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章邯夜袭
作者:宣风楼      更新:2020-02-12 18:01      字数:3164

上回说到,项梁见秦军一味龟缩在城里,根本不敢出城与楚军迎战,他以为秦军怕了他,因此志得意满,不听宋义和范增的劝告,每天喝酒寻欢。

军纪松懈,根本对秦军没有任何防备措施。

突然,有一天一个亲兵进来向项梁禀报说,齐国派使者过来参见他。

原来是齐相田荣见项梁率领楚军西征,一路高奏凯歌,心里有些惴惴不安。

唯恐项梁将章邯大军打败以后,就要报复他不肯出兵一起攻击秦军,于是便派使者带着国书过来与项梁通好。

项梁见他书中颇多谦卑之辞,心理很得意,嘴里却道:“既知今日,何必当初。”

便问众文武:“此事我们该如何应付?”

众人七嘴八舌,大多是谴责齐国背信弃义,请项梁不要再与齐国往来。

这时,只看见下面站出来一个人,向项梁建议说:“既然齐国已经知道错了,还请武信君大人不记小人过,便不要再与他计较前事。为今之计不如派遣使者与他修好。一者教齐人知上柱国仁德,二者可使田荣心存感激,赶紧派兵来一起攻城。”

项梁抬头一看时,乃是宋义。

正烦他话多,扫了自己的雅兴,便要他作为使者出使齐国,吩咐他道:“只要田荣肯发兵来,两家便可和好。”

宋义暗喜,道:“宋某此去,必以利害说之。”

项梁修书一封,道:“你告诉田荣,若不发兵来,待灭秦后,无他诸侯之位。”

宋义连口答应,接了书信,便回本寨。

当日便带上了十来个亲随,匆匆离了大营,打马望东而去。

却说宋义离了楚军大营,虽然还下着毛毛细雨,却不管它,快马加鞭,一直往东边而走。

行了半日,看看离定陶远了,方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道:“苍天保佑!”

随从忙问何故。

宋义道:“你等有所不知,我们几个今日正似羊脱虎口,

鱼破罗网也。”

众人再问,宋义只是笑却不答。

当夜找地方宿了。次日一早,胡乱吃了些,便催促上路,不作逗留。

晌午时分,来到阳谷地界。正走之间,只见官道旁边一个大酒肆。

宋义看了道:“这般匆忙走,也有些个乏了。且在此歇一歇,顺便买些酒食吃。”

便下了马,入到店内。叫随从跟了,都到酒肆里来喝酒。

几个正当吃时,宋义坐窗口,忽见迎面道上行来一簇人马。

那簇人马飞奔过来,当中捧着一位做官的,衣饰鲜艳,与众不同。

引二十几个壮汉,都往这边来。宋义看那人,有些眼熟,寻思半日,探出半个头来叫道:“对面来的,可是高陵君么?”

那人听得,忙打住马,朝宋义道:“你是何人?”

宋义笑嘻嘻迎出酒店,望着那人躬身施礼道:“我乃武信君帐下,江夏宋义是也。”

那人道:“原来是宋公。”

赶紧下马。原来此人正是田荣身边的谋士,高陵君田显。前番他出使楚国,在亢父劝说项梁杀田假时,宋义曾见过他,故而觉得面善。

当时两人见了礼,宋义道:“我奉武信君之命,出使齐国,不想在此得遇先生。请到店中息片刻,喝几盏酒再行。”田显道:“我几个赶着去定陶见武信君,一路也走得乏了,正要弄些酒喝。”

便随了来到店里,手下人各寻地方。

宋义邀田显同桌坐了,问道:“齐国不是已有使者在定陶么?怎的又令先生前来?”

田显道:“我家相国因此事关系重大,恐先前去的那使者说不明白,故再差在下走一趟。”

宋义听了道:“只怕高陵君此去,再也见不着武信君。”田显听得,吃了一惊,忙问:“宋公怎这般说?”

宋义苦笑道:“不瞒先生说,宋某今日,讨命出使齐国,不是为了立功,乃为避祸耳!”

