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是老马吗,我龙小井啊,你今天有没有时间啊,我有事找你啊。”
“龙小井是你小子啊,是不是你自以为又淘到什么宝贝了?是不是又让人涮了?”这个老马,在电话里和龙小井打荤。
龙小井打电话的这个老马,是全国闻名的大收藏家马伟都。
马伟都,北京一家博物馆创办人、馆长。曾任职于中国青年出版社,发表小说、报告文学等上百篇。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2008年1月1日,马伟都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授中国文物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这是《百家讲坛》首次推出此类节目,也反映了当今国家重视文化、重视历史的潮流。
龙小井和马未都成为老朋友,是因为马伟都曾是一家权威文学杂志社的编辑,参与过《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电视剧的创作,而那时龙小井负责报纸一个关于影视的版块,一个在影视界忽悠,一个新闻界折腾,相互利用,就是在那期间,龙小井和马伟都认识并很快成为好哥们,之后,两人来往很多。
马伟都是个很理性的人,搞了一阵子文学后,他看准时机,毅然结束了10年的文学生涯,转向了收藏界。
马伟都曾对龙小井说,在北京,可以说他赶上了最好的收藏时机。龙小井很佩服马伟都的超前眼光。
也是啊,马伟都开始收藏的时代,别说是一般的家具等收藏品,就是相当一级的文物,也十分不值钱。那个时候,搞收藏,只要舍得花功夫,很容易买到后来让人瞠目结舌的宝贝。每每看着马伟都那一屋子宝贝,龙小井直拍脑门子,自己怎么就没早点进入这个行列呢。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经历过破四旧立四新的人们,有几个懂得收藏价值。很多人认为自己家里的家具太旧了,摆在房间里丢人,就匆忙卖掉这些家具,好换成现金来购买电视机之类的新潮玩艺。
就在这时,马伟都慧眼独具。
可以说,他花最少的钱,买到了最有价值的收藏品。
比如一把清代某大家族用的黄花梨木椅,他当时在小摊上花30元买的,现在价值300多万元。
那个时期,马伟都可以说是如鱼得水,越买越上瘾。他把工资,差不多都用到在别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买“破烂”上了。
北京的报国寺、古玩城、卧虎桥、丰台区城南、甘露园、潘家园、琉璃厂、太阳宫,等等,凡是能淘到宝贝的地方,都留下了马伟都的足迹。那时候他可没有宝马,而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
短短几年间,他买的“破烂”,家里摆都摆不下,后来借了个旧房间当仓库。只要地摊上有的,他就是借钱,也要买回来。
那可都是真品、珍品啊。
因为龙小井的职业,和马伟都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平时来往很多,相互经常聚会,无话不谈,要不然这么一个大收藏家,怎么龙小井一上来就称呼“老马”呢。
后来,就是受马伟都的影响,龙小井加入到了收藏者的行列。虽然是小打小闹,可也收了一些真品。当然他也上了不少当。
马伟都刚才在电话里如此和龙小井打荤,用了“龙小井自以为淘到宝贝”这个说话,自然是有来历的。
龙小井爱收藏,可在这方面,实在是个半菜。特别是前些年,他刚入道的时候,没少弄笑话,曾经花8000块钱在潘家园买了一对实际价值60块钱的所谓“青花瓷”瓶。
不过,那是龙小井过去的走麦城经历,现在,一般的骗子骗不到他了。
“呵呵,老马,这回我还真又淘到宝贝了,不过不是字画古玩,而是两个南瓜。哦,还有一棵玉米杆子。”
“什么什么,两个南瓜?玉米杆子?龙小井你开什么玩笑!昨晚上跑哪儿晕去了,弄到现在还说胡话!”
“不是开玩笑,老马,是真的,今晚我请你喝酒,你早出来会儿,吃饭前到我家来看看这几个东西。”
尽管老马还是不相信两个南瓜和玉米杆子有什么收藏价值,但到龙小井家来坐坐,还是愿意的,毕竟两人是好朋友啊。
“好吧,龙小井,要是你涮我,用这话茬来灌我酒,看我怎么收拾你!”
