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网络小说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骂人词语,是不是太粗俗了些?
(首先)问一个问题:为什么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大发展,人类骂人的词语是愈来愈多有增无减?
当代喜爱网络的人群,甚至为了骂人,将一些词汇穿上了文明的伪装?其实有很多人都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却看不到骂人的本质!
他玛的!我靠!格老子晕死!奶奶个熊!什么东东?卧槽!……
这些全都是不文明的词汇,为什么却在网络上流行了下去?成为了日常用语?
就我个人的分析来说,他们无非有三种用途:
第一:表示惊讶,接受不了!
他玛的!怎么回事呀?
我靠!我不知道啊!
请注意,所有脏话后的第一个位置是感叹号!
第二:代表出乎意料!
格老子晕死!太气人了!
奶奶个熊!哪里来的小混蛋?
第三:宣泄当事人的不满情绪,或者恐惧惊恐等等。
什么东东?我这一年的努力啊全毁了?
卧槽!公司居然降我的职?
人是有七情六欲的动物,在接受不了的时候,就必须要寻找到一个宣泄的突破口,这些骂人的词汇,就是最直接缓解情绪的良药!
这些骂人的词汇,在生活之中我们离开得了么?所以看问题,不要仅仅只是看表象,却看不到事实之中的本质。
(其次)不再赘述骂人的词汇问题,谈一谈文学作品里面骂人的事情:
对于骂人这问题,现代最出名的无非就是鲁迅先生,他一辈子只干了一件漂亮的事情,那就是:骂人!
他骂人是为了警醒世人,拯救世人。
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一个大多数中国人民都很愚昧的时代!当倭寇已经全面对华侵略的时候,中国内部还是:各地军阀混战,抢争地盘,民不聊生,攘外必先安内……
作为一个有见地的中国人,骂人应该是他的责任与本质。
那么时代已经不同了,还有必要用文学作品来骂人么?
这是肯定的。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愚昧的事情:
例如:我爸是李刚。
挖掘机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
……
(最后)我们不再去谈骂人的事情,我们谈一谈当代网络小说的风格:
①第一种网络小说就像是红酒,高贵典雅:带着淡淡的文雅气息,带着令人迷醉的辞藻,带着适当的醇馥幽郁,遗留下了丝丝的苦涩!
这种风格的网络小说或者是作者,可能是由于阅读量的问题,哥哥没有看到!相信男频很难出现,因为男人难免在气愤之中爆出粗口,而女人想要展现出,那种典雅又历久弥新的文学气质,不是小女生能够轻易做到的!
②第二种网络小说就像是啤酒,直白清爽:带着犹如白开水一样的直白,你几乎感受不到它的美妙,但是当你沉迷于其中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难以自拔!
这种网络小说的作者首推:忘语,耳根两位白金。粗粗一看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亮点,不过就是这没有什么亮点的写作手法,保持住了一个故事叙述之时的连续性,或者叫连贯性!
③第三种小说就像是鸡尾酒,杂乱迷离:你搞不清楚这酒里面,究竟卖的什么?是水果,是饮料,是调味品,还是哪一种酒?
这种网络小说的作者首推:辰东。记得几年前追他的《完美世界》,追到一百多万文字,方才看到了故事似乎有一条主线,升级练功!外加一条隐线小蝌蚪找妈妈!
除了升级练功,你看不到主角他的对手究竟是谁,你也看不到一个又一个,被主角踩在脚下的那些二货有太多的联系!
总之他的小说,就像是鸡尾酒:你说水果与酒有关系,饮料与酒有关系,那味精与酒呢?盐巴与酒呢?生姜大蒜与酒呢?
杂乱无章,没有主线,没有对手……唯有那令人无法想象的……想象能力!
什么蒲魔树啊!什么鲲鹏的老窝啊!什么稀奇古怪的种族啊!什么乱七八糟的祭灵啊!……令人大感意外!
如果有人想在想象力上,去超越这已经开了天窗脑洞的家伙,无异于是找死!
④第四种小说就像是烈酒,或者叫作劣酒,辛辣浓烈,放荡不羁:它不讲究什么包装,也不须担忧有没有顾客欣赏。它就像是一个西北的汉子,不修边幅,粗犷拙劣,没有文学之上的拘束与修养,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反感与讨厌。
但是当你真正的了解了他以后,你方才会明白:他那粗狂的心胸之中容纳着的是天地,他那不修边幅的外表之下潜藏着的是自由,他那貌似没有教养的语句里面埋藏着的是滚滚的热血……
这一种网络小说,还是因为阅读量的问题吧,哥哥暂时还没有发现,代表作品或者代表作者。尝谕的《我真是大明星》已经有些这种味道了,或许因为作者放不下面子的缘故,还不够粗犷与浓烈!不过传统小说的代表作品是《红高粱》,作者莫言。
好了瞎扯了这么多,又回到了本书的话题,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骂人词语?
因为我想营造一个:很有爷们气息的男猪脚。
喝最烈的酒,
睡最美的女人,
做最霸道猖狂的人……