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轻澄和母亲姐姐弟弟在庄子上玩了五天,最终在自家阿爹的再三催促下才收拾东西回府了。
王夫人拉着几日不见的几个孙子孙女,“你们这几个小冤家,是不是不派人去催就不回府了,庄子上可好玩?在外头都快忘记祖母了。”
“祖母哪能呀,忘不了您,咱们在庄子上抓鱼玩呢,抓了很多也带了回来给祖母尝尝鲜。”
“好,祖母吩咐厨房晚膳就吃你们抓回来的鱼。”又转向儿媳妇,“阿妱这几天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不舒服?”
“阿娘我很好,出去玩的这几天心情都不错,阿娘也找个时间出去转转吧!”常常闷在府里着实会烦闷些。
“好,过段日子咱们都出去散散心。”王夫人轻笑道。
众人刚说一会话外头就有丫鬟近来禀报说是大姑奶奶来了。
大姑奶奶闺名唤作傅文婧是长乐侯夫妇的第一个孩子傅知远几人的长姐,嫁的是安平伯李致,育有长子世子李简长女李纭次女李缃。长子年初已经娶妻,娶的是王夫人外家的侄孙女王锦宜。
傅文婧进屋来向母亲请完安又跟两位弟妹见过礼方才在椅子上落座。
傅轻澄等人上前见礼后她就开口了,“弟妹和侄女儿到庄子上玩的可好,整天闷在府里我都想找个日子出去住几天呢!”
“大姐要主持中馈还要操持阿纭的婚事恐怕没这个时间吧,我们都是仗着阿娘主事才能偷偷懒松乏松乏。”
崔芜也搭话,“可不是么!大姐可羡慕不来啊。”
“你们现在可是大功臣,替咱们傅家开枝散叶的大功臣呢!”
妯娌二人笑笑没有再接这话茬,这也是事实么!
“大姐今日来可是有什么事?可是阿纭的婚事有眉目了?”上次那留安侯府闹出那件事着实是把很多人家的闺女吓得不轻,生怕也遇着这么一个人,外甥女平时虽稳重但毕竟是个小姑娘又事关终生大事不免有些犯怵,但年龄到了也要开始相看起来,还好小姑娘过了段时间就想明白了。现在长辈们正在筛选合适的人选。二姑奶奶家的阿宓被赐婚为齐王妃倒省了这些事,只管到时接圣旨准备完婚就行了。
“弟妹猜的不错,我正是因着这事来的,”大姑奶奶看屋里还有几个小辈在便没有往下说。王夫人见状让傅轻澄傅轻浅带弟弟妹妹到隔壁的屋子里玩去了,其实傅轻澄想听一听的,看看表姐要与哪家人议亲,但无奈大人们不想让他们知道,只好到时回去问阿娘了。
“好了,有什么事就说吧,是阿纭的婚事有眉目了?”王夫人见孙子孙女到隔壁屋去了就出声询问。
“嗯,原本我和夫君是在和我们家差不多的人家里挑的,不求多显赫富贵但求能好好对阿纭就心满意足了。但昨天越国公府托国子祭酒夫人虞夫人来府上探话说的是他们府上的二少郎君。我想来问问阿娘和弟妹们可知道这二少郎君品行如何,想了解多些他们府上的情况。”
王夫人听说是越国公府倒觉得这家不错,他们家里虽出了个淑妃,但平日行事都是比较低调的,在京都的风评不错,相比另一些高位妃嫔的娘家给人的好感多多了,对自家子弟多有约束,这显然是家风所致。越国公夫人在宴席上也见过几次但因差着辈分倒是没有说过太多话,但看上去是宽和大方的想来不难相处。
“可有说是谁的意思?是越国公夫人的意思还是他们家少郎君向家里求的?”
