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盘古辟开鸿蒙,女娲博土造人之后。神州浩土上历经万载风云变幻,每时每刻都有人用青春和汗水抒写着故事,成就自己的梦想。亦有舍身帮助他人,传播爱与正义者,被后世之人称赞与歌颂。
有诗说得好:
道源流出法自通,剑胆仁心聚英雄。
契合五行轮回意,度厄消难修神通。
千样苦难莫能阻,万般艰辛会元龙。
颠倒乾坤破混沌,一朝顿悟便称雄。
石桥村,乃是中原神洲淮州州内处于乡下偏隅地区的一个小村庄。
因村口有一座模样古朴沧桑的石桥而得名,整个村庄风景秀美,曾经就有文人路过此地赞道:
春风拂柳,暖日映花。春风拂柳,随风摇摆万支飘,暖日映花,点点斜阳洒金絮;奇松翠柏不知数,秀竹青笋代代新;枯木紫藤掩华光,潺潺溪流显月芒,房舍栋栋传欢声,低墙矮瓦透笑语。
山水围村,犹按九宫而布;排列齐整,宛如八卦定型。仿佛不似人间境,更像天庭万载春。
小村南方靠近村口有一户人家,世代居住在此,辈辈以捕猎打渔为生。
房舍之中,缓步走出一位妇人,怀中有一个用红色棉衣包裹住的婴儿。妇人怀抱婴儿坐在了屋前的木凳上。
秋日的暖阳慢慢苏醒,淡金色的光芒洒在大地上。
襁褓之中的婴儿微微闭起眼睛,似乎很是享受这一切,嘴角也露出了轻轻的浅笑。
“萧哥,你看禾儿笑了。”女子冲屋里喊道。
从房中应声跑出来了一个男人,看着襁褓中婴儿也淡淡地笑了,伸出手指逗弄着婴儿。只见这个男子:
头扎粗布方巾,身着豹袄虎裙。
腰系长条麻绳,足登布绣花锦。
身高七尺有余,体壮略显微胖。
眼如铜铃,眉色秀润。四方阔脸,唇下留胡。
模样精神好模样,堪比打虎盖世雄。
“他娘,孩子明天就百天了,明天村里的人都要过来,又要辛苦你了。”
萧毅慈爱地看着婴儿,从余氏怀中把婴儿接了过来抱在了自己的怀里。
“没事,萧哥。你每天早出晚归的,已经很累了,孩子就我来带吧。”
说罢,余氏的手轻轻得拍在婴儿胸前棉衣上,随后一只手托住婴儿的头,一只手揽住屁股,轻轻的托在自己怀里。
次日
萧毅家门前坐了满满几桌人,声音吵嚷冗杂,喧闹呼喊声不断,不过能从其中感受到浓浓的喜悦之气。
就在萧毅敬酒的时候,门前缓步走过来一人,说道:
“各位善人,我路经此地。想讨一碗饭吃和一些净水,请问哪位是东家?”
这一句话,让桌上正在吃饭闲聊的众人目光移了过来,看向此人,只见这人:
头发蓬乱别木簪,双眉紧蹙似龙盘。
身穿八卦破布袄,褪色豹囊腰间悬。
脚蹬一对烂罗袜,足踏一双十方鞋。
双眼虽小聚毫芒,托胡在胸气凌然。
不似真仙胜似仙,恍若下凡南极仙。
勿作尘世庸俗物,撇弃神庭会仙缘。
众人看罢,都赞叹这个老道的模样有些仙风道骨。
萧毅从桌边站起来走了过去,向老道拱手行礼,说道:
“仙长哪里来?”
老道还礼,说道:
“贫道姓田,到处游历,今天正好走到贵宝地。口袋里没有了干粮,看你这里烟火袅袅。必有喜事,贫道就借着喜气来讨一顿饭吃。”
“田仙长,今天是小儿百日宴,刚刚开饭。都是些农家小菜,如果仙长不弃,可以一起入座吃饭。”萧毅回道。
“多谢,多谢,那贫道就不客气了。”
说罢,那老道便上了桌,自顾自的吃了起来。
可能是那老道太饿,一直埋头在吃,等吃完。才发现其他人早已吃罢,围成一圈谈笑得说着这个满百天的婴儿。
“你看他的眼睛多像他爹,这么大。”
“我觉得耳朵好看,饱满玉润,长大肯定有福气。”
“看这样子,清秀得紧。以后要让他多读书,去考一个功名,咱们村子祖祖辈辈都是种田打猎的,也许能盼一个状元郎出来!”
村里的人都围着婴儿夸着。
萧毅夫妇抱着婴儿轻轻的逗着,笑而不语。
这时候老道走过来,看了看婴儿,眼观之下,心中不由一怔。脱口问道:
“令郎的生辰八字可否告知贫道?”
萧毅略带疑惑地答道:
“小儿生于丙子年,丁酉月,乙亥日,丙子时。”
“贫道善演八卦,刚观此子,心有所触,想必以后定是不凡之人。”
老道一边从豹皮囊里掏出了八枚古旧的铜钱摆在了桌面上,一边说道。
“孩子有没有名字?”老道继续问道。
“我家姓萧,因在八月生人,看见田里的稻子都熟了,就取名为萧禾。”萧毅说道。
“萧禾,禾二月生长,八月成孰,处四季之中,得阴阳之和。好名字,好名字。”老道赞道。
说罢,只见老道在桌上拿起一个喝酒的碗把八枚铜钱盖上,手掌扣在碗的底部口中轻喝:
“如意子,切莫误我!”
