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祥瑞之名,恕游侠之罪
作者:土豆刘      更新:2020-02-06 07:14      字数:3520

一炷香后

田风率领受伤的甲士,回到了韩安国的身边。

此时的韩安国和白墨皆气喘吁吁的依靠在路边的桃树丛中。

虽然不清楚为何追击的游侠会突然被叫着撤退,但是好歹是有惊无险。

差点被人给一锅端了。

韩安国喘着粗气,黑着脸,强压着怒火,低声吼到:“谁能告诉吾,这一群游侠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吾大汉究竟何人有这个能力号令数百名游侠!”

他瞪着白墨,气势汹汹的说道:“小子,汝从哪里结识的游侠?老老实实交代!要不然,吾让汝跑完剩下的路程!”

白墨脸色苍白,毫无血色。

倚着身后的桃树,勉强的睁开眼皮,有气无力的回答:“中尉卿大人,吾如果说不认识他们,君是否会揍草民一顿?”

“哼哼?不认识?”韩安国也不顾形象了,直接把袖子撸起来,展示了一番古铜色壮实的手臂,“汝最好认识,要不然,吾让汝尝尝中尉的审讯手段!”

白墨惨叫一声:“中尉卿大人,哪怕您杀了草民,吾也不认识啊!”

鬼知道这一群人从哪里冒出来的。

自己来这里半年都不到,去哪里结识这么厉害的人物?

号令数百名游侠,即便是几十年后的朱安世在短时间内也做不到吧?

“吾不管!”韩安国猛的一扭头,像是一个老小孩似的,“如果汝找不到冲撞吾等的罪犯,回到长安,用不着劳烦廷尉,直接到吾中尉坐坐!”

“张汤那个小家伙整日里忙活,也该好好的休息休息了,本官亲自对汝进行审问!”

“握草!”也不管眼前这个老头儿能不能听懂,白墨直接爆了一句粗口,“中尉卿大人,汝这是公报私仇啊!陛下让吾去廷尉受审,明摆着不想让吾死在牢狱之中。”

“去了君之中尉,吾恐怕半天都承受不起!”

中尉这一群家伙,审问犯人,一点情面都不会留下。

廷尉会看在你的官职,进行优待审问,如果想要进行自我辩护,人家欢迎。

反正就是力求犯人怎么舒服怎么来。

廷尉的思想就是:只要你配合我们工作,一切好说。

而中尉可就不一样了。

管你是王公贵族,还是贩夫走卒,进了中尉,一律平等。

哪怕你曾经是一位诸侯王,只要进来,和最低贱的奴仆没有区别。

不招供?

打一顿再说。

每一名中尉卿手中,沾染的人命,何止数百条?

这一些在汉代历史中都有迹可循。

西汉的酷吏,几乎皆出自中尉!

前有郅都,宁成,后有王温舒……

他们追求的也是让犯人“舒服”,只不过这个舒服与廷尉的舒服,完全相反。

“既然汝知晓吾中尉名声,最好老老实实交代!刚才冲击吾中尉甲士之游侠,究竟来自何方!”韩安国眼睛中充满了血丝,声音沙哑,神色狰狞。

“这才几天,吾等竟然连续被两次袭击。小子,汝当真是一颗灾星!”

“中尉卿大人,草民也是受害者。君就算是将吾斩杀于此,吾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谁!”

“呵,无缘无故,他们为何源源不断的袭击吾中尉甲士?难不成纯粹是想要找死?”

白墨拱手,恭恭敬敬的说道:“中尉卿大人,除了纯粹的找死,还有一种可能。草民数日之前开仓廪,救灾民之举动感染了他们。”

“自古以来,游侠重义!之所以前赴后继袭击车队,除诸侯王想要令长安难堪之外,还可能是想要使草民免受牢狱之灾耳!”

任侠之风兴于战国,盛于秦汉,中国人血性的光芒豪迈的风格尽展。

此时的游侠,仁义为先!

游侠来源有很多:刺客、战国诸子、民间、特殊精神气质的士。

无论来自哪一部分,这一些人皆注重自己内心的精神世界。

一旦觉得内心世界受到了玷污,若因为敌人,则不惜一切代价,与之拼命;若因为自己,则自杀谢罪。

游侠自杀的因素往往有多种:为自尊,尽忠、恐惧、绝望、利他、愧疚、悲痛、谢罪等等。

就像是西汉初年,田横因不愿降汉自杀之后,手下五百名壮士一同自杀赴死。

士为知己者死!诠释了西汉最大规模的自杀事件。

也像是司马迁在完成《史记》之后,用壮烈死使世人铭记。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白墨目光灼灼,拱手对韩安国说道:“中尉卿大人,草民恳请君忘记今日袭击之事。”

“大汉之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所厄困。既已存亡生死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

“若因为一场误会,导致游侠被陛下赶尽杀绝,那么最终损失的将会是吾大汉!”

