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雁门苏意
作者:土豆刘      更新:2020-04-09 20:35      字数:3329

雁门关周围

在茫茫的夜色中,几个穿着黑色衣服的人偷偷摸摸的小声交流。

一个男子手持短刀,小声说道:“如何?尔等那里有没有情况?”

“回什长,一切安全!”

“汝等呢?”男子扭头询问另一个人。

“什长,吾侪这里也安全!”

一个黑衣人气喘吁吁的跑过来,低声吼道:“什长,吾这里有情况!!”

“怎么回事?”男子眉头顿时一皱,神色凝重。

黑衣手下汇报道:“有一辆马车正在向雁门关的位置赶去!马车周围好像还有十来个人护卫。”

“马车有旗帜吗?”

“无!”

“吾知晓了。此事吾会立刻上报。”男子环视周围,冷声道:“汝等继续带人探查,这一次查探周围十里,一定要小心谨慎!一个时辰之后,在此地汇合!”

“诺!”

黑衣人皆小心翼翼的离开。

男子瞅了瞅周围,确定没有敌人斥候之后,身影也隐藏在黑暗中。

夜色逐渐加深,旷野无人,一片寂静,凉风习习。

一辆被十几个人护卫着的马车借着朦胧的月色驶到雁门关下。

“嗡!嗡!嗡!”

骤然间,数阵拈弓搭箭的声音从成头上传来。

一声冷喝:“站住!来者何人?今日口令!”

白墨从车中探出头,从怀中拿出卫青的手令,捧在手上,对着雁门关城墙大喝一声:“吾乃车骑将军帐下!无口令,有手令!”

“稍等!吾一会儿将篮子垂下,君将手令放在篮子中!吾等需要查验!”

白墨同意,“可!”

两个炷香过去,士兵汇报查明之后,关隘城门打开,一行人才得以进入。

关内,

大量的甲士手持长槊,来回巡逻。

他们十人一什,每什都有一个固定的巡逻地区。

如今处在非常时期,匈奴尚未彻底离开,随时都有返回继续掠夺的可能,因此关内守备相当森严。

一旦到了晚上,严禁任何人在雁门关附近走动,违者军法从事。

即便是领军将领、校尉、司马等,没有特殊手令,也不得在关内走动,这是现任镇压雁门的大汉老将定下来的规矩。

在经过层层检查之后,白墨和褚大分别被安排在关内的住所中。

将车马停好,冯驹几人扛着行李,将白墨送到了房间。

白墨瞥了一眼,发现雁门守卫都离开了之后,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急忙拱手问道:“冯兄,敢问如今雁门哪位将军在此镇守?”

戒备森严,军纪严明。

担心匈奴人夜晚侵犯边境,还有专门的斥候在外面轮流探查。

唯恐雁门关中有细作混入,竟然还安排十几队士兵来回巡逻,设置专门的口令。

这种安排,一般的将领应该做不到。

即便是后世,也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常年战争中,才积累下来的经验。

如今大汉已经常年没有战事,即便是有,也是对匈奴的作战。

根据时间差的估计,白墨敢肯定,如今位于关内的守将,绝对不是卫青。

主帅坐镇军营,这是自古以来就流传下来的带兵定律,卫青现在应该正率领三万北军加速北上呢。

三万人,八百公里。

虽然他们出发的速度肯定比自己早,但是,想要到这里,最起码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也就是说,如果用追击速度来计算,卫青的三万大军到这里,最快还要再走半个月。

大汉之中,除了卫青、李广、程不识之外,究竟是何人,竟然有如此统兵能力?

难不成是条侯周亚夫死而复活?

还是韩信传人出现了?

又或者……韩安国被提前派了过来?

除了这几种猜测,白墨还真的想不出来其他的可能性。

出于对这一切的好奇,他最终还是没忍住,直接问了出来。

来了一趟,最起码要把名人都见一遍。

冯驹眼神憧憬,眼睛中有无数小星星闪烁,宛如一个追星党,道:“太原君,镇守此地的是苏意老将军。”

“虽然老将军已年过古稀,但是为了边境安宁,依旧在此镇守。未见将军影,但晓将军事。如果属下没有记错,老将军在此已经二十多年了。”

“二十多年来,匈奴数次犯边为果,皆老将军之功也!”

白墨瞳孔猛地一缩,咽了一口唾沫,情不自禁的口出外语:“纳尼?苏意?!!!”

搞不懂白墨的意思,但是句子中的疑问冯驹听懂了,再一次点点头,道:“正是!”

白墨吓得后退几步,“咚咚咚!”

吃惊的看着冯驹,瞪大了眼睛。

妈耶!大兄弟,你在开玩笑?

