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交流 5
作者:佛兰西斯口      更新:2020-02-28 09:20      字数:2407

由于李陵并没有宝石来替他自动翻译,所以只能听见露娜用她美妙的声音说着一连串他并不能听得懂的音符。

刚开始蒙蒋还会‘人工翻译’一下,但是几下之后他就来不急翻译了,只得认真的听她念名单。

其实一直以来,蒙蒋对于究竟要不要把珍贵的青铜器纠结无比,众所周知,战国末期铁作为金属已经逐渐出现在列国的眼中,但是铜依然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作为生活用品最为明显。此时刚刚来到异界的‘汉人’并没有固定的矿井,甚至连储存的铜锭都没有多少,这种时候,任何一点金属资源都是重要的,所以对于要不要大规模的交易青铜器皿他是很犹豫的,只是周俞给予了他这批货物,不得不带上。

来到了截然不同的世界,哪怕他们始终不明白其中原理,但也知道这并不是以前哪个中原王朝称霸一切的环境,这也代表着有全新的矿产等待自己去发现,但谁知道要多久才能发现新的矿产。

露娜的念稿,足足念了一刻钟,听的蒙蒋连头都大了几分。

不过不知道是生活需要还是什么,古人对于学习新的语言,有着较高的天赋,也就是说记忆力不错,虽然漏了几个,但大体上,最重要的一些‘货物’他都记住了。

手中握有一支毛笔的蒙蒋,已经把眼前的帛娟写满了。

上面充满了潦草的小篆以及很多一般人并不能看懂的具有个人特色魅力的符号。

类似于现代速记的手法,是大多数从底层做起的官员所会的技能之一,虽然并没有什么大用途,但偶尔还是用得到的。

由于事情突然,蒙蒋只能将这种以前交给自己副手的工作自己做。

勉强把重要的要点都记录完毕后,蒙蒋就对旁边一脸满然的李陵稍微解释了一下。

“她刚说出,兑换比例,刚才我就忙着记录。”

说完就把满是奇怪符号和潦草字体的帛绢递给了李陵看。

……

李陵只是看了一眼,就觉得头昏眼胀,完全看不明白上面写着什么,但是为了避免尴尬他选择沉默制造神秘感。

“嗯”并勉强应了一下。

……

“露淑女,不知能提供多少小麦?”

蒙蒋虽然比较满意,但还是谨慎的道。

听到这个问题,学着蒙蒋‘跪坐’起来的露娜,微笑的道:“实不相瞒,我们一些粮仓之中的小麦,都已经堆积如山,而无人问津,如果愿意接受相对来说老一些的麦,你们只怕掏空老底也没办法把我们的存货都买光。”

露娜的语气虽然平静,但是透露出强烈的自信和自傲。

这种自傲,蒙蒋拜访或者被其它列国的卿大夫拜访的时候经常看见或者展现出来。

虽然并不是特别习惯眼前这些‘精灵’的面貌和肤色,但是看的时间越久,蒙蒋就觉得眼前的佳人美丽。

“稍等片刻”

蒙蒋对露娜说了一下后,就摘下了宝石项链,放在了矮几只上。

“子策兄(李陵的表字‘住1’),虽然我们得尽快达成,但是从刚才她的话中理解,我们能当作主要货物的只有少部分,其中以器皿和布帛为主……只怕没法换取到足够多的粮秣……”

蒙蒋用忧愁的语气道。

“伯权,危急时刻,就别吝惜。

哪家家里没有几百件器皿?谁没有私有的漆器或者瓷器小作坊?这么多器皿我们用得着?买来,造起来,韦德不就是获得钱帛吗?

但是如果这次撑不过去,钱帛再多又有何用?”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话中的意思,蒙蒋立刻领悟了其中的道理。

“受教了……”

…………

重新带上宝石的蒙蒋一脸平静,让人难以琢磨透的表情道:“露淑女,我们能提供一千三百三十有四件上乘的漆器,两千五百四十有七件次等漆器。”

说着分别把上乘的和稍次的漆器拿上来,给露娜观看。

看到漆器之后露娜脸色同样平静的开口道:“上乘漆器价格不变,稍次一等少两石”

听完价格,蒙蒋微微点头继续道:“上好的丝绸纺织品五千匹,顶级丝绸三百匹”

说完侍女同样拿了样品上来。

而露娜也再次和市侩气息满满的爆出价格:“上号丝绸品,每匹十五石,顶级丝绸一匹二十石。”

…………………………………………………………………………………………………………………………………………………………………………………………………………………………………………………………………………………………………………………………

像商贾一样,讨价还价,让蒙蒋并不是特别适应,但为了功劳,他还是硬着头皮继续下去。

市侩小商一般的商讨,持续了足足半个时辰。

蒙蒋每爆出一个货物和数量,露娜就回应他一个价格。

当最后一个货物都被蒙蒋爆出来之后,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说的有些口干舌燥的蒙蒋连忙让侍女上了一杯比较少喝但是很能提神润嘴的茶。并同样给露娜和李陵上了一杯。

自觉的记录起货物价值的李陵,脸色有些不自然的看着眼前的帛绢。

虽然对于这种上十万的大数值,不是特别有天赋,但是在专门的‘学者’的帮助下,李陵算出了这笔交易结束之后所能获得的粮秣。

十五万七千八百二十一石‘精麦粉’。

而这离所需的最低要求,竟然还有足足十多万石粮秣。

‘长安’身为都城,拥有超过四十余万百姓,占地面积也极其的广泛,想要满足如此庞大的民众所需的日常用品,平日里每座仓库里的货物都‘堆积如山’,但就算如此也只能满足三四月只需。

四十余万人就算只按照不进行剧烈劳动(军事训练,修筑城墙等)一年也最起码需要一百二十万石,而半年的话,就是最起码六十万石粮食,如果算上古人因为没有足够多的油水,导致每顿吃的主食很多的话,甚至可能增多。这也是为什么经常有能动辄吃‘几海碗’米饭的古人。

…………

住1:取表字是个技术活,而且还不简单,得估计每个角色的特长和目标,有些麻烦,而又不得不取一个,因为春秋战国时期……或者说绝大部分的时候,古人称呼好友时只能叫字,名是给长辈叫的。因此请别特别在意书中出现的字,是否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古人取字的时候,往往会以未来想有所发展的方面为字,比如说想有才艺就‘x才’),除了少部分字有含义之外,其它的都是我视情况随意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