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后,丁组的比试结束,最终获得到秦军铁骑学习名额的只有二十人。这个名额已经算是不少了。大秦铁骑向来是所向披靡,毕竟所有大秦的子民都想着进入铁骑为自己一生的光荣。
.
再者,魏国投降不过五年,人心不稳。还有着一些想要复国的狂热分子在其中,难免要对人员逐一筛选。此时的大梁更像是一座牢笼。进容易,想出就难上加难了。所以像这种机会,大秦是不会轻易施舍的。
.
这些大梁城中的贵族有三种,第一种使原本魏国的贵族,魏国战败主动投靠过来的,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齐雄的父亲;
第二种秦国派来接管大梁城,用以监察,稳固民心的,官位最高者当然是贤广侯了。当然公主殿下来这的目的同样如此;
第三种就好像左荆的父亲一样,是魏国投降后提拔起来的,无权无势。
.
这些人将自己的孩子送入贵族书院,一是让自己的孩子有个大好前途,运气好的话,还能父凭子贵也说不定;另一种呢,无非就是让朝廷放心。表达自己没有半点反意。
.
这一天,无论是学子还是学子家中的父母,都出门来到此处。原因是,贤广侯会亲自宣布能够到铁骑进修的名额获得的者。
.
莫戈:“各位大梁城中的百姓,大家好!我是博望书院的院长莫戈。今天我们这里,会有些学子有机会为大秦效力,前途远大。这是他们的光荣,是我们的光荣,也是大梁城的光荣。
好了,大家仔细听好。”
.
贤广侯:“书山院:颜亮、文夫、张冶;丹阳书院:孙不易、江兰、石勇、孙坚......;博望书院:赢季曼、武空、古通、赵完、郎直、齐雄......”
.
郎直思索道:“书山院三人,博望六人,丹阳独占十一人。不得不说这丹阳书院武力强盛不凡!”
.
魏善:“大哥,我就说你一定会进的。没错吧!不行我得赶紧回去将好消息告诉父王他们。哈哈!”
.
说完便拉着郎直要回府去,郎直顿时无奈道:“你这个脑子,怎么总是忘东忘西的。要回去,你也要听完接下来比赛的顺序啊!”
魏善傻傻道:“对哦,我忘了!”
.
莫戈运起内功说道:“大家静一静,我要宣布今后的比试顺序。第一场,博望书院,郎直对博望书院,齐雄;第二场,丹阳书院孙不易对丹阳书院石勇;第三场,书山院,颜亮对丹阳书院江兰.....”
.
魏善:“竟然是齐雄那小子,真是冤家路窄。不过也好,大哥你可得好好教训他一下。”
郎直:“你放心好了。走,咱们回家。”
.
“郎直你给我站住!”
郎直寻声望去却是一名小姑娘站走过来,还有些眼熟,就是想不起来在哪见过了。不过魏善却是一眼就认出来了,毕竟当初她可是挨了人家一巴掌的。
.
魏善:“大哥,是那天被你吓走的那个小女孩。”
听魏善这么一说,郎直也想想起来了,对与这个比自己还要小的孩子也是无可奈何了。暗道:“这还没完没了了!”
.
女孩:“郎直你偷袭张涛师兄,卑鄙的获得了胜利。上次还扮鬼吓我,我不会放过你的。师兄就是他,他欺负我。”
.
郎直见她叫师兄,这才像后面看去,一位身材高大的男子走了过来。说道:“我是书山院的张冶。此次前来是像你下战帖的。”
.
郎直颇为疑惑道:“这位师兄,我想你应该明白,那张涛远不是我的对手。而且我那日吓他实属无奈之举。还请见谅”
.
张冶笑道:“不要误会。张涛的实力自然清楚,我来此的原因不是因为他,至于这个小家伙,平时被我们师兄弟惯坏了,得罪之处还望见谅!”
.
郎直:“既然如此?”
张冶:“我看过你和左荆的比试。我希望在以后的比赛中能和你比试一番。”
郎直释然道:“既然如......”
.
没等说完,就被一道不和谐的话打断了。
“呦,仇人不少啊。不过你等不到和他比试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