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废待兴
作者:李哲旭      更新:2020-02-06 13:07      字数:4354

富饶的莱维图地区,孤零零立着一座荒山。平时鲜少有人知道,这里还有一座帝国废弃的监狱。一位黄气教的法师写的回忆录中,就描述了一件发生在这里的恐怖事件。

“——监狱,提到这个词,人们应该会联想到锈蚀的铁栅栏,昏黄如豆的灯光,以及滴水的石板壁。这里也的确是这副模样。而在一间供狱卒洗漱的石室中,发生了很可怕的事。

石室中有一个宽大的石条台,里面贮满了水,石台底下,则有一个更大的水池,保证了水源不会枯竭,也不会发生洗澡洗到一半没水了的尴尬事。我本来是跟着祖父走脚,路过这里借宿的。夜里,祖父被隔壁石房的响动惊醒,他听了听,觉得不对。于是问年仅二十岁的我:“阿良,听到了吗?”

祖父也教过我出门闯荡的经验,我侧耳听了听,“这是活物的声音。”夜半说来此话,浑身竟打起了冷颤。祖父与我一齐跑到隔壁去看,发现石台里竟然闪着幽幽的蓝光。我们站着看了一会儿,忽然,从石台里伸出一条蓝色的、类似章鱼触手的东西!我吓得浑身一激灵,祖父却镇定自若,拉着我去找典狱长。

典狱长是个老人家,宽待犯人是出了名的。(后来定居帝国首都,我的一个邻居就曾因触犯法条而被送入莱维图的监狱。他对典狱长的印象很深,说能够认识这样的绅士,被监禁三个月根本不算什么。他出狱时间在我与祖父借宿之前。)他听完我们的描述,拍了拍我的头,并告诉我们,他手下的狱卒也曾发现过类似的情况。我那时刚从湘国来到这里,还听不懂多少帝国语,交流的工作都由祖父来完成。他想了想,对典狱长说:“那里面潜藏着生物,可能给你们带来危险。”典狱长就问祖父有无解决的办法。

祖父问典狱长借了几个人,他们统一拿着长枪。我们一行人又来到石室,石台中水花四溅,泼了一地。祖父让他们换上木鞋拿着长枪探入水中,他们照做了,但下一刻,长枪另一端传来惊人的拉力,四个健壮的狱卒才能勉力对抗。祖父从口袋中掏出一块符印,印在手上,之后赤手伸进水中,拉出了一个占据我噩梦数年之久的东西。

一个类似大水母的东西漂浮在水面上,它通体蓝色,半透明的头很像水母的伞盖,伞盖下是密密麻麻的腕足触手,十分像章鱼。这样一个四不像,在阴森的监狱中简直像魔鬼。狱卒们吓得惊叫起来,祖父也吓得不轻,他放了手,挡在我们的前面。

蓝色的怪物似乎比较喜欢水,它准备潜下去。祖父让众人上前阻拦。他们虽然害怕面前的怪物,却更怕日后整天提心吊胆夜不能寐。在大家齐心合力之下,怪物似乎也不那么可怕了。他们用长枪将怪物的腕足钉在地上,祖父挥手示意众人退下,自己手掐法诀念念有词,而后双指一捻,一道细弱的电光击向怪物。怪物似乎感觉到了危险,奋力一扭,以断了数条腕足的代价躲闪开来。那道电光虽然打空,落在了地面上的水滩中,但那怪物很快全身颤抖起来,像打摆子一样。祖父又搬来一口水缸,在上面涂涂抹抹,又用皮绳打了好些个十字花。等怪物不能动弹之时,众人一齐把怪物塞进缸中。祖父用一块圆木塞住缸口,将顶端挖出一个四方洞,拿符印嵌在上面用力拍实,然后又用皮绳捆了几道,这件事便告完结。典狱长很感谢祖父的帮助。第二天分别时,监狱众人为我们准备了行路的衣服与干粮,典狱长赠送给祖父一尊黑铁铸的狮子。至今这尊狮子仍摆放在我的桌子上。”

故事发展到这里,并没有完结。这一对法师过了四年多,又回到这里探望典狱长。典狱长的笔记里,也有一段记载:

