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诱拐儿童嫌疑的二浪
作者:墨莫      更新:2020-02-11 10:03      字数:2187

“西街主要就是咱们这些乡下人进行交换买卖的地方,人多,热闹,嘿嘿!”杜二浪继续说道,他以为杜鹃第一次到镇上来,就想看看热闹:“很多其他地方的小商小贩到了赶场这天,也喜欢到高罗镇来,卖一些高罗镇没有的东西,可稀奇了。待会儿你好好逛一逛,看到什么喜欢的东西,告诉叔,叔给你买!”

杜鹃有些汗:叔啊,您知道您这话有诱拐儿童的嫌疑么?

不过听到杜二浪说有别的地方的商贩到高罗镇卖东西,倒是眼前一亮,她现在有本钱,就是没有时间啊,要在短短五天之内将四百文钱变成二两银子,可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要知道一个四口之家,全家劳动力,一年挣下来的银子也只有这个数。

若是学着其他商贩那样跑到别的地方进了货回来卖,也是一条出路!

想到这里,杜鹃就兴致高昂起来,大步跑到杜二浪的前边,说道:“二浪叔,快,咱们快去看看吧!”

真是个孩子呢!

看着杜鹃一下变得生机勃勃的小脸蛋,杜二浪在心里笑道,却指了方向,带着杜鹃往那边走去。

一路上,杜鹃只有一个发现,那就是人越来越多了!

站在西街街口,抬眼望去,全是人!

我的娘啊,这是赶场吗,是赶人吧!一三五的场,难道天天都是这么多人吗?

望着摩肩接踵,人挤人的街道,杜鹃有些欲哭无泪:叔啊,我后悔了好不好,咱们回吧!

杜二浪却兴致勃勃的,一边小心的护着身高不够,体型不够的杜鹃往里面挤去,一边还能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哪里热闹就往哪里钻。

杜鹃却觉得有些头晕脑胀,好不容易停下来站定,就听见杜二浪嘴里说道:“兄弟,生意怎么样啊?”

定睛一看,杜二浪已经把她带到一个小摊前面,摊主是一个年纪和杜二浪差不多大的男人,长的却是属于比较清秀类型的,收拾的挺干净利落,小摊儿用一个架子支着的,铺了一块靛蓝色的粗布,上面放着一些发钗,发簪,耳环之类的女人用品,还有一些看起来工艺不怎么好的手帕。

摊子旁边站了好些挑选钗环的妇人,看样子生意不错。

“还行啊,多谢杜大哥前些日子的指点啊,否则我这小摊儿也要开不下去了!”摊主一看到杜二浪,就咧开嘴笑了,看到旁边站着的杜鹃,问道:“这是你闺女啊!长的可真俊!”语气很真诚。

杜鹃在心里吐槽:长成我这样的还算俊,摊主,你这眼神可真不咋滴!

杜二浪却比夸自己还要开心:“俊吧,这是我侄女!来,娟丫头,叫竹子叔!你竹子叔可是读书人!”

杜鹃恍然大悟,难怪这摊主的气度看起来和一般人不太一样啊。

“竹子叔!”杜鹃乖乖的和摊主打招呼。

打完招呼之后,她就后退一步,将空间留给两人,自己则是好气的看着摊子上的首饰。凭她现在的眼神当然看不出这些东西的好坏,可是对比着小摊上其他女子头上身上带着的首饰,还是能够看出来这摊子上的东西要精细许多。

“杜大哥今天怎么有空到西街来,你一向不是都待在北街的么?”竹子叔一边麻利的给一个妇人包了一对耳环,找了零钱,说了一句“下次再来啊”,一边问着杜二浪。

杜二浪往边上站了站,腾了地方出来,嘴里笑道:“我侄女还没来镇上玩过呢,带她过来玩玩!以后我侄女有事儿啊,就直接来找你,你可不要装作不认识啊!”

杜鹃听到杜二浪这样说,再一次升起暖意:原来二浪叔到这里来不是为了和他朋友叙旧,他这不是养侄女,而是在养女儿呢。

“哪能呢!”竹子整理着摊位上的东西,嘴里认真的回道:“你看我是这样的人吗!”

“哈哈!”杜二浪爽朗一笑,然后问着身边的杜鹃:“娟丫头,看上什么了吗?叔给你买!”

“哎呀,那要你出钱啊,娟丫头是吧,来,看上什么,自己拿!这是竹子叔给你的见面礼!不要客气!”又送走一个客人,竹子笑眯眯的说道,让人觉得很亲近。

杜鹃突然觉得自己知道了为啥竹子的摊位面前这么多女人了!她刚刚还听见一个女人的吸气声!

唉,果然,看脸的做事不仅仅只会发生在现代,古代也是一样的啊!

“不用了,竹子叔!二浪叔也真是的,哪有第一次见面就找人家要东西的啊!”杜鹃不好意思的笑笑,拉着杜二浪的衣袖,说道:“竹子叔,您忙吧,我让我叔带我去那边看看!”

杜鹃到底还是不习惯古人动不动就送见面礼,忙不迭的就拒绝了,而且,人家这是做生意,若是动不动就送东西出来,生意也不要做了。

看着竹子摊子上精巧的首饰,杜二浪猛然间想起杜鹃家人的品行,想着自己给杜鹃卖的东西会落在杜长松的手上,就觉得像是吃了苍蝇一般恶心。

“对!竹子啊,你忙,我们走了,我带杜鹃吃东西去!有空咱们兄弟一起喝酒!”杜二浪想通了,忙挥挥手潇洒的带着杜鹃走了。

竹子怎么留都留不住。

离开了竹子的摊位之后,杜二浪就带着杜鹃去吃早饭,特意走到里面的一个摊位上坐了下来。

“这家的豆皮很不错,今儿尝尝这个,以后有机会,叔带你去来月楼吃,他们家的东西,那可真是好吃呢!”杜二浪坐下来,点了两碗肉丝米豆皮,笑着和杜鹃说道。

“好呐,客官稍等!”老板大声应道,听到他的介绍,爽朗的接话:“那是,我们家的豆皮啊,不是吹的,方圆三百里可没有比我们家做的更好吃的了!”

豆皮这种东西,寻常的时候,可没人愿意做,一是费时间,做一顿吃的,没一天工夫可是做不好,二呢,就是费功夫,要先泡米,然后磨浆,接着制坯,最后切片。一般也是到了冬日农闲时候,才会有勤劳的妇人做一些保存着。晾干之后的豆皮可以保存小半年之久,是冬春青黄不接时节的主要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