田显道:“请宋公明说。”只见宋义不慌不忙,叠着两个指头,说出一番话来。

却说当时宋义与高陵君田显说起出使之事,问道:“先生欲往定陶见武信君么?”田显道:“正是。”宋义道:“先生以为,此去能见着武信君么?”田显只当宋义是在提醒,项梁尚未消恨,道:“武信君虽然性傲,终不能拒我也。”宋义摇头道:“倒不为此。是武信君想见足下亦已不能。”田显问道:“此话怎讲?”宋义道:“宋某私下已算定,不出几日,武信君便将有刀光之灾。先生若徐徐行进,可免此祸。不然,定跟着一齐遭殃。请先生听我这言,切莫笑是多语。”

田显吃了一惊,道:“你凭甚推断得这几日武信君必有刀光之灾?”宋义道:“武信君率军西进,屡战皆胜:取鄄城,屠城阳,逼濮阳,围定陶,其锋不可挡。今又得斩杀三川郡守李由,更是气盛。自古道:‘军屡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武信君每日饮酒取乐,已生骄矜之色,满营将士亦都懈怠。而濮阳城里,连日却动静皆无。秦将章邯惯能使计,此刻,他必定是在暗中调兵,候得机会,便要下手。以我观来,就这几日,便要见分晓。宋某曾苦苦相劝武信君,可是却是忠言逆耳,听不得我说。没奈何,只好先管自己脱身为妙。正巧有此机会,得远离楚营,躲过这番劫难。”

田显听了,有点将信将疑,道:“诚如宋公所言,武信君危矣!”

宋义连连摇头叹息。两人又说了一些闲言琐事,宋义起身告辞。

临行之前,又再三告戒田显,千万不要急行。随引了一干人,打马扬鞭,往齐都临淄去了。田显把宋义所言对左右一说,众人都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反正此去,我们所办也不是甚么十分急切的军国大事。我等只管慢慢前走,休教冤死在那里。”

田显便带着众人,走走歇歇,慢慢前行。大半日,才走了七八里。

第二天,索性在客店里歇了下来,坐看变化。

却说濮阳城里,自打关内和太原两处人马悄悄来到,合上原有之兵,早已聚得二三十万。章邯本善将兵,如今人马比出关时更为壮大,自然欢喜。乃重新编次,再行调练。不出半月,各支军马皆已精熟。这日,有外出打探的细作回来报说:“项羽独往西进,攻外黄不得,却在雍丘黄土岗下,遇上三川郡守李由带着千余人马巡县。李将军寡不敌众,不幸为贼所杀。”章邯听得,心痛不已,垂泪道:“朝廷又少了一员良将,实太悲哀!”与司马欣等人道:“项羽此番西进,乃欲取敖仓耳。敖仓若失,我几十万军将被困于此矣。”司马欣道:“今连雨不断,必当起变化。”

连天下雨,使楚军无力攻城。今项梁诸事不问,每日只是饮酒赏舞,手下将士也多自寻其乐,无有人出来谏阻。”章邯听到斥候回来禀报听了,惊喜不已,大笑道:“天助我也!必是项梁见我屡战屡败,以为十分不堪,才这般放纵士兵们胡来。”便招各营郎官骑尉,皆来大堂议事。少顷,众人都来到大堂坐定。章邯在上位坐定。本军二将,司马欣、董翳在左边位上坐。两个援兵将首,姚卬、苏驵在右边位上坐。下面齐整整近百员将官,便是那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车郎将、户郎将、骑郎将,一个个恭恭敬敬,分两班而立。章邯见了,心中欢喜,说道:“本将在此,已忍多时。今得机会,正好发作。众人皆须奋力,切莫辜负于我。”众将谁不惧他?听得此话,都连声应“诺”。章邯大喜,就堂上安排部署,雨天道路泥泞,大小战车,皆弃之不用,留下司马欣、董翳、守护城池。将出城人马分作三起:第一拨,命司马橺打头,领步军一万在前;自与章平引马步军三万为第二拨;教姚卬、苏驵、盗巴、周类四人,总领十万人马在后接应。众人听了军令,都去准备。

次日一早,各军身带干粮,司马橺领了一万骑兵先行,章邯率马步军紧随在后。走了一天,入夜之后,前军虽已过了葭密,却离定陶尚有四十里。此时天空仍下着细雨,漆黑一片,见不得半点光亮,道路积水又不流,泥泞难行。三军将士,无不暗暗叫苦。走到四更,天色愈加黑暗,伸手不见无指。众军正当怨时,听得有几声鸡鸣,从不远处传来。司马橺心急,催促军兵快行。走不多时,只见前面灯火点点。司马橺料是楚军营火,先差两个小卒前去探看。不一会儿,他们就回来禀报说:“楚军营中,人人都正当沉睡,不见有一个巡哨的。”说话时章邯也率领大军赶到,见楚军果然没有防备,心中大喜,道:“天教我成功!”带着军马,悄悄近到楚军营寨前,拔开鹿角,大喊一声,杀进寨中,径奔中军帐来杀项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