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覆巢
作者:微云抹山      更新:2020-02-02 04:51      字数:3650

阳光照在□□的皮肤上,像是火在烧,针在扎。

悠然走到医院门口的一家食品店,买了一瓶水和一包面包。

一瓶水几乎被她一口气喝光,还是觉得口干舌燥。她又折回去买了一瓶,付款的时候,看见老板刚刚放下的那份报纸上,一张新闻配图里的女人格外的眼熟。

毕胜曾经告诉过悠然,获救后丁佳文没有随他们一同回国,而是留在了u国,加入了一个进入国际和平青年组织,与他们一道,为和平呼吁,为救助伤员,难民奔走。

这篇报道是转载一个国外记者对丁佳文的专访。

悠然激动地拿起报纸,对老板说:“老板,这份报纸可以卖给我吗?”

四十多岁的中年男老板爽快的说:“我都看完了,你拿去看吧,不要钱。”

悠然连声道谢,拿着报纸,水和找零,走出食品店,走到食品店外头的一棵大樟树树荫下都起那篇幅专访。

丁佳文在专访中回忆了采矿队被绑架,她求助大使馆,之后只身返回采矿区和绑匪谈判,随后落入魔掌,经历十余天惨无人道的凌虐,最终经多方努力,成功获救的经历。她隐去了李兵贪生怕死逃脱,让丁佳文替换自己当人质的丑闻。她谴责战争的残酷,痛斥反动武装分子人性的泯灭,她同情无辜的平民,担忧结交不久却惺惺相惜的朋友,她讴歌我们国家的担当。

她说:“我选择不将我个人的这个经历作为隐私,是因为我想让大家知道,这场战争的残酷,和罪恶。我看到无数的青少年在一夕之间卷入连他们都不明白的纷争,白白断送了性命,我看到各派武装枉顾人道主义,手无寸铁的妇孺老弱被凌虐,放下武器的俘虏被残害甚至被残杀,我看到,无数家园被摧毁,与世无争的人们每天只得与饥饿,昆虫,野兽,暴雨,泥石流相伴,未来除了恐惧,看不到任何希望。

我选择不将我个人的这个经历作为隐私,是因为我想让大家知道,我的朋友,一个善良可爱,热情大方的17岁u国女孩,她立志于学习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和交通工程技术,怀抱

开启民智,富国强民的决心,小小年纪便忧国忧民,这样的女孩,就是这个国家最珍贵的钻石啊。可现在,这颗璀璨的钻石,不知道被关押在那个暗无天日的地牢里,再也无法让人们窥见她的绝世风华。

我选择不将我个人的这个经历作为隐私,是因为我想让大家知道,比起这场战争中其他无辜受害的人,我何其幸运。我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为了营救我们,外交部,驻u国以及邻近国家的大使馆工作人员,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还有我的领导,在得知我们采矿队被绑架后,第一时间从国内乘机到开普敦,随后历经千难万险,辗转来到u国,联系上大使馆工作人员,配合我们国家制定的营救行动,最终将所有人质安全解救。

经历过死亡,才懂得活着的可贵,经历过战争,才懂得和平的可贵。我感恩,我还活着,而且,我的祖国,和平安宁,随时敞开怀抱迎接我们。但我选择留在这里,我希望,我可以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这里苦难的人们做一点什么。所以,我不再保持沉默。”

悠然激动得几乎落泪,她原以为,经历这样的打击,丁佳文不会这么快恢复,可没想到她竟然这么勇敢,可以坦然的面对媒体揭开自己的伤疤,用血淋淋的真相为那些尚在苦难中的人们呐喊。

悠然更是欣慰,毕胜勇敢无畏,为了救人不惜一切代价。这样顶天立地的男人,是值得她爱的。她不应该怀疑他,她应该,全心全意的相信他才对。

这份报纸,就相当于毕胜的人品证明。悠然将报纸叠起来,放进背包里。

必要的时候,她会把这张报纸拿给妈妈看看。她希望,妈妈看过这张报纸,能客观公平的去评价毕胜这个人。

悠然回到病房时已经是两点多,平常这个时候李静华和护工都会午睡,可悠然推门进来,看到妈妈正在看书,护工不在病房。见悠然进来,李静华放下手里的书。

悠然走过去拿走那本书:“妈妈,怎么没睡午觉呢?护工阿姨呢?”

李静华说:“她家里有点事,我让她先回去了。悠悠,我有事情要跟你说。”

见妈妈的神情严肃,悠然心里有些慌:“妈妈,您说。”

李静华抽开床头柜的抽屉,拿出一张折叠在一起的清单:“今天护士送清单来了,已经使用的费用超过10万了,这单人病房,每天的房费就是500,太贵了。上午医生过来给我拆线了,以后每天也就是打消炎针吃抗凝药,回去在家附近的诊所一样也可以做这些。我问过医生,他说可以出院回家治疗。”

李静华送来抢救治疗,所有的费用都是毕胜交的,他一共交了20万到李静华的住院号上。因为这笔钱只能出院后才能退回,李静华只能坚持让悠然先把10万现金还给毕胜。剩下的钱,她打算出院后让悠然再退回去。现在家中已经没有存款,如果继续在医院住下去,必定无法及时还清欠款,这是她内心无法接受的事情。

悠然并不赞成妈妈的决定:“妈妈,现在天气热,很容易感染,您刚拆线,不适合马上出院。您不要顾虑钱的问题,我已经找柔柔借了钱,把该还的都还了。”

李静华如释重负:“那就好,妈妈不希望你还和他有任何牵连。”

悠然避开妈妈审视的目光,低头看着清单,心头犹如压着万斤巨石。妈妈对毕胜印象恶劣至此,该如何扭转妈妈对他的印象呢?