大姑奶奶不禁愕然,阿娘果然厉害一下就点出了关键处,“虞夫人说是他们府上的少郎君先向家里提了,越国公夫人就托了虞夫人来说。我问过阿纭她说不认识秦家的郎君也没见过。”
“要是是他们府上的少郎君自己提的倒不用怕他不喜欢却又碍于长辈的意愿不敢反抗,咱们婚前又看不出,只怕成婚后苦了阿纭,现在却不必担心这个,只托人打听打听这少郎君的品性和他们府上一些重要人的态度就好。”
崔芜一直在京都,倒比苏宇妱了解现在的京都各府中的情况,王夫人毕竟是老一辈了平时很少出门,跟年轻一辈的交往不多,只能知道个大概,若是别的事知道大概也就够了但这种事当然是慎重些好。“这婆媳关系要考虑,妯娌关系也要谨慎,不过越国公府上的世子夫人我倒了解一些,出自名门沈氏嫡系性子爽利,行事大方,毕竟是长媳又是未来公府中馈的掌家人气度还是有的。况且听闻她们婆媳关系不错,若真成了也不必夹在中间难做。”
“嗯,阿婧你回去派人打听打听,我也让你爹和弟弟打听打听,阿纭是个好孩子,公府虽然门第比伯府高,但若是人不好门第再高咱也不能答应,一切还是打听清楚再说。”
“那就拜托阿娘跟阿爹和弟弟们说说,让他们帮忙打听打听了,我先回府了有消息阿娘或者弟妹派人跟我说一声我再来。”说完又坐了一阵就带着丫鬟回府了。
“不知这少郎君怎么会知道阿纭呢,难道是在什么地方见过?”苏宇妱只能想到这个可能性了,毕竟很多姑娘郎君都会相约好友外出游玩,见过也不出奇。
“想来是了,若真成了倒是一门好亲事。”这个人选王夫人还是挺满意的,若男方不来提女儿女婿定然不会考虑公府的,虽说自家也不差但担心门第比自家高让女儿受委屈,如今是他们主动求娶说明有诚意也不怕亏待了自家姑娘。
晚上傅知远等人回府之后便被叫到颐和院内交代任务了,傅轻澄在母亲口中也知道了表姐将要议亲的对象,只是她一个姑娘帮不了忙对自家也很有信心,相信很快就能知道这个秦二少是圆是扁是高是矮了。希望这个人选是个好选择好归宿吧!
傅轻澈和秦二少差不多的年纪,也在同一处念书倒是见过几次此人,想来如无意外阿纭表姐的夫婿应该就是他了。
越国公府内。
越国公夫人方氏正在理事,长媳沈氏在一旁协理,秦彦庭进来时刚好就要结束。沈氏看弟弟的模样估计是有事要跟婆婆说便告辞退出了屋子。
秦彦庭在一旁的椅子坐下,等母亲合上手上的账册就抢先开口,“阿娘可是派人到安平伯府去了?人回来了吗对方怎么说?”
方氏不禁好笑,平时看着二儿子觉得他还挺稳重的这会怎么毛毛躁躁的,“事关你的终生大事阿娘怎么敢懈怠,昨日请虞夫人走了一趟,见你当时还在用功便没有打搅你,不想你今日就急忙忙的来问了。”
“如何了?”被母亲这么一说还是有些不好意思,连忙收敛了一些,又变回了平时的俊逸优雅的样子。
“说亲哪有这么容易,得双方细细探听过才能开始说合,人家姑娘家里不打听过你的品性条件怎么敢轻易说亲,娶的不喜欢还可以纳妾,嫁得不如意那就是一辈子受罪哪能轻率。等着吧!”方氏虽这样说却也不担心,只安心等着,儿子是个英俊少年郎书读得也不错将来考个进士还是有信心的,就算考不上自家有爵位封荫想某个出路还不容易!早点娶妻也好也能有个人照顾他。
方氏这样说了,秦彦庭也没法子就只能乖乖等着了,随即便告辞回书房看书去了,既然要娶妻就要努力读书争取将来封妻荫子才是。方氏看他这样觉得要娶妻了果然不同,更积极上进了。
过了两天方氏进宫看淑妃就把儿子的事与淑妃说了,淑妃少不得要多问两句,“嫂子见过那李姑娘了,可打听清楚了?”
“彦庭和我说之后我就派人细细打听了,倒是个稳妥的姑娘,样貌也生的好,因性子安静文雅所以名声不显,出身也比咱们府低些,但高嫁低娶也很正常,不是要掌中馈的长媳也没关系,她母亲是长乐侯府的嫡出大姑奶奶想来也不会教出唯唯诺诺的女儿来,如此就刚刚好,能主事却又不会事事争先坏了府里的规矩伤了家人的情分,做彦庭的媳妇正好!”方氏显然是想的很清楚的,对姑娘也很满意,最重要的是儿子喜欢。
“嫂子都考虑妥当了就好,难得也是彦庭自己喜欢!不用像那些担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名取回来又冷落人家,结亲不成反结仇的人,虽说那样也能过下去但到底对家族传承不利,还害了人家一辈子。”说完这话又逗趣起侄子来,“不知彦庭怎么看上人家的,巴巴的让你请人去说媒?”
“他没细说,想来也是不好意思,说是有一次和同窗外出游玩时见着的,觉得那姑娘不错很顺眼就上心了,只怕人家姑娘到现在才知道他呢,傻小子!”
“少年慕艾很正常,嫂子就等着喝媳妇茶,抱孙儿吧!”姑嫂间气氛甚是融洽,宫内伺候的宫女也见惯了这样的情景,只要那二夫人不在一般都是这样的,她在娘娘一般都会端着个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