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祥兴二年(中)
作者:受伤的害虫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411

里吉不得已宣布退位,于是诸王们如约奉撒里蛮为帝告于术赤兀鲁思和海都处,拥立撒里蛮的行为虽然得到阿里不哥幼子明里帖木儿的支持,但阿里不哥之长子药木忽儿和一些叛王却是极力反对。脱脱木儿企图以武力迫使药木忽儿服从,反被药木忽儿击败擒获。药木忽儿与昔里吉议决,杀死脱脱木儿。

脱脱木儿被杀后,撒里蛮自知实力弱于昔里吉,自愿去帝号,被昔里吉剥夺兵权,夺去属民。撒里蛮的部下纷纷往投元军伯颜处。

元军一时气势大盛,又因此获得了大量的辎重,暂时不用大都的忽必烈再烦心了。但是海都的去向却让人难以琢磨。

阿术为了进一步防止海都和昔里吉等叛军勾结,索性率兵赶到亦集乃城附近驻扎,主要防范塔什八里正在狩猎的海都大军。

但是突地一闪,海都一部竟然消失,数日后,在玉门关一带出现,并且仰仗骑兵的优势,顺着沙州路、肃州路、甘州路和永昌路不停的东进。所过之处,不降则杀之。在永昌路血洗金山,三日之内攻下凉州城。在兰州停下了脚步,却有不知道他要去陕西行省还是宣政院辖地的青海等处。

相较于骑兵而言,阿术只能在后面紧追不舍,已近五旬的阿术很快的就被拖垮了身子,但是一直强行压制住消息,害怕动摇了军心。

这种情况之下,岭北行省地暂时稳定,却换来了哈密力一带的动荡,不知道是福还是祸。但是对于忽必烈而言,是喜忧参半,比起一直在岭北和甘肃行省作战的军队,无论是宣政院辖地或者是陕西行省,他们太平的日子已经过了很久了,论起战斗力来说,肯定不是海都的对手,只得庆幸的是,不用在想着往岭北行省等地运粮了。也可以暂时解决一下京城的困境。

但是陕西行省地危机正在加大,却是必须要考虑的。

忽必烈在想着西北之事的时候,传来杭州被袭击,水军全军覆没。知道此事不能善了。必须要派遣更多的水军与宋军决战,否则海事不靖,将永无宁日。

于是,遣风州经略使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立为使节。

前往日本交涉。斥责其侵犯大元地婿国高丽。并要求其赔偿道歉。并且上表称臣纳贡。日本若是照做。则可将其列为不征之国。永享太平。

二人由高丽上船去日本。在七月初四到达日本。来到京都。却看见有一儒雅文人高而上座。模样似颇受礼遇。待到介绍时。才言道其是大宋信国公之弟。文壁一直在京都做客。不但当时日本执政者北条时宗对其待为上宾。而且还告诉二人一个惊人地消息。就是在开封地那个赵显是假地。而真地德佑皇帝。也在日本做客。不日。将护送其下江南就位。

风州经略使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立二人当时面如死灰。情知不会放自己活着回去。只是破口大骂。北条时宗随即将其斩之。并将其带来随从双耳和鼻子割了下来。用石灰炮制后一起送将回去。

并回书。曰:“高丽乃是日本宿敌。而元却庇之。吾偏要护佑宋帝。杀高丽蠢贼。若是来犯。五年之前就是榜样。”文壁并嘲笑道:“连真假都分不清。还能做皇帝吗?早些回草原牧马为是。省地贻笑大方。”

风州经略使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立二人所带地随从掩耳鼻而回。口不能言。只是将回书呈献大都。生怕被盛怒波及。竟然不敢面见皇上。

忽必烈大怒。在大殿之上狂喊是耻辱。并将当初卫护瀛国公府地侍卫一一关进大牢。严刑拷问失职之罪。但是表面上却是不敢声张。更加不敢轻言废立。只好将错就错。就当他是真地。

但是一时之间,也不敢轻易地调水军南下迎战姜明的赤红军船队。只是严令高丽皇帝号令所有高丽臣民劳作,日夜赶工制造战船,只是在船厂周围多了许多的护卫战船和士卒。防止日本人的偷袭。

但是姜明早就知道这件事情了,郑虎臣的不知去向,正是被姜明派来了日本,用手雷吸引北条时宗的眼球,用金银物品来招募武士或者浪人。不断地骚扰高丽船厂和沿海诸地。被高丽人称之为倭寇。