“——再一次见到老人,他的胡子已经全白了,但整个人显得极富活力;他身旁的年轻人高了些,也壮了些,每当我看向他时,总是在笑。这是个很好的年轻人。

最近山脚下的怪物袭击事件令我很头疼,虽然这并不归监狱管,但我总觉得这与之前监狱的怪物有关。派去打探消息的人告诉我,山脚下的一户居民被怪物袭击,死了一个人。他还为我描述了一下死者的情况。真是太惨了。整个人被撕咬的不成样子,同时伤口处还有烧灼痕迹,一度令我怀疑这怪物是会喷火的。回来的人报告说,见过这怪物的人一口咬定,怪物是紫色的,远看是小小的一团,似乎有手或爪。我心下庆幸,似乎与之前的怪物毫无关联,但还是将这些事告诉了老人。

老人却并没有轻视这件事,后来证明老人是很有远见的。在得到肯定的答复,老人愿意代为处理这件事后,我立刻与莱维图的行政长官取得联系,他们知道后很高兴,力邀我与之同行,前往调查。我们一行三人立刻出发,赶往数十里外的官署,与市长回合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第一现场。

现场就在监狱所处的山脚下,首先遭遇袭击的是一户居民,长子被怪物袭杀。他们家一共五人:八十岁的老人与妻子,老夫妻的长子,儿媳与十七岁的孙子。老人的孙子伊尔卡为我们粗略地描述了一番当时的情景,我们虽然未曾亲身体会,却仍然心底不快。我们当晚就借宿在他们家里,夜半时分,老人叫醒了我。

“抱歉打扰你睡觉,我想那个东西又回来了。”老人在我手心中一笔一划地写。我很奇怪,不明白他要用这种方式来告诉我。老人似乎看出我心中所想,又写道:“它听觉灵敏。”我恍然大悟,也学他在手心中写字:“那我们该怎么办?”

“今晚它是来杀人的。这东西似乎能纵火,先让这户人家逃出去。”

我冲他点点头,立刻跑去疏散他们。而老人则提着一只包裹蹑手蹑脚地往院子里走。等我将人们带出街外,院子里忽然燃起了冲天大火。老人顶着火跑了出来,我忙过去查看,他拦住我:“那东西在里面。”

“那怎么办?”

“没事,再过一会儿,它就烧死了。”老人拍掉身上的灰,心有余悸地说:“真危险啊。”

市长从旁问道:“这是不是代表事情结束了?”“大致如此。”

市长很高兴,说:“真是辛苦你。不过我想我还是要留在这里一段时间,处理一下这家人的问题。”

就这样,事情告一段落。唯一遗憾的是,那户人家后来逐渐败落,而老人收了那个小孙子伊尔卡做学徒,四处游历去了。而我因为举荐有功,升任巡查官。但我时时能够想起那个老人,他的生活真的洒脱,远胜于我。”

大帝放下手中的这卷游记,说:“这故事很好。”

“陛下,它是发生过的事实。”拉麦说。

“很好,那么···它说明了什么呢?”大帝似乎有些倦了。

拉麦深知,如果这第一次汇报无法引起大帝的兴趣,那么他的工作就等于完全失败,一个没有用的人会有什么下场,拉麦心知肚明。他脑中念头急闪,嘴里说道:“这里面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呢。”

“比如?”大帝立刻追问一句。

“我对那两只怪物很感兴趣。如果我们能研究出它们的奥秘,或许可以将其大批量的制造,并应用于某些领域。”

“是什么领域呢?”

“我想,陛下应当问问老总。”拉麦巧妙地避过了这个话题。

大帝直起身子,显得很有兴趣。“那么你还能找到它们吗?”