说罢,老道扣在碗上手力道一沉,只听见碗中发出叮当的碰撞之声。
等响声结束,老道掀开酒碗众人都看清了八枚铜钱的位置,有俩枚叠在了一起,其余六枚各散一边。
老道慢慢把八枚铜钱捡起放在左掌中,右手掐指,口中念念有词,似乎在计算着什么。眉头时舒时紧,引得众人都好奇了起来。
“道长,为何这这副表情,有话但说无妨。”
见到老道这般神情,萧毅的弟弟萧鸿耐不住性子问道。
“一切都是注定的,不过没想到在这里碰见他,也许这个时代需要他这样的人。也许,并不需要,就算是我们也没有办法改变人性。不过,是时候清洗上面的污垢了。”老道自言自语的说道。
“道长?“余氏看见老道自言自语,怕萧禾命里有劫难有些心急了起来。
“哦,没事,此子以后定然非凡。”老道眼神中略有叹息的回答。
“不过,我有几句话送给这个小家伙。”
老道把铜钱收进豹皮囊中,直了直身子说道:
命中有难多坎坷,拜向妖仙心性磨。
仗义行侠为善事,剑胆仁心诛妖魔。
五剑现身破梼杌,心济万民挡天罗。
何当汇聚三十六,封名显圣斗元魔。
得归正果登上界,正心返本护荆拙。
扰动碧霄乱穹顶,震荡四海五岳挪。
通晓道源无即有,透彻鸿蒙金莲合。
万法归元道反本,孕育重生待开摩。
等老道说完,众人都在心里琢磨老道话中的含义。
“我们日后有缘,还会在见的。”田老道看着襁褓之中的萧禾默默说道。
待到众人有些头绪想开口发问的时候,才发现老道早已不见了踪影。
“看,地上!”萧鸿发现众人面前的一小块土地呈正方形凹了下去,里面赫然写着一个‘缘’字。
众人看向这个字,只见‘缘’字每一笔都散发出淡淡的金色光芒,待光芒敛去,字也随之消逝不见。
“真是方外高人,不过田仙长所说的话我都没有听明白,既然仙长走了,那就算了。”萧鸿本来还有疑惑,嘴里嘟念道。
众人也都是这样想,不过见田老道都走了,也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收拾罢杯碟碗筷,一群人又坐在一起闲聊,不知不觉天就大黑,露出漫天的星斗。
晚饭的时候,人少了一些,就在家里摆了一桌。萧毅看见自己刚满百天的儿子,心里不由高兴就和弟弟萧鸿多喝了几杯。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邻里和亲朋也都一起结伴走了。
“别喝了,再喝就醉了。”余氏送走了亲朋邻里回来劝萧毅和萧鸿少饮一点。
“没事,一会我送他回家,才几步路,今天心里高兴。”
萧毅有些醉意的说道。
“是啊,嫂子。今天大哥心里高兴,多喝几杯,陪陪大哥。”
说罢又和萧毅对着喝了起来。
余氏看这个情形就回去照顾萧禾了,也没再管。
夜至三更,萧毅趴在酒桌上呼呼大睡,萧鸿也是摇摇晃晃的站起身来。
“嫂子,我哥睡着了,那我就先回去了。”萧鸿嘴里嘟嘟囔囔的向里屋喊道,同时左摇右摆地向门口走去。
“好,那你慢点,要不我送你回去?”余氏出了里屋,过来扶住萧鸿。
“没事嫂子,就几步路,我从小就在村子里长大,闭着眼睛都能摸回去,你还是去照顾我哥吧,他喝的比我多多了。”萧鸿迈着虚步向门外走去。
余氏把萧鸿送到了门口,心中想,今天夜里满天星斗,他家又不远就转头回去了。
萧鸿的家在村子的偏北边,需要上一个小土坡在穿过一段树林路。
上了土坡萧鸿才感到自己头重脚轻,双脚如同踩在棉花上一般,强打着精神一步步往家的方向挪。
慢慢来到了树林小路,萧鸿步伐更加踉跄加上树林遮挡住了月光视线也模糊了起来。一步没注意踩到一颗碎石屑,脚步一虚,一跟头栽在了林子里。
挣扎着爬起来,手扶在了一棵树苗上,树苗受力不住,拦腰折断。
萧鸿重心不稳又摔了一个跟头,顺着一个斜坡滚到了一个小水塘里。顿时清醒了一半,可浑身使不上力气,灌了几大口水。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萧鸿突然觉得自己漂浮了起来,然后轻轻的落在了岸上的树林旁大口的吐着脏水。聚目一看,一个人背着手站在萧鸿面前。
“多谢神仙搭救。”萧鸿喘着粗气说道。
“我可不是什么神仙,我在这村子中生活了千年,从小看着你长大,所以出手救你。”那人说道。
‘村中流传的故事是真的?我们先祖千年前救了一位道人,那道人走时留下一只仙鹿庇佑村庄,而且一直居住在村口老桐树上。’萧鸿心中暗暗猜想。
“难道您就是那只生活在老桐树上的鹿仙?”萧鸿脱口问道。
“你们先祖于我们有恩,我已庇护村庄千载,算是完成当年誓言。今天被你看见,我也并不想和你们有太多交集。我就要出去游历了,有一天或许还会回来。”
说罢,鹿仙便纵身一跃,消失不见。
这时萧鸿已完全清醒,匆匆的回了家。
待到第二天,萧鸿把昨夜发生的事告诉了村里的人。
村长组织人去查探老桐树,结果什么都没有发现。
就在村后的小庙里铸一尊鹿仙像,和土地山神一同供奉,祈求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