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赶到焉耆的是高节度使的队伍。焉耆派出的第一支突围队中,曾有人惊马乱跑,可等马跑得筋疲力尽慢了下来,骑手就勒转了马头,向自己的目的地跑了下去,他还是忠诚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高节度使收到了焉耆受困的消息。
茉莉在城楼上所见的沙尘中的军队,就是高节度使所带的人马。在城楼上的人看见他们的同时,石国的探马早就发现了他们的行踪,并且迅速作出了应对。石国军队调度有法,他们保持着对焉耆城的铁桶包围,同时在高节度使的军队进入战场前就集结起了一支精锐部队,趁着敌手远路而来,立足未稳,发起了迎头痛击。。
高节度使此行来根本就没有做好打仗的准备,刀马也放下了多年,未免荒疏,穿起铠甲都觉得沉重了。而他那大将的铠甲却吸引了无数的敌兵的弓矢。乱军丛中高节度使身中几十箭,就连面门上也插着好几支,十分可怖。
主将阵亡,这支队伍就成了无头的蛇,只能坐以待毙,幸亏高节度使手下还有几个十分器重的中层军官,幸亏韩青识那天也在队伍中。
听到此处,锦书忍不住叫起来:“怎么这事里还有他?他没事吧!”
守云按住了她的后脑,示意她稍安勿躁:“宜春侯安然无恙,皮都没有擦破。。”
锦书这才放下心来,听守云说下去。
韩青识原本是被守云关在小果园里的,可如果那种地方能把他关住,他也不是韩青识了。高节度使出发前夜,韩青识翻过栅栏跑了出来,躲进辎重车里,用他的话说,是要“突然出现在锦书和高献之面前,把他们吓一跳,让他们知道我的厉害”。队伍上路才半日,他就在车里憋得呆不住,一下跳了出来,先把守卫辎重车的士兵吓了一跳。。
这支队伍里的辎重车全部被分成若干小队,由几名副将分别押送。而负责那辆辎重车的恰好是韩青识曾经的“手下”,曾经陪他胡闹过的亲卫队里的一员。有他在就好说话了许多。他应了韩青识的恳求,不把他偷偷跟出来的事情报告给高节度使知道,还找了套小兵的衣服给他穿上,找了匹马给他骑,保证他舒舒服服地到焉耆去。
高节度使阵亡后,全军一时间散沙一盘,节节溃退,那些副将们也知道此事不可为,正努力地收拢人马后撤,只有韩青识见不惯败退,逞强好勇,摘下高节度使的头盔扣在自己的脑袋上要独自冲锋。。当然是被几个副将合力制住了。他们抬着高节度使的遗体,架着不老实的韩青识,领着残部向西逃出三里,才与高献之的队伍会合了。
高节度使虽然不许部下与其他小国的军队硬碰硬,无形中消磨了部队的战斗力,但是他们稳住大局,徐徐撤退的本事倒是见长了。队伍迅捷地收拢,后退,有章有法,没落下一辆辎重车,除了高节度使的阵亡大伤了队伍的元气外,士兵的损伤倒不大。。
老帅阵亡,少帅就成了老大,谁都得听从于他。这是军中不成文的规矩,人心里做下的规矩,并不需要等朝廷颁下敕令来任命。高献之当仁不让成了合兵后的这支队伍的主帅。他命人放开了韩青识,两个人蹲在沙地上用马鞭划来划去,商量了一时半刻就定下了战术。
父亲的阵亡还未被高献之真正接受,他甚至觉得这是一个玩笑,哪怕看见父亲刺猬似的躺在自己面前,他还不相信这是真的,也就还未开始撕心裂肺的悲伤。。他胸臆间满腔的是复仇的热情,好像打赢了这一仗,父亲会活过来,锦书的伤也会瞬间消失,一切都翻转过来,像没发生过。
平常与韩青识胡闹,掂过他的份量。现在高献之想的是他需要韩青识这个帮手,至于韩青识是什么宜春侯,皇帝老头的外甥,他也顾不上。他对韩青识说:“你要小心,拿出以前我们两个打赌时的认真来就行了。”韩青识有勇气带十个人去打几百人,现在给他几百人,他就敢去给上万人的大军捣乱。
也只能是袭扰,以百对万是鸡蛋碰石头。。可韩青识还是有本事让他们难受。他带领的人马隐蔽在沙漠里,随时随地地休息养足了精神,随时随地地呼啸而来,策马跳过营地边的鹿角丫杈,踏翻石国士兵们正在生火的炉灶,踩破他们的水囊,提起扔在灶边的粮食袋子,如果顺手,还要用长矛扎死几个人。做完了这些坏事,他们拍拍屁股拍拍手,呼啸而去。若石国军队派兵去追,韩青识就会将他们引入流沙带。这条狭长的断头流沙河好像是专门给大部队预备的死亡陷阱。高献之引兵在流沙带周围布下了口袋阵,等石国来追赶的军队先部踏进口袋阵,高献之就把袋口一扎,把剩下的人全部赶进流沙,用弓箭,用长矛,用人墙,不留一个活口出去送信。。反正高节度使此来送的就是粮食和军器,这批辎重落在了高献之的手里,他腰杆也硬了,有得是资本,将石国大军化整为零地全部推进流沙里。
派出去的队伍无一例外地失踪,还是整队整队失踪,没有一个人回来。此事很快引起了石国大军的恐慌。他们开始收缩营地,把帐篷一个挨一个扎起来,间隙小得跑不过马。。士兵们挤在一起,轮流值班,相互提醒,吃饭的时候都惶惶不安地四下张望,生怕韩青识忽然飞马而来打翻他的饭碗。
可怕的是,石国军队倾国而来,十之八九都围在了焉耆城下,原想速战速决,没料守云守城有法,打乱了他们的计划,只好让剩下十分之一的人马运送粮草。而这条粮道却被高献之发现并截断了,本该送进石国军营里的大批粮食,被高献之据为已有。食敌一粟,当吾十粟。眼看着粮食垛一日比一日矮下去,每个石国士兵初到城下时的赳赳猛气都烟消云散了,开始向神明祈祷战争早些结束,不管是以哪方胜利的方式结束,只要自己能安然走出战场就好。。
--------------------------------------------------------
所谓“三百六十行”,白某的《酒醉良天》只写了酿酒一行,想知道更多古代行业的秘闻情事么?酒行、扇行和伞行,到底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请关注白某与朋友们创作的同系列文,《酒醉良天》、《雪扇吟》与《苏幕遮》。
本文乃是调笑工作室荣誉出品,工作室其它作品开列如下:
绮白
《酒醉良天》:http:///book/38215.html
阿荧
《寒烟翠》及外传《雪扇吟》:http://nvxing..com/book/34897.html
《十二夜记》:http://nvxing..com/book/43210.html
姬无双
《莫遣佳期》:http://nvxing..com/book/36369.html
《苏幕遮》:http://nvxing..com/book/41096.html
鸡丁
《三君过后尽开颜》:http://mm.qidian.com/MMWeb/1169674.aspx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