“现在恐怕是不可能了······”拉麦吞吞吐吐地说。

“所以,它也只是个故事罢了。”大帝说。他站起身,走入后殿。拉麦脸色很差,掉头就走。

这次大清洗运动,使得首都的官员换了一茬儿。大帝且喜且惧,喜的是这么多贪官落马;惧的是自己倘若没有及时发现,后果该有多么可怕。经过这次教训,大帝已经决意要改变目下朝局,他认为最根本的办法是改变各个权力机构的组成与现有的权力框架。他将这件事交给枢密院,令各顾问官们讨论,并商量出一个可行的办法来。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事儿,多半还得拉尔多去办。

拉尔多如今新贵得宠,自然少不了逢迎示好之人。他在首都的府邸刚刚竣工,便门庭若市。许多官员争相提着礼物来拜会,不单单是因为拉尔多得宠于大帝,更重要的一点,是后怕。谁知道下一次大帝洗底的时候,倒霉的会不会是自己?

拉尔多真正成了忙人。这一忙,就忙了一个礼拜。他都忙了些什么呢?

首先,他命自己新提拔的总管埃里斯(亚萨斯指派的老管家被他留在格拉莫官邸了)将所有礼物记录在册,以备查阅。这份活计不仔细小心是不行的,一旦漏了哪怕几个人,将来回礼时厚此薄彼,无端惹人嫉恨;然后,他立刻前往枢密院报道。在莉兹贝特主持的会议上,他受到了热烈欢迎。

看着坐得整整齐齐却不太自然的一众顾问官们,他心里有了底,在莉兹贝特副手处坐下,简短的自我介绍后,他准备做个倾听者,也看一看枢密院日常的工作流程。

莉兹贝特清了清嗓子,说:

“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新的领导机构。”

顾问官们顿时窃窃私语起来。

“都先肃静,听主席把话讲完嘛。”拉尔多插了一句,大家渐渐安静下来。

“大帝想重新任命一批官员,但又觉得原来的框架不合理。所以让我们讨论一下,新的框架应该是怎样构成的。”

“我就觉得不合理。主席至今都没有入阁!”一个女顾问官说道。

“就是,就是······”不少人开始附和。拉尔多顿时黑了脸,难怪大帝要重新编排,目前的办事效率,人浮于事,确实不妥。

他开了口:“各位说的,言而无当。我们需要的不是热闹,而是切实可行的办法。我知道各位怕得罪人,但这件事如果办不好,陛下首先就要拿主席和我开刀,我们两个一倒,你们能有什么好下场吗?”他这是明摆着威胁了。

顾问官们都愣住了。一个新来的副主席,谱儿居然比正主席还大?

但也没有办法。最近都在传,那群贪官是因为拉尔多搜集证据才纷纷落马的,他们不敢,也不想触这个霉头,所以没人反驳,都在等待他的下文。

“据我所知,这次很多机构,帝国内的很多派系,都受到重创,而唯独我们枢密院,一个触法的都没有。我们应当让大帝知道,我们是最认真负责的,也最对得起这份俸禄。”

大家纷纷点头称是。

“我这里有一个提案,大家可以看一下······”

拉尔多的提案,是强化情报收集部门的能力。他已经与‘老总’萨摩耶通了气,得到了他的支持,拉尔多便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设计工作。首先,原有军政司司长一名,副司长两名,顾问若干,下属总务部、策划部、组织部部长各一名,特情调查局局长一名。拉尔多觉得人员太多太杂,且令出多门难以快速执行,于是取消策划部,新增设参谋部,将原来的顾问安排进去,又取消了一名副司长与特情调查局,新增设特别事务部,简称特务部。由于官员基本上都不是原来的那批,也方便老总选择‘合适’的人选填补。这是早就商量好的。老总说,这类见不得光的活儿,他反倒是很喜欢。反正他早就过了前线拼杀的年龄,能再出点力也是好的。

再有,宫政司也做了很大的调整。原来的宫政司一般是处理一些皇室的琐碎小事,真正大事的研讨会商都是各部门自己关起门来进行,最后由首脑们在内阁定案;但拉尔多觉得这样做实际上是变相削弱了皇帝的掌控力,首相也变得名不副实,还是一样的问题,政令不通。于是他的计划中,宫政司由皇室成员掌管,专门负责皇室的一切事务;而转由内阁处理所有政务。与此同时,他还计划改变入阁的章程,阁臣太少,是近年来办事不力的根本原因。

“千头万绪啊。”莉兹贝特感叹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