想要惩罚某些人,这些愿望都带着怨恨,控诉等等许多的不好的情绪。
铜镜把这些情绪原原本本地吸入,所催生出的生灵是一个不辨是非,只要能获得人心便会去做。
而在传闻之中,还有一件事,那便是,若是在佛堂上,告诉佛祖,自己被负心的男子所伤,想要让佛祖出面惩罚那男子,这般许愿就一定会成功。
而且所受的惩罚远远高于其他的事。
更有命丧黄泉的可能。
当有命案发生的时候,大师才意识到这铜镜已经太过偏执,他手中自有法器,乃是一根锡杖。他本就是得到高僧,手持这锡杖,口念法诀,直直将这锡杖往铜镜劈去。
只听得珰地一声巨响,大师被这铜镜反震开去。大师一抬头,看向那铜镜,铜镜上多了一道深深的划痕。
可就在下一刻,这划痕却慢慢地愈合,铜镜又光洁如初。
一道黑光闪过,铜镜前多了一个人,这是一个少女,和之前老者的女儿有着一模一样的面容,只是她看着年纪更小一些。
少女张了张口,似是因为从来没说过话,她想了想,用了和大师一模一样的声音道:大师,你打不破我的。
眼前这幅景象十分可怕,少女的模样,却是自己的声音,大师皱眉,面色不善。
少女继续道:大师,只要还有人想要拜托我,你便不可能打破我。只要还有力量来源,她就可以一直都在。
只要还有人相信她。
大师厉声道:相信你,并非正途。
少女想了想道:什么是正途,什么不是呢?大师,我只是让那些女子把自己心里的不满说出来,又让那些个负心汉受到了一些惩戒,这不是很好吗?
大师道:情爱一事,本就是各自的劫,从未有绝对的执法者,你凭什么便能认定他们说的都是事实。
少女眨了眨眼说:因为女子不会说谎的呀,她们既然说是被人辜负了,自然就是被人辜负了啊。她们只是不敢说而已,现在敢说了,就好了。
大师道:你可知,这次的事本就是那女子妄想过度,那樵夫只是来她家买食材罢了,并非是有意于她。如今另娶他人并不是辜负,而是自幼有婚约的两情相悦。你却让那樵夫从山上摔下,让他丧了命。你让他那刚刚怀有身孕的妻子如何是好!
少女不明白:既不是有意于她,为什么要笑呢?我杀了这么个负心汉,他妻子不是该感谢我吗?
大师道:见人便笑只是寻常利益。
少女歪了歪头:那个女子不是说这樵夫还送了礼物给她吗?
大师道:那是樵夫恰好打了一只野猪,把那些野猪肉变成了腊肉,逢年过节的时候,送给了邻居,附近人人都有,并不是单独送于她的。
少女听不明白:可是,既又微笑,又送了礼物,不是喜欢又是什么呢?
大师明白眼前的这个少女并非善物,却也是个不通情理的,自是和她说不明白这道理。可是留着这生灵在世,只怕是要惹出更多麻烦。
大师心念慈悲,咬破了自己的手指,摸在了锡杖上,随即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那血点在了少女的眉心上。
少女满身的黑气被锁住,变得透明起来。
少女看着自己的身体,她有些带着怨恨地问大师:大师,你也非佛祖,你凭什么说我错了?
大师没有回答她,而是看着她消散后,便命弟子拿来一套铁链,将这铜镜锁住,送往深山。
大师找了一处洞口,命弟子铜镜放在山洞深处,他要与这铜镜一同留下,他让人用大石头将洞口封住,绝不可再放一丝生物进来。
众人不解,纷纷跪地,想要让大师收回前言。
大师却道:原事我低估了她,让她留在了佛堂山,受到众人朝拜,让她生出了这灵智,如今她不辨是非,亦是我有错。我已错了一步,已不能步步错。我已无颜再回去,定要留下来弥补我的过错。
大师说完这些话,便孤身一人走进了山洞中。那些弟子明白了大师的决心,对着洞口跪下,恭恭敬敬地叩了三个响头,便将寻来的大石头把洞口封住。如大师所言,封得摸不透风。
大师来到了铜镜身旁,又用自己的血在铜镜旁边刻画了一个封印的符咒,随即默念起大悲咒,驱散那铜镜中的黑气。
那铜镜似是感受到了大师这般上善的灵血,倒也真的渐渐平静下来。过了一阵子,大师便坐化了。
又过了不知道多少年,山中连连暴雨,山石震动,这山洞竟在这震动之时,露出了缝隙,最终让这铜镜重现天日。
天降大雨本就是无根之水,最是干净,几番重刷之下,那铜镜周围的血咒已经模糊地看不清了,一个少女的身影又从铜镜里飘了出来。
只是她现在,黑气已经少了不少,力量也远没有当初那般大了。
她茫然地环顾了一下四周,似也不太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她喃喃地说了一句:我怎么在这?佛堂呢?
少女虽然力量削减,却也还有些能力,她找来林中的虫鸟问了方向,便恍恍惚惚地下了山,一个猎人见着她,以为她是哪个走失在森林中的女子,忙带她回去。猎人见她这般恍惚不定,以为她神智不清,不由有些惋惜,却又有些庆幸。
一个长得这般漂亮的少女,偏生不知道家在何处,也不知道家人是谁,再说有些神志不清,十分好控制。
要是再养个两三年,长大成人了……无论是娶来做自己的媳妇,还是卖给他人,都是一笔非常不错的买卖。
正是有了这般不怎么见的人的心思,这猎人倒是对着少女极好,好吃好穿的供着,寻常时候还会带她下山,去见识一下周围。
少女看什么都好奇,看什么都新奇,模样长得又讨喜,也给这猎人讨了不少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