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紫阳的修炼天赋,林子虚称赞不已。
不过十八岁,已经打通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现在已开始浇灌诸穴。
林子虚虽然听见识过不少资质卓越之人,但如此天分如此高的,却也从没听说过。
一日,徐紫阳晚上修炼完毕,卧床休息。
忽然感觉一阵寒意,有一道声音在呼唤自己,徐紫阳精神恍惚,身不由己地顺着声音一直行走。
突然间,看到有人晃晃悠悠地朝着自己走来,那人遍体鳞伤,没有脑袋,脖颈处鲜血淋淋。
徐紫阳吓得差点魂飞魄散,颤声问道:“你是何人,找我何事?”
那无头人答道:“老爷莫怕,我是钱管家啊。”
徐紫阳听后,惊骇不已,问道:“钱叔,你不是在平洲吗?怎么在这里?你的脑袋呢?怎么没了?”
那无头人嚎啕大哭,悲切道:“老爷要回涤州,老奴留守平洲。前两日,有一僧一道前来家里,说要找老太爷报仇,老奴告诉他们老太爷已仙逝,本以为人死仇灭,事情即可了结。谁知那二人凶残毒辣,在家里大开杀戒不止,还毁了徐家宗祠,逼问老爷去向。临走时,又一把火将家里的房宅烧了。老奴无能,愧对老爷所托,没能守好徐家。现在贼人可能会前往涤州,老爷一定要小心,望老天保佑老爷,能逢凶化吉。”
徐紫阳听后,怒火万丈,想再询问时,却发现自己突然说不出话,而钱管家也在缓缓向后退走。
看着逐渐消失的钱管家,徐紫阳心急如焚,却无能为力。
“那二人到底是谁?”徐紫阳大叫道。
大吼过后,徐紫阳终于清醒过来,这才发现刚才是一场噩梦。
徐紫阳想着刚才的梦境,心中不安,一夜无眠。
第二天一早,急忙去找林子虚,将昨夜的梦境讲了一遍。
林子虚安慰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你到涤州后,一切都未习惯,自然会思念故地。最近又时常为林老爷和林大公子担忧,思绪繁杂,心神劳累,所以才有此噩梦。若平日静心凝神,自不会如此。况且梦境之事,做不得真!“
徐紫阳听了林子虚的一番劝慰后,心神稍稍有些放松,但仍然锁着眉头说:“昨晚的梦境实在太真实了,仿佛亲身经历一般。”
“我怀疑梦里钱管家所说的和尚,可能就是那唐大宝。”徐紫阳把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
林子虚曾听说过,有些心思纯净的人修炼后,常有感应,明祸福,知吉凶,甚至能引人托梦。
看着徐紫阳心神不安的模样,林子虚思索着,莫非家主也是这类人?
想到这种可能,林子虚神色变得慎重,明白若不亲自查看一趟,徐紫阳肯定不会安心,于是说道:“那我回近日再回平洲一躺,看看是否真有意外!”
“有劳林叔了。林叔可以多带几人,以备万一。”看到林子虚亲自回去一趟,徐紫阳心情大为放松,开口道。
“不必。人不宜过多,免得耽误行程。”
隔天,林子虚便带了两名位身手不错的家将回了平洲。
吴国,平州城外的一座高山上,站着一僧一道。
僧人面目狰狞,一道长疤斜贯整个脸部,脖子上挂着一串佛珠,佛珠惨白瘆人,仿佛是骨头炼制成的。
道人一身黑衣,手上拿着一根拂尘,白杆黑丝,怪异无比。
僧人吐了一口唾沫,恶狠狠地骂道:“真是晦气,好不容易再次打探到徐忠山这厮的情况,没想到这厮竟然死了。都怪你,若不是你让我帮你炼那两难旗,耽误了一年多时间,老子定能亲手杀了他,为父兄报仇。”
那道人听了僧人的埋怨后,面露不悦道:“你若不是贪我两难旗威力,想让徐忠山受那炼魂之痛,生死两难之苦,又怎么会耽误你手刃仇敌呢?再说,现今徐忠山已死,你杀光了他家里的下人,毁了他家的宗祠,又烧了他的家宅,大仇不是已经报了吗?”
“这也算大仇得报?徐忠山那厮昔日仗着自己手握兵权,杀了我一家九口,若不是自己侥幸逃得一命,定被他灭了满门!他虽然死了,但还有三个小畜生逃往涤州,怎会能让他们苟活于世?我要让他断子绝孙,送他一家团聚。日后他们父子于阴曹地府相见时,好让他知道什么是噬脐之悔。”那疤脸凶僧语气怨毒地说道。
黑衣道人劝说了几句,想让疤脸僧人绝了去涤州的心思。
只是这疤脸僧人心思坚决,不肯放弃,黑衣道人知道自己又要跟着他跑一趟了。
那疤脸僧人与徐忠山的恩仇,黑衣道人也听其说过。
那疤脸僧人姓唐名大宝,祖上在落雁山落草为寇,劫杀路人,无恶不作。父亲给他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有天他能够登上大宝,成为皇帝。
当时吴国动乱,朝廷无多余精力剿匪,倒让他们猖狂了一些年头。
二十年多前,当时的吴国丞相告老还乡,途径落雁山,劫匪胆大包天,竟然劫财杀人,丞相一家,全无活口。
消息传出,朝野震荡,君臣大怒。
徐忠山受命前去剿匪,悍匪不甘受伏,奋起抵抗。唐大宝父亲,大伯,两位伯父,还有个六个哥哥全部被杀,只有尚是孩童的唐大宝,侥幸逃过一劫。
后来唐大宝因缘际会,被白杨寺收留,出家为僧。
唐大宝报仇心切,偷练歹毒道法,被寺中长老发现,原打算废他道基,逐出寺庙。
只是唐大宝自小在寺中长大,众僧对他感情颇深,便为他求情,于是改为罚他在后山面壁思过十年。
唐大宝被罚后,便无人再注意他,修炼邪道法术更是肆无忌惮。后来为了炼制邪道法宝,急需凡人精血,于是再次下山大开杀戒,最后被寺内高僧发现。
唐大宝匆忙逃出,又杀了几位阻拦他的僧人。
白杨寺众僧怒不可遏,誓要清理门户。
而那黑衣道人乃是归火派的三代弟子,姓郑名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