韩安国眯着眼睛,咧开嘴,看了看两侧甲士,哈哈笑了,道:“不服从大汉律例之人,死了之后竟然还是大汉之损失!汝在做梦吗?”

“若今日之事不追究,吾中尉之名誉如何维护?”

“今日游侠敢冲击中尉车队,孰能保重,明日他们不会冲击未央宫?!”

韩安国最后将声调提高,大吼一声:“陛下之安危,岂是汝一介草民可以插手的?”

白墨将双手放下,自然垂落,望着韩安国,轻轻的摇了摇头。

“韩大人!吾原本以为汝会以大局为重,没想到,竟然也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

“大局?陛下安危不是大局,还有什么是大局!”

“百姓!百姓才是吾大汉立根之本!”白墨指着遥远的南方,高声道:“若游侠因今日之事被赶尽杀绝,汝告诉草民,几个月之后,派何人前去寻找天赐祥瑞!”

“中尉甲士能否胜任!”

“天赐祥瑞?”韩安国瞳孔一紧,“汝此言何意?”

事到如今,白墨也不打算藏着掖着了。

反正这一件事情刘彻总会知道,早说晚说都一样。

如果能够用这个消息救今日前来游侠之性命,也值了!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在南越之地,有一种稻米,种植之后,可亩产四石,且在楚地,能达一年两熟!请问韩大人,此是否为祥瑞?”

韩安国突然心头一紧,身体颤抖,尖叫一声:“不可能!汝在诓吾!”

“世间怎么可能存在如此神物!汝在说谎!”

周围的甲士的眼珠子也都要瞪出来了。

每个人都晃动着身上的甲胄,像是饿了几天的狼,眼睛发红,死死的盯着白墨,恨不得直接把他在这里撕裂。

现在大汉的亩产顶多一石半,若上等田,有充足水源灌溉,也最多每年亩产四石。

亩产四石?这是神话吧!

最主要的是后面的一年两熟,让中尉甲士直接抓狂了。

有这么高的产量,还当什么兵?

回家种地多好!

“草民从来不说假话!”白墨喘着粗气,眼睛不眨,“若非如此,草民岂敢返回长安?”

“虽然草民知晓祥瑞样貌,但前去带回来,必须托付忠义之人!”

“恕草民直言,如今大汉之中,草民不敢完全相信士兵,但敢相信游侠!”

“原因无他,游侠忠义!只要将此事托付,将图纸交给他们,不出两年,祥瑞必定带回!”

白墨再一次拱手作揖,喝问道:“请问韩大人,若因为此,汝是打算将游侠杀尽之后,亲自出击南越,还是让游侠奔赴南越,将种子带回?”

“这!……吾……”韩安国呼吸加快,已经不能自已。

“这……万一……”

田风在一旁竖着耳朵,听着两人的对话,看到韩安国已经期期艾艾的说不出话,急忙上前。

他看了白墨一眼,抱拳对韩安国说道:“启禀大人,刚才的领头冲击吾中尉之人……乃河内郭解,其响应的乃剧孟的关东游侠令。”

“剧孟暂且不说,郭解在河内声望甚高,且名闻诸侯。若贸然对他下手,恐怕您会被诸侯权贵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虽然此行游侠冲击中尉,导致吾中尉名誉受损。但万幸,吾中尉无人死亡,反而是游侠死伤数十人。”

“以属下之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如您卖给郭解一个面子,此事就此作罢。”

“待其将祥瑞寻回,向陛下负荆请罪时,必定会向您致歉。”

“届时,您此次宽宏大量之作为,也未尝不会传为一段佳话。”

韩安国呼吸逐渐平稳,盯着田风,冷声问道:“此话当真?真是剧孟大侠与郭解所为?”

剧孟他知道。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时,得到了剧孟,胜得一军团。

如果真的是剧孟发布的关东游侠令,那么一切就说得通了,怪不得会有数百名游侠响应。

田风点了点头,道:“能够在属下手中坚持几十个回合不落下风,并且能够号令天下游侠,除此二人,几乎没有其他人了。”

“属下剑法传自田仲,虽未完全掌握,但一般的游侠,绝对不可能撑住十个回合。”

“既然如此,吾便卖他这个面子!”韩安国略有所思的点点头。

忽然,他又盯着白墨,冷声道:“小子,为了天下百姓,吾中尉便破例一次!”

“数百年来,中尉从未破例!今日,便是头一遭!希望汝所言非虚,不然,两年之后,吾亲自抓汝下狱,行车裂之刑!”

白墨冷静的拱手,道:“若两年之后还未成功,草民任由中尉卿大人处置。”

“好!”韩安国赞赏的大喝一声,“田风!”

“诺!”

“立刻整顿兵马,前往沈阳!吾已经迫不及待的返回长安,告知陛下祥瑞的消息了。”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