苏意?

不是在做梦吧?

那个老头儿还活着?

白墨声音颤抖,再三确认,道:“冯兄,君的意思是,如今雁门关的最高统帅是苏意将军?”

“嗯。”冯驹点点头,“在车骑将军来这里之前,雁门关的最高将领只有一位,那就是苏意老将军!如果是他人在此镇守,恐怕雁门将士不会服气的。”

得到肯定之后,白墨脑海中的那一段记载越发的清晰。

“后六年冬,匈奴三万人入上郡,三万人入云中。以中大夫令勉为车骑将军,军飞狐;故楚相苏意为将军,军句注;将军张武屯北地;河内太守周亚夫为将军,居细柳;宗正刘礼为将军,居霸上;祝兹侯军棘门,以备胡。”

这里的后六年,指的可不是汉景帝的后元,而是汉文帝,也就是刘彻他爷爷的后元六年!

苏意,一个出身普通,但是早年地位几乎和周亚夫可以相提并论的老将。

从军几十年,抵御匈奴大大小小的劫掠接近百次的老头儿!

“怪不得!怪不得军纪严明!”白墨连连感叹,“原来是那一位!”

这就不奇怪了!

没想到这个老头儿竟然还活着,真是命硬啊。

这样一来,雁门守备森严就可以解释的通了,一个从军五十多年的老将在此镇守,还有什么好说的?

这也难怪刘彻选择把出击主力放在雁门。

如果这次战役失败,只要卫青能够带领残部回到雁门,匈奴人就别想入中原!

这是刘彻对三朝老将的信心。

老一辈的将领虽然主动出击不行,但是防御手段,妥妥的,没毛病!

“太原君,如果没事,吾等先行告退,属下几人还要去进行随军登记。”

白墨抱拳,道:“嗯,多谢几位兄弟!君可以离开了。”

“诺!”

关上房门,中尉甲士皆离去。

如今到了雁门,他们需要立刻进行登记,划入军队,相信北军运送粮食的部队应该到的差不多了。

白墨将行李整理完毕,重新确认一遍住所周围没有监视之人后,放心的躺在了床上。

“呼,没想到苏意还活着。虽然那个老头儿没有拿得出手的实际军功,但是其资历太恐怖了。”白墨暗叹一声,“一个历经文帝、景帝、如今又在刘彻手下镇守雁门。单单凭借从军时间,李广和程不识来了,都要恭恭敬敬的喊一声将军。”

“幸好当初朝会上,雁门没有派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前不久的仓廪之事,如果这一位大汉最老的将领发话,别说是卫青,即便是刘彻想要保自己,都是一件困难无比的事情。

幸好,苏意选择了中立。

不然,那一次只有使用一些化学小把戏先把刘彻给稳住了。

不到关键时刻,白墨实在不想用化学变化来装作仙术。

如今用功德成仙这一套说辞已经很冒险,这要是再用方术之法……恐怕栾大的结果会先被自己用上。

看着窗外漆黑的夜色,听着士兵们来回巡逻引发甲胄抖动的“哗啦,哗啦”声,白墨再一次感叹。

“唉,恐怕大汉对匈奴的优势就只有这几年了喽。”

“趁着卫青年轻,霍去病还没有因为细菌感染死亡,前朝老将依旧存在,尚且还能取得对匈奴的胜利。一旦卫老霍亡,想要把匈奴彻底干掉,就是一件困难无比的事情了。”

白墨握紧拳头,眼神刚毅,呢喃道:“这一次出击匈奴,必须打一场比历史上更加辉煌的战役!如果可能,通过这一次战斗直接把河朔之地收复!”

“不能拖下去!不然一旦匈奴发动细菌战,那么大汉将会损失惨重!”

他可不敢忘记,在匈奴中,还有一个叛徒。

一个自汉文帝时期,就存在的叛徒!

教会了匈奴人记数、勒索汉朝、甚至将大汉最薄弱的防御地区告诉匈奴人的叛徒!

这个叛徒活着的时候为匈奴出谋划策,死了的时候,留下的计策还害死了霍去病!

将病死的牛羊弃于大汉军队占领地区的上游河流中,利用细菌浸入河水的战略,迫使大汉将士一个又一个的死亡。

历史上霍去病不明不白的死亡,恐怕和这个脱不了干系!

毕竟霍去病的作战方式就是游击战。

一边打,一边撤。

吃穿之用都是从匈奴人地区缴获的战利品,一旦因为口渴饮用河水,那么正中匈奴人下怀。

“中行说!吾来此,汝必亡!”白墨恶狠狠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