凭借灵活的动作,和大范围地转战,让高丽一时疲于应付,高丽的皇帝王一直想自己地岳父求救。终于得到许可,只要高丽赶工战船,就可先平日本,在攻江南。高丽皇帝

才鼓足干劲。昼夜不停的赶制战船。

并将本国留用地大约三百艘新造大船交付于元军使用,但是导致了国内百姓的不满,再加上日夜不停的劳作。却没有什么报酬,只是一日三餐的待遇,于是有了反抗,王感到了危机。

为了平复民心,王特地放出风去,言道,大元的皇太子真金有高丽的血统,到时间太子真金即位,蒙古人所占的那么大的地方就都是高丽人的土地了。从此高丽子民就不用再受到苦难。而现在的艰苦正是为了子孙所想。

为了高丽人控制整个蒙古帝国所做准备,又说出几个蒙古大将的名字,都说是有高丽人的血统,正是为了高丽崛起而正在做着努力。

这一番的鬼话本来是放在那里都不会有人相信的,但是偏是天天生活在半岛,一直没有出过山的高丽人相信了。并为之鼓舞庆贺了一番。以此表达了高丽人即将统治全世界的兴奋之情。

事情就这么的过去了,但是高丽进献给忽必烈的三百余艘战船虽然在高丽人的眼里很多,但是忽必烈还是知道太少只能作为守卫,而不能决战。只是将船上配置好水军后严加操练,驻守在宁海州和旅顺口两个地方,以随时卫护大都。

那么只能眼看着姜明在嘉定府示威,装作不在意的模样。只是想拖过这段时间,等农业丰收,天气再冷一些的时候,那就可以暂时松懈对西北的防守。再令伯颜回京议事。

已经近了八月,福州城仍然在大宋的手里,虽然有时间是阴雨连绵,但是凭借城墙高耸和城内充足的粮草,张弘范一直没有把福州拿下来,只能留下自己的弟弟张弘正在这里僵持,自己回开封述职和争取援兵了。

天气炎热起来,很大程度的影响了被困在潮州一带的元水军。本来就是正在观望的范文虎和张僖二人,早就看出事情有些不对,他们所在的潮州虽然相对的比较安稳,但是惠州已经出现过一次叛乱,还是由李恒亲自率领大军镇压下去。

但是英德、清远两地已经相继宣布归宋。领头的正是凌震和王道夫二人。奏报上去后,下来,二人都被封侯,暂时册封为梅岭正副大都督。待到再有功业另行封赏。

心里就不可避免的有些焦急起来,特别是范文虎。每天都问张僖是否把自己的家眷隐匿起来没有,其实张僖就根本没有动作,只是一味的应付着。

由于南方的酷热,长年在北方的一些将领有些受不了,天天袒胸露背还是觉得骨头都快被烤化了。

纷纷叫嚣着要回到北方,范文虎和张僖二人也乐得他们走,反正也带不走一兵一卒。有的领着本部的战船往东而去,试图闯过宋军之间的缝隙逃走,但是总是逃不脱赤红军沿路撒下的斥候,因为每队斥候都带有两个望远镜。至少可以事先发现敌踪,所以几乎每个逃走的元军战船无一例外的都遭受到了袭击。

能逃走的几乎是没有,最后要出发的元军将领发现了端倪,连忙还是回到了朝阳内海中不敢出来。几个自持有后台的万夫长,竟然将船托管于范文虎,自己径直走陆地上广州,准备从哪里回到北方去。

看到时机成熟,范文虎一天晚上大摆筵席,说是庆祝自己在潮州又收了一名小妾。算是庆贺吧,把元军千夫长以上的将领全部请了过来吃饭喝酒放松一下。但是却让张去暗地里布置一切,准备起事。

酒过三巡,范文虎举杯说道:“我等身为汉人,理当匡扶宋室,当初降之,是不齿于贾似道的为人,现在贾贼既然已经伏诛,我等仍要为大宋尽忠尽力。”

正喝酒的将领们还以为范文虎在说什么笑话,怎么可能一降再降这么反复无常呢?出尔反尔这件事,一般是为人所不齿的。

正要说笑,范文虎酒杯一掷,顿时上来了几百名亲兵,将他们围在了中央。前来吃酒的人那里带的有兵刃啊,就算几名亲兵,也早早的被人看了起来。当下几个蒙古的将领就被砍了脑袋。众人都不敢再出声了。

但就在这个时候,张僖站在范文虎的背后,一刀将其砍倒在地。面无表情的擦拭着兵器上的血迹,而后者瞪着一双死鱼般的眼睛,似乎有些不相信的看着张僖,搞不明白到底是为了什么?(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