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徒陷深围恩难弃
作者:绮白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981

锦书打骆驼血的主意也不在一时半会儿的。因为白马是守云的坐骑,又颇具灵性,她不能杀也不忍杀。因此早在她看见骆驼时,就想起高献之曾经说过,在沙漠中断水缺粮时,就靠宰骆驼饮血吃肉走出去的。那时她便像守财奴抱着自己的金元宝坛子一样,不胜爱怜地拍打着骆驼那干瘪的驼峰,心中又有了底。

而宰杀骆驼的建议,这几日来锦书几乎每天都要提个三四回的。法玄大师呢,慈悲为怀,不忍杀生,声言宁可渴死在沙漠里也不能造杀孽,更不能容忍锦书造孽。

锦书抿了抿干裂的嘴唇,只能拿出大义凛然的样子来,行诡辩之实,告诉这位大师:“西行求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佛光普照,拯救水生火热的大盛王朝的百姓们。可是大师若走不出沙漠,就不能完成使命,这才是罪孽呢,活一条性命,这只是小慈悲,就连大师和我两人的性命,都不在话下,与传经布道的大功德没法比。为了大功德,就让骆驼舍生取义吧!”

显然锦书是说中了法玄大师的心事,这老和尚就怕走不出沙漠自己苦修了十几年,到头来还是无法将西方的正宗佛法引入中原。经她如此一说,铺垫了这么充分的理由,他便也松动了,只是一时还是不忍见血,便说要留着骆驼作脚力,要杀也只能留到最后时刻,能不杀,还是不要杀。

可这最后的时刻到底是什么时候呢?是不是到了连拔刀的力气也没有,连水到了唇边却张不开口的时候才算?那么确实还不到这份上呢,可锦书坐在马上东倒西歪之际,还是忍不住时常探手入袖,握一握匕首的刀鞘,眼光在骆驼身上打转。在枫陵镇时,杀鸡剖鱼这种活都是桑晴晴做的,她可总来没干过,第一回杀生就碰上这么大块头的骆驼,她还真得好好计划计划。

正当锦书的眼光在骆驼的脖颈上落定时,沙漠里风向一转,似乎带来了一些好久都没听到的动人的声音。

那是人声喧嚣,许许多多的人在呼喝着,马蹄子重重地踏在沙地上,这声响先是恍如梦境一样恍惚飘渺,让锦书以为又是自己恍惚里听见的幻声,在空寂的大漠里行路,最宝贵的就是伙伴的絮叨了。人声可以带来意料不到的安心感觉。

可法玄大师突然变色,在骆驼背上东张西望,似在寻找声音传来的方向,又似在寻找一条藏身的沙沟。他看起来并不像锦书那样欢迎这种喧嚣。

前方的地平线渐渐腾起了烟尘,是不知其数的马蹄扬起的细沙。烟尘越来越大,越升越高,一支马队从烟尘里冲了出来。

“快跑……快跑……”这位大师手忙脚乱地拉住骆驼头部的缰绳,却因为实在太紧张而乱拉一气,弄得骆驼不知道到底该左转还是右转,生气地仰天大叫了一声,站定不动了。骆驼的叫声很有穿透力,将锦书从迷蒙中惊醒,一个没坐稳掉到了沙子上。

“这是怎么了?”她抹着脸上的沙子问老和尚。

“是突厥的军队,罪过啊罪过,这群心里没有佛祖的蛮子,总是拦截过往商队,抢劫财物,抓壮丁去给他们当奴隶。”

“哦?大师放心好了,我们身上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更没有壮丁啊。”锦书觉得自己已经到了那最后的时刻,已经累得爬不起来,干脆坐在地上喘气。壮丁?女子不能算吧?老头也不能算吧?

法玄不等锦书说下去,就催促她快些上马,“他们也劫掠女子!快逃!”他从骆驼架上翻出一件东西来,往破袈裟里一塞,转而又去勒骆驼缰绳。

“呃……大师还真有值钱的东西啊?”锦书愣了愣,没奈何地爬上马,跑出几步回头一看,见法玄大师的骆驼还别别扭扭地站在原地。

“快跑快跑,不必顾及贫僧!”老和尚在骆驼背上跺脚,还一劲冲锦书摆手。

这老和尚曾经救过锦书的命,还是这么位大德高僧,到了危急关头,锦书怎好抛下他独自逃生——即使逃过了突厥军队,也难保能逃出渴死的结局啊。锦书勒转马头跑回去,跳下马来,要将法玄大师推到马背上去。

法玄大师却不愿上马,他死死拉住骆驼的缰绳道:“驼架上还有经卷,不能舍下啊。骆施主自管去,贫僧于他们没有什么价值,他们不会为难贫僧……”这位大师好像不肯上轿的新娘子,急坏了锦书这个喜娘了。

正在这么推推搡搡里,前方的烟尘已经弥漫了过来,呛得人喉咙里都是沙子。

梳着两条小辫子的突厥骑兵一到近前就完成了包围圈,这么百来人的一支小队,包围两个人,简直是用磨盘打蚊子,太给这里的老头和小姑娘面子了。

明晃晃的日光下,突厥骑兵一个接一个跑成了一个不停转动的圈,看得人眼晕。锦书赶紧把老和尚从骆驼上拽了下来,高声喊道:“骆驼给你们,值钱的东西不多,也都给你们,只要保我们两人性命。”

她摸了摸自己的手腕,没有镯子,摸摸自己的脖子,没有链子项圈,只有一边耳朵上有一只坠子,当即摘下来,抛了出去。耳坠脱手,一道耀目的金光,被一个骑兵稳稳接住,一勒马就跑出了圈子。

锦书这才反应了过来,后悔不迭,自己抛出去的不是桑晴晴留给自己的小金鱼耳坠么?那对镂空银球的珍珠耳坠似乎极受江清酌珍视,她怕挂在耳朵上骑马弄丢了,便摘下来包好贴身放着的。戴上小金鱼耳坠也是作个信物,找人时可以指着耳朵问人家,“见过另一个戴这样耳坠的姑娘么?”,没料想居然就被她毛手毛脚地扔出去买两个人的命了。

一两不到的金子,就算做工再精细,在这些突厥人眼里也值不了多少钱吧?这么做不仅救不了自己和法玄大师,还失落了晴晴的信物,昏招啊昏招。她懊恼不已。

--------------------------------------------------------

所谓“三百六十行”,白某的《酒醉良天》只写了酿酒一行,想知道更多古代行业的秘闻情事么?酒行、扇行和伞行,到底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请关注白某与朋友们创作的同系列文,《酒醉良天》、《雪扇吟》与《苏幕遮》。

本文乃是调笑工作室荣誉出品,工作室其它作品开列如下:

绮白

《酒醉良天》:http:///book/38215.html

阿荧

《寒烟翠》及外传《雪扇吟》:http://nvxing..com/book/34897.html

《十二夜记》:http://nvxing..com/book/43210.html

姬无双

《莫遣佳期》:http://nvxing..com/book/36369.html

《苏幕遮》:http://nvxing..com/book/41096.html

鸡丁

《三君过后尽开颜》:http://mm.qidian.com/MMWeb/1169674.aspx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