龙小井放下电话,复又端起茶杯抿“六味养生茶”。
一边抿着,一边继续在电脑上浏览一家网站上关于田园基本建设的内容,想弄些材料以后作为建设自己的家园的参考。不过越看,越觉得上面的内容实在是太一般了,基本上都是老生常谈,摆脱不了陈旧观念,龙小井看了不解渴。
鼠标轻点,关掉!
接着打开一家文学网站,倒不是龙小井喜欢这上面乌七八糟的东西,而是他的好朋友丁大宝爱鼓捣这玩艺,在上面发了几部小说,可是没一部走红的,几乎全是太监作品,可丁大宝乐此不疲,一天鼓捣三四千字,拉了一帮子哥们在上面忽悠。
眼下他发的这部小说十几万字了,也没怎么见起色,不过人气还是有一点的。这是一部乡土小说,写的是农村故事,还带点玄幻色彩,有些章节还是那么回事,特别是农村生活,很真实,里面的人物,也活灵活现。因为这个丁大宝,就是从农村出来的。
看了一会儿,龙小井忽又想起,该给QQ上的朋友回个话了,于是点开QQ,一个个回话,最近太忙,不能聊天,请哥们姐妹原谅啊,云云。
这时候,屋门处传来开锁声,龙小井从熟悉的声音听出是妻子凤儿回来了。
凤儿勤劳、善良、贤慧,为人实在,一进屋,吓了一大跳:客厅里,怎么摆着这么大的两个南瓜?还有那么长的长着一大串玉米棰子的玉米杆子?
这时候龙小井从书房出来了,到了客厅,对着一脸惊呀的凤儿道:“农科院的一位朋友,新种的太空南瓜和太空玉米,我不是给他们发了一个头版头条吗,他们送两个南瓜给咱们尝尝。还有那棵大玉米杆子,也是他们送的,说是让咱们摆在家里增加点田园色彩。”
“噢。”
凤儿把采购来的物品提到厨房里,顺便拿着一把晚晃晃的十八子不锈钢菜刀出来,走到那个小牛犊大的南瓜前,瞅了下位置,照准南瓜尾部,举刀就砍。
“哎哎,凤儿你要干什么?”
“你不是说这是太空南瓜吗?我砍一块,中午烀一下,尝尝什么味儿。”
凤儿和龙小井一样,也出生在农村,对南瓜情有独钟,平时没有少吃,可这太空南瓜还没尝过。
龙小井赶紧伸手抓住凤儿握刀的手,打趣道:“夫人,刀下留情!”
凤儿不解,道:“你这南瓜弄回来,不就是吃的吗?”
“不是啊,是卖钱的,我还想要卖个好价钱呢。”龙小井道。
凤儿还是不解。因为,在凤儿眼里,龙小井简直是个书呆子,哪里会做什么买卖。再说了,两个南瓜,就是个头大,可要是论斤卖,又能卖几个钱,眼下南瓜每斤一块五。
不过,凤儿对龙小井的话,向来是认真听的。龙小井这样说,肯定有他的道理,她也就不再打吃南瓜的主意了,看着南瓜和玉米杆子,道:“这年月,什么新鲜事都有,南瓜都能长这么大。还有那棵玉米杆子,长了这么多的玉米棰子,在过去哪里见到过这个。”
“是啊,以后啊,还会有更新奇的事情要发生的,你就等着吧。”
龙小井难得在家里吃饭,中午,凤儿特意做了一顿好饭,四菜一汤:红烧皖鱼,鸡蛋炒西红柿,肉片炒茄子,凉拌白菜心,大骨头棒汤。主食是天津小站米饭。还特意斟了两高脚杯长城牌红葡萄酒,两口子对饮。
多日没吃妻子做的饭,龙小井吃起来是满有味道的。
中午,在席梦思床上进行一番……
下午4点多一点儿时,楼下汽车马达声响起,龙小井从窗户探头一看,正是马伟都的那辆黑色宝马。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