持续几天的高温让整个城市如同火炉,据说有人在正午的大马路上打破一个鸡蛋,鸡蛋很快就熟了。即使到了夜间,最低温度也超过32摄氏度。人除了待在空调房,走到哪里都是一身汗。

这天早上,悠然站在楼道不过接了几分钟电话脸颊鼻尖就都是汗。

电话是姜妍打来的,她已经在南都一家钻石加工厂开始学习钻石设计了,她兴奋的告诉悠然,从非洲运过来的钻石原岩三天前已经从远洋船上转移至内河船,现在已经抵达大通港口。而毕胜已经安排车队过去,预计今天就将全部原岩运抵钻石加工厂。

这个消息让悠然十分激动,只要钻石加工厂开始正常运转,相信毕胜一定可以度过这最艰难的六个月。

悠然拿纸巾擦掉脸上的汗珠,又打电话给方柔柔,问她陆阳现在情况如何。

方柔柔说情况还好,但是陆阳急着出院,她怎么劝都劝不住,已经叫她妈妈过来劝了。

悠然问:“你问过为什么吗?”

方柔柔说:“林树爸爸厂里进的那批陶瓷管的钱,除了陆阳这些存的二十万,还有找各路亲戚凑的。这些人知道陶瓷管你们公司不要,全成了废品,今天一早全跑到林树家要求还钱,赖在他家大吵大闹不肯走了。林树的妈妈打电话找陆阳哭诉,陆阳担心他们应付不了那些事,急着过去看看。还有他说住院费是我妈妈出的,他没钱还,怕花多了还不上,所以一定要出院。”

林树家这些亲戚的嘴脸,悠然早见识过了,就是些攀高踩低的,趋炎附势的家伙。虽然悠然痛恨林树的父母,但是听说他们一家现在的惨状,她也高兴不起来。

悠然说:“柔柔,陆阳不能马上出院,他用的是可吸收缝线,吸收周期内一定要严防感染。现在天气热,他又都伤在脸上,稍有不慎就毁容了。”

方柔柔说:“我知道啊,我也是这么劝他的,可他说,本来就长得丑,再丑一点也没啥关系。我能说什么呀。”

悠然心想,陆阳在受到接二连三的打击后,有点自暴自弃了。她想了想说:“我过来一趟吧。”

方柔柔说:“也好,你的话,他应该能听进去。”

这几天,李静华发现悠然一直心事重重的,她能肯定悠然压抑的情绪一定和毕胜有关,她心里很恼怒,但是也能理解女儿一时难以放下。她不想逼得太紧,怕适得其反,只能把要劝说或者警告的话暂且搁在心里。

当悠然回到病房,提出要出去一趟时,李静华终于忍不住了:“悠悠,你跟妈妈讲实话,你是不是出去见毕胜?”

见妈妈表情严肃,眉宇间有隐约的怒气,悠然十分委屈:“妈妈,不是的。”

“那你告诉我,前几天上午,你去了哪里?今天,你又准备去哪里?”

悠然只能把陆阳受伤的事情说出来。李静华听完又惊又怒:“无法无天了。查出来是谁干的吗?”

悠然摇头:“还没有,柔柔家一直追着问呢,但派出所那边一直没有消息。”

李静华说:“伤在脸上,可不能感染了。一定要多住院几天才好。你赶紧去吧,多劝劝陆阳。”

悠然说:“我知道的。”

悠然叫了辆出租车,用最快的速度赶去陆阳住院的医院。路上接到林树的一条短信:“悠悠,永别了。”

悠然觉得莫名其妙,但心里不安,立即打过去,却发现林树的手机已经关机,她只得回了条短信过去:“林树,你想干什么?说清楚点。”

短信刚发出去,方柔柔的电话就进来了,她心急火燎的说:“悠然,林树的妈妈刚打来电话,说林树不见了,还留了一份遗书,陆阳一听急得点滴也不挂,直接跑了。”

悠然头都要炸了,林树还玩真的了?

“遗书说了些什么?”

“说对不起父母,因为自己没处理好感情上的事,遭人陷害,连累家人了。”

悠然气得七窍生烟:“就为了200万,他就要去自杀,他的命就这么不值钱?”

方柔柔欲哭无泪的说:“不止200万,他爸爸还借了300万的高利贷,投资了一个厂,现在那个厂的产品也卖不出去了。”

悠然惊讶不已:“还有一个厂,什么厂?”

听方柔柔说完,悠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林天明的贪婪和愚蠢,将他多年的苦心经营毁于一旦。覆巢之下无完卵,林树和陆阳,一个个恐怕